说这部电影深刻或者是独特,在于它触及到了两个点,一是是否应该直面惨淡、残酷、痛苦的过去,二是是否应该拷问自己的灵魂,
片名中的“缄默”,既是指大众对那段历史的缄默,也指当事人对自己目睹的史实、对自己在当时所犯下的罪行的缄默。
二战已成历史,但二战的记忆不可能随风而去,尤其是德国作为二战的挑起者、作恶者和战败者,德国人会怎样反思那段历史,更引人瞩目。
一大批德国人本能地选择遗忘,选择遮盖。他们不愿意揭开已结痂的脓包,来一次彻底的放脓清创。面对要追究此事的拉德曼,不少人选择了反对。其实即便是拉德曼自己,当获知父亲也曾是纳粹党党员时,不仅父亲的光辉形象在他心底坍塌了,他继续追查下去的力量也顿时消于无形。所以说,究竟是吞咽还是不吞咽这口苦水,便成为影片的一个关键点。
影片在描写追查恶之元凶行为的同时,也触及到“普通人的罪行”这一重大话题。恶之元凶譬如希特勒、希姆莱之流,谁都恨得起来,谁都可以讨之诛之。但问题是一场巨大的罪恶并非元凶一人或数人能够成就;罪恶还要靠他手下的主要帮凶,更有一大批完全听命于其的人去完成!这些人有些是盲目的,但其中一大部分当时却是自觉的、心甘情愿的,就像最高检察长弗里茨·鲍尔所说:“德国人必须看到那里发生什么罪行,不止是希特勒和希姆莱犯下的,更是相当普通的人的罪行,很普通的人,他们自愿做出那样的事,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对的。”
鲍尔对拉德曼要干的事情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他告诉拉德曼:“我们就是要把这些人送上法庭,用一场大审判。我们就要走这条路。相信我。而这就是你的任务。”
这便是这任务的艰巨性。
对于过去的罪恶,必须面对,必须反思;每一个经历了、参与了这罪恶的人,更应该反思,要为自己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忏悔,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这部影片反映的是德国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生活,那时二战结束十几年了。十几年的岁月已为一些史实蒙上了薄尘。影片中一位20岁的姑娘,还有一位看上去20多岁的小伙子,都不知道奥斯维辛,他们连这个词都没听说过。甚至拉德曼自己也误以为奥斯维辛是一个“保护区”。正因此,哥尼尔卡才悲愤地喊了出来:“人类史上最大的灾难就这样被人遗忘,讳莫如深地瞒过去了,……一名德国检察官不知道在奥斯维辛发生了什么?真是耻辱!”
反观中国,“文革”这么一场浩劫,以及三年大饥荒、反右等等建国以后的多种罪恶,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了渐去渐淡的往事,有意回避、阻止谈论的结果,造成了几倍于影片反映状态的现实:当今的年轻人不知“文革”、大饥荒者,何止成十上百万!而且,截至目前那些对上述史实做出反思的撰文者,除受迫害者外,多数不反思自己,似乎一切罪恶均与自己无关。由此只能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对历史的反思不仅缺乏广度,更谈不上深度。从这一点上讲,我觉得中央台现在能播出这样的影片也算是一个大胆的行为吧,毕竟可以对我们、对当今的现实起到一些警示作用。

缄默的迷宫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2014)

又名:谎言迷宮(台) / 大话迷宫(港) / 宫 / Labyrinth of Lies

上映日期:2014-09-06(多伦多电影节) / 2014-11-06(德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亚历山大·费林 / 安德烈·谢曼斯基 / 弗里德里克·贝希特 / 约翰内斯·克里施 / 约翰·冯·比罗 / 罗伯特·亨格-布勒 / 汉希·乔奇曼 / 卢卡斯·米科 / 格特·沃斯 / 蒂姆·威廉姆斯 / 沃纳·沃班 / 蒂莫·迪尔克斯 / 迈克尔·施森塔纳 / 莉萨·马丁内克 / 

导演:朱利奥·里奇尔利 / 编剧:伊丽莎白·巴特尔 Elisabeth Bartel/朱利奥·里奇尔利 Giulio Ricciarelli/艾米丽·西贝尔贝格 Amelie Syberberg

缄默的迷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