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不见阳光。
导演冒着生命危险,同时在多少有些罔顾道义的情况下,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部,可说具有非常重大时代意义的影片。
他欺骗的不只是朝鲜当局,也欺骗了片中的女主角,8岁的小女孩辛美。如果说,辛美的家人还有在摆拍的自知的话,小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她也不会明白,导演通过这部片子想要向世界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她更加不能够明白,她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没有人询问过她的看法,也没有人关心过她的感受。
朝鲜没有,导演曼斯基也没有,就连辛美的父母,也更多的像道具一样,除了配合,什么也无能为力。
所以,这部彻头彻尾盛满了欺骗的电影,犹如太阳之下,不见阳光,传递出冷冰冰的绝望和荒谬。

这是一部很难不让人动容的影片。特别是,对于一个80后的中国人来说。
我小时候也背过入队宣言,我自愿加入········,那么的熟练那么的流利,和片尾的辛美一样。当然,那些语言对我来说并不产生什么意义,当我说着我自愿三个字的时候,还在一个无法明白自愿当作何解的年纪。小时候,只觉得这样好玩,同时在同龄人中有一种优越感,直到有一天,自我意识苏醒了后,才开始对这样的行为厌恶并抵制。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临阵磨枪做足表面工作,这种事情,现在再也做不到了。
越过影片本身透露出的冰冷,还能遥望到一个可能的悲哀,当辛美某天自我意识苏醒的时候,她会意识到当年那部影片的意义吗,当她意识到的时候,是否会再一次流下泪水。
单一的,教条式的教育并不会有太多明显的作用,但当无数个这样的过程叠加起来,当大脑默默装载了这样的思考回路后,很多观念便在潜移默化中,成了人格的一部分了。
当一种思想与自身融于一体后,便再难进行自我审查了。就像一个秃子只会笑别人是秃子,却不能发现自己也是秃子。现在借由网络可以轻易获取某个概念,以给人一种假自由的错觉。看看网络上各种留言和争论,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轻易获取信息而更难意识到自己被洗脑的时代了。
网络让洗脑变得更加主动,更加隐蔽,更加膨胀和更加精美了。
但是,如果仔细看看的话,还是可以很容易看见洗脑的痕迹的。
比如,网上众口一词的说韩国人不要脸,说什么都是韩国的,这种情绪很容易便蔓延开了,但真正做过调查,探求过事实的又有几个人呢。更多的人只是看了一篇报道,或者朋友圈全都人云亦云地这样说,于是他也跟着说。
不求甚解的盲从于某种意识形态,就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洗脑。
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乌合之众里描述的大众心理学,说明的都是这个事实。
人们容易被洗脑,而难于意识到自己被洗脑了。

影片的结尾,辛美不知为什么哭了。这是在朝鲜监管人员不在的情况下,她表现出了一种和被要求的高兴,振奋,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完全相反的情绪。当然,哭,在小孩子身上有太多的可能了,但在导演的引导下,在音乐的烘托下,在镜头的处理下,以及在一些爱心人士的脑补下,这个眼泪被赋予了太多了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说影片99%的地方都是朝鲜相关人士监督的摆拍的话,那最后这个镜头可不可以认为是导演曼斯基的摆拍呢?毕竟,她流泪前后什么都没交代,我们能读到的信息只有一条,辛美被问及入队后有什么期待,她说想到了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会想到能为敬爱的领袖·······,然后她就沉默了,然后便哭了。
尽管这个眼泪里有更容易,也是我们更愿遐想的可能性,但毕竟缺少前后情景的串联,比如辛美今天和父母闹别扭了,或者刚刚被导演或其他大人批评了,因此,直接根据这个眼泪就做出某种肯定的结论是有失公允的。
我倒觉得,,可以从辛美的两次回答中看出什么来。
第一个问题是你对今后有什么期待,一个8岁的小孩子,面对这个问题,竟然也要提到敬爱的领袖,这太不符合儿童的天性了,这里能感到一种强烈的压抑。
第二个问题,那就念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吧。于是辛美面对镜头,自然娴熟的背诵起了入少先队宣言········这一幕,不加入任何解读,便能感受到一种悲哀。
这种结尾的处理,让我想起了北野武在花火的最后,宁静的画面外响起的一阵枪声。

PS:吐槽一下所谓的朝鲜爱国主义表情。以前也看见过这种表情。再怎么好看的人,一放进这种表情,就显得十分······总之我是欣赏不来。

太阳之下V paprscích slunce(2015)

又名:幸福北韩(港) / В лучах Солнца / V luchakh solnca / Under the Sun

上映日期:2015-10-30(伊赫拉瓦纪录片电影节)片长:109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维塔利·曼斯基 / 编剧:维塔利·曼斯基 Vitali Mansky

太阳之下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