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们该庆幸自己仍拥有患“选择恐惧症”的权利。

癌症,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称,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不绝于耳。我的奶奶正是逝于肺癌。这种病症从外表上看起来真的很少不同,病人依旧可以带着它每日正常的生活。但说不定那一刻就再也不会醒过来了。它难以治愈的程度,使得很多病人遭受精神和生理的双重折磨,而前者仿佛比后者来的更加凶猛——当然,这也是大多数绝症的共性。
影片中最令我深刻的一个桥段并不是妈妈在医院说她上周参与了cancer support group,也不是朋友的洗手间里一本有标示着重点和折页的书籍《Facing Caner Together》,而是当医生宣判他必须要做手术那一段。

“However if we are not successfully in removing the cancer,
then unfortunately, we will be out of options.”

多么委婉又令人绝望的台词。除了做手术,别无选择;即使做了手术,也可能不成功;而不成功,就没有其他选择了。这样一步步将病人逼入绝望,或许是医生们的乐趣?!毕竟不是每一个人像医生一样整日应对生老病死,达到四大皆空的至真状态。因此心理医师的介入,无论是对病人还是对医生,都显得尤为必要。
所以也有了除了亲情,友情,爱情之外的第四类特殊情感——陌生人的关怀。菜鸟实习心理医师凯瑟琳与病人的交集。据我个人经验总结,陌生人的关怀确实很奏效,仿佛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更容易敞开心扉说出一些平日常常有所顾虑的事情,而通常这样的交流不指名不道姓,不涉及金钱利益,纯属于就事论事,除了获得情感宣泄之外,往往还能相得益彰,找到意外惊喜。对于影片中的病人来说,尽管菜鸟医师初出茅庐,难掩滥竽充数的稚嫩,但他还是从她那里收获了些许平静。正因如此,在手术前的一晚,没有驾照的他选择给她打电话,而不是一脚油门踩到底,与整个世界同归于尽。
所以上天对这个绝症病人还算公平,给他一个选择倾诉的权利。没错,生命的可贵在于选择,悲哀在于无从选择。病人的病,无从选择;可他面对病情的心态,却可以选择。对我们这些健康在世的人而言,或许不该纠结于那些令你拥有选择恐惧症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你存在的证据。除此之外,当然有一个陪你一起纠结的人或是令你纠结的人,也是一件幸事。"it takes a pair to beat the odds." 友情、亲情、爱情,一个都不能少。
此片的两大亮点:1、编剧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剧本,亲历的好友在片中也“本色出演“,是彻头彻尾的励志。2、约瑟夫•高登,至少是top3我喜欢的男演员之一,演技再次得到认证,用略显戏谑的方式,传递了恰到好处的情绪。

抗癌的我50/50(2011)

又名:活个痛快(台) / 风雨同路两支公(港) / 我得癌了 / 我与癌症 / 对半开 / 一半一半 / I'm with Cancer

上映日期:2011-09-30(美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 塞斯·罗根 / 安娜·肯德里克 / 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 安杰丽卡·休斯顿 / 

导演:乔纳森·莱文 / 编剧:Will Reiser

抗癌的我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