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海清。
这部戏一开始华涛找我,他给我看《心居》,剧本觉得很吸引我,但是我会有一个顾虑,当年六六写的《蜗居》也是讲我买房子的事情,我会觉得在买房子这一点上有重复。虽然很多地方还是不一样,但两部都是外地女人到上海去买房子,在上海打拼。
后来又决定去接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华涛和这个剧本,这两个还是吸引我的。尤其是华涛时隔很多年杀回小荧幕的一个非常认真的非常有诚意的作品,所以我很愿意跟他再一次合作;以及我们的编剧老师滕老师写的内容,也是在我看到很多剧本里边非常扎实的一个,也非常吸引我。
我出演过很多广义上的生活剧家庭剧,但每一个剧侧重点都不一样。每一部戏里边的生态啊家里边的环境啊,各方面还是完全不太一样的:《小欢喜》主要聚焦于自己家里面孩子老公之间的关系;《媳妇的美好时代》聚焦的是和婆婆的关系;而《心居》这部戏,剧情设置是我之前没碰到过的——跟我的大姑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么强烈,还有跟这个我剧中老公一大家子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戏剧张力是非常强的。
在冯晓琴台词上面做了一些调整,让一个外地女人讲话带一些上海腔调。因为她潜意识里想更多地融入上海,就像是有些人很怕自己会被别人看不起,会觉得自己好像不是上海人,所以会刻意要迎合这个城市,以及迎合这个城市的人。我觉得冯晓琴多少会有一点这种感觉在,于是就调整了台词和口音。
我蛮喜欢冯晓琴的,她很合适有句台词“打不死的小强”,很像女超人,特别烟火气。这样的角色,没有剧本的光环,没有那些荣耀,没有那种奇迹,就是实打实的把你摔到泥土里,老公死了、房子买不起、孩子要上学、家里面还一堆事情。相对于来说,像这样的角色更吸引我一些,演起来层次感会更强一些,真的是需要靠你一场一场戏去拼下来,让观众相信,冯晓琴就是在这样一步步往上走,而不是先天的剧本架构。
谁不为自己的生活算计呢,我觉得冯晓琴的打算站在她的角度,我是能理解的,她还是希望能够在上海有个立足之地了。
我特别喜欢我送外卖的戏,为了送外卖我就在街上观察外卖员,他们很辛苦,非常辛苦,有人拿汤又怕撒掉,又怕给差评。他们拿东西姿势、跑步的姿势,都是我要学习的。那个跑步我用在戏里面很真实,骑着电瓶车满大街跑,我很喜欢这样的角色,我觉得比在办公室里那些角色更吸引我,因为这些角色好像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拍一天外卖的戏,楼上楼下的跑,我都真的跑的不行了,我都累死了。那回来第二天,我觉得我也算每天有运动量的人,我第二天还是抬不起腿来,疼了好几天。
还有一场送外卖的戏,也是那天正好下雨,我也是一天奔波拍摄,也没有吃饭,饿的前心贴后背,正好剧组里边给我准备了冯晓琴的盒饭,我觉得那是吃过的在这个组里最香的一顿盒饭,真的好香啊,就是一个豆角和西红柿,虽然是素的但我吃得好香,我把那些外卖都吃完了,导演喊停,我还在吃。
在我看来,房子其实重要,但也不是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的心到底是住在房子里还是住在哪里。我觉得《心居》这个名字非常好,是心安定的居所。有的时候就算有了家,但在里边心不安,那么这个家也不是家,我觉得是你要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找到自己的价值。冯晓琴恰恰在很长一段时间丢掉了自我,那么当她反过来,这些老人需要她的帮助了,她把开养老院这件事情既有社会效益又有个人利益,当这两个利益结合的特别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冯晓琴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对冯晓琴的解释,我凭本事吃饭,我不偷不抢,该我的就是我的,不该我的我也不要。之前冯晓琴依赖于丈夫,依赖于家庭,依赖于其他的东西来改变她,这是她原有的教育和背景给到她的思维,是她的先天不足。可是当经历过这些事情——有的人在事情中是可以成长的,有的人在事情中是堕落的——对于人生给的这个大考,冯晓琴给了很好的答案,她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我也不是很讨厌她,她的缺点我也能理解。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知识面,她的认知,她的三观,起初她还在意很多事情,但后期的转变我们也看到了,也要给予她正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