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11-23

火锅 • 抗癌的我:喜忧参半

《抗癌的我》:一半是激情一半是乏味
乍听这片名感觉有些励志意味,不过最终看下来的感觉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影片中所透露的诙谐幽默甚至癫狂的状态,尤其是那位吊儿郎当不太靠谱的好哥们的掺和,使得主人公亚当似乎也淡忘了癌症的存在;但不甚爽的是影片似乎没有什么高潮,当亚当的癌症发展到需要手术的地步时,影片完全转向了一个单薄、感人的通俗故事。
影片的开端、发展部分比较吸引人,究其原因,乃是这两部分中充满了戏谑的人生态度。当癌症进入叙事之后,影片并没有立即表现出哀伤的情绪,而是借由那位满嘴脏话的凯尔的插科打诨消解了其中的恐惧。或许可以把年轻的主人公亚当的没有感觉看作是被突如其来的癌症搞蒙了,或者他并未真正知晓癌症的可怕,总之,他的镇定吸引了观众。两人利用人之将死于癌症去泡妞充满了喜剧性,细细品来不乏对于病症甚至是死亡的嘲讽与不屑。但是,当死亡真正逼近时,恐惧开始爬满全身。影片使用渐强的叙事逻辑渲染人物恐惧情感的生成。先是亚当与凯尔同去病友“光头哥”家中做客,席间意味深长地展现了“光头哥”夫妻的百般恩爱,但紧接而来的死亡除了给刚刚温情的画面蒙上哀怨的情感色彩的同时,更引起了亚当情绪上的重大转变。
从此处开始,当影片失去了最初的戏谑,取而代之的是温情伤感的情绪故事,俗套化的叙事使影片渐渐走向乏味,对观众而言,唯一期待的可能仅是主人公是死是活,不过不知这种观影期待是影片的幸运还是观众的不幸。剧情的发展使得抗癌不再是“我”的事情,面对死亡的脆弱与无助使情感总爆发的同时,将包括朋友、父母、女治疗师在内的几个人更加牢固地网罗进“抗癌”的事情中。顺理成章但又颇感乏味的是,创作者将影片导向了情感救赎,在抗癌的故事中,先前围绕主人公的各种情感麻烦全部获得解决。紧张的母子关系在默默爱的行动中得到完全反转;一本教人如何与朋友一起抗癌的书书出卖了凯尔,不靠谱的朋友原来是最珍惜你的人;失去女朋友之后,曾靠患癌去泡妞的想法戏剧化地得以实现。历经尽皆过火的疯狂之后,抗癌的我终于平复了所有的情感,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就像他背后那道伤疤,终究会慢慢愈合。但是或许令人失落的正是因为这些通俗化处理的情感平复。
其实影片并非不可以走向一个情感集合的结尾,之所以会令人感觉乏味,是因为在几处人物处理上并不成功。劈腿的女友这一角色的设置对叙事以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发展其实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她的存在甚至仅止于能让凯尔有机会爆粗口。她从开始出现到后来不了了之的“失踪”颇令人感觉这条线索的无力,其实完全可以使这一线索从始至终缠绕着主人公。父母这一条线索更加可以走深,几个嘘寒问暖的电话或者寥寥几句面谈根本无法展现出长年对立而今终因患癌而得以改变的母子情感。不过有一场戏较值得借鉴,手术前,亚当因恐惧而紧紧抱住母亲,简单的动作真实感人。如果影片能有多些利用动作交流的对手戏,那么在情感和人物深度上一定会比现在要好。
抗癌的题材很有走向深度的潜力,而且影片其实已经提供了很好的人物关系设置,但却终于没能围绕癌症深入下去。或许真该从中间横切一刀,去掉一半乏味,留下一半激情成为全部。

原文地址:http://i.mtime.com/wangxiaoer/blog/7216543/

抗癌的我50/50(2011)

又名:活个痛快(台) / 风雨同路两支公(港) / 我得癌了 / 我与癌症 / 对半开 / 一半一半 / I'm with Cancer

上映日期:2011-09-30(美国)片长:100分钟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Joseph Gordon-Levitt/塞斯·罗根 Seth Rogen/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Bryce Dallas Howard/安杰丽卡·休斯顿 Anjelica Huston

导演:乔纳森·莱文 Jonathan Levine编剧:Will Reiser

抗癌的我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