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Gisele Lu
Pictures from Weibo @三体电视剧

引言

说来惭愧,虽然已经多年不太看闲书,但对三体的感情依然充沛。很庆幸在还有时间和心情翻闲书的高一读完了全集,当时在一次周记作业中酣畅淋漓写了很多关于第二、三部如何让我在宇宙尺度上认识世界之大,以及被作者对个人,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深深震撼,让我尚未成型的人生观得以丰富。可惜周一语文课上的“相互评阅”环节,改到我周记的同学并未读过三体,只能对我的文笔评价一番。加上我也不太擅长讨论书籍,高中和大学都没能找到对“三体问题”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无聊翻看管院学长学姐入学自我介绍,发现三体和肖申克的救赎是“最喜欢的电影or书籍”一问的重灾区,看来三体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还是cool的)

杂志《科幻世界》对大刘的科普

高三暑假填写博雅学院报名表时,有一问是填写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或电影。尽管知道写全球通史这类更严肃历史、严肃文学的书或许能提高入围概率(四年后回想那个未能入围,反而感恩当年的“落魄”,让我得以艰难摸索到更喜欢的学科),但还是写了三体,因为它带给我的感触远非高中读过的其他书籍可以比拟(另一个原因是我也只会写三体hh)。从那以后,对三体的感情便几乎被我遗忘,直到2022年下半年听到Netflix即将上线三体的消息(和舍友讨论奈飞选角时恨不得马上打开书再读一遍,可惜到现在还没付诸行动哈哈)、以及B站宣布动画版三体即将播出。

当然,今天的重点不在于讨伐动画三体,只是对于这一“前车之鉴”,在大家对三体视觉化的尝试已不抱期待时,剧版的空降、对原著的尊重和高度还原,让这部剧出乎意料成为了我在兔年春节最大的惊喜。在这篇一时兴起、酝酿了没几天的推文中,我无意于深入解读三体剧情,或是挖掘这部几乎代表了国产科幻最高水平的剧集背后的创作故事(已经有无数推文收集了太多我得不到的素材,并写出了成熟的文章)。开工的契机或许就是心血来潮,以及残存着的一丝热爱和崇拜。想到当年自己对于第一部也是又爱又恨,而到第二、第三部便飞速读完,很期待主创团队对后两部作品的呈现。

视觉导演陆贝珂的一段采访:《三体》给人的印象太深刻,存在感太强了,它在你的内心里有一个位置,不是随波逐流的,位置总是定在那儿了,某一天或者某个时刻,你会被它唤醒。

很有趣,与我上段文字的想法如出一辙。

整体基调 · 截至目前中国最用心的主创团队(之一)

剧版三体和流浪地球2的双重加持,让这个春节的影视市场第一次充满了科幻气息。相比于流浪地球中需要平衡主旋律和科幻元素,三体则更加自由,剧情上的bug少了很多。同样对科幻小说怀抱兴趣的老爹(印象中他没几本书的书柜上一直放着2001太空漫游)比我更早读完三体,几年前与我update三体版权进展时曾多次表示,无论是对多场景的高要求、还是(对人类而言)极其漫长的时间跨度,以及三体书籍在中国、国际科幻界的重大影响,都对改编、拍摄提出了高门槛。这部剧最终呈现的整体基调是“可怕的真实”,主创团队的“拍摄纲领”便是以现实主义为蓝本,因为只有实景拍摄带来的绝对真实的效果,才能让故事更可信,让科幻电视剧得以在“科学”层面立足

汪淼和史强进入Three Body的VR游戏

叶文洁女士在红岸基地的工作日常

三体I的名场面,第29集古筝行动,是剧组用心之深的完美体现(我可太喜欢三体中这些行动的命名了,谢谢大刘极富想象力的脑细胞)。由于全球疫情爆发,无法前往巴拿马运河现场取景,剧组历时半年在浙江宁波找到了一段大致相近的河流作为原始取景地,并将从全国各处取景的碎片素材剪辑成最终成品(幕后花絮中杨磊导演表示,连植被、生态环境是否一致都考虑周全)。而对于如何用纳米飞刃切割一搜巨轮这种前无古人的视觉尝试,剧组更是通过学习专业船舶知识、亲自走访游轮每个细节,包括工作人员不太涉足、环境不适的游轮底部,确保建模的准确性。最终呈现在剧集中的二十多分钟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是超出了本书粉脑海中所有想象的大狂欢

杨磊导演的一段采访:有的戏是台词推进的,你只要听台词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三体》不是,它有大量的气氛和人物心理。一个角度甚至一个光线,都要做到那个位置,找到了最准确的细节,观众才能体会得到。

开篇第一个镜头是以第三视角拍摄2007年北京居民楼,用快速定位的方式营造一种缭乱的紧张感。随着相似的拍摄手法在后续以及最后一集中多次使用,我总算后知后觉,这是在以“智子”的视角观察即将被外星文明入侵的地球。类似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还有很多,我对痴迷于细节的团队一直抱有深深的敬意,无论是古筝行动、围剿ETO,还是众多科研场面的绝对写实,抑或是VR游戏中超高还原度的建模,看到原著中的一幕幕都超出预期地出现在屏幕中,只能说,激动之情,更与何人说?

咱就是说,牛逼的建模水平!牛逼的人列计算机!

任何具备重大影响力的书籍IP在视觉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便是对于留白与想象空间充足的文字语言,将其转化为更直接、压缩了想象空间的视频,如何满足书迷千奇百怪的思考。剧版三体I给业界树立了标杆:超越绝大多数书粉想象力的极限,实现书粉所难以想象的画面,且不脱离书籍本身,就是巨大成功。六年前认知还十分浅薄的我,对于红岸基地究竟构造如何、主角团的样貌会是什么轮廓等,都只有模糊的想象。而剧集中的角色如同从书里走出来一般栩栩如生,凭借着对真实的极致追求,让书中的情节走到了我心坎里。

庄严肃穆的红岸基地

逛豆瓣时看到一条有趣的花絮,剧组为了请教大量各领域的专业学者,在前期走访中,最开始有些忐忑,不知道人家是否愿意剧组前来“打扰”。当大家听闻是准备拍摄三体,学者们都非常激动。尤其对于几家从未开放对外拍摄的科研机构,如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等,都是剧组凭借死磕到底的一腔孤勇,在漫长的磨合后,终于被机构负责人受理了拍摄请求。这其中,三体小说对科研工作者的天然魅力、主创团队的恒心与毅力,包括给三体项目极大包容的腾讯平台制作方,都值得敬佩。科幻的迷人魅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热爱着想象与探索宇宙的人而言,感触会更为深刻。

最惊艳的人物塑造 · 叶文洁与史强

在我对三体原著遥远且模糊的印象中,并没有对第一部的任何角色怀抱深刻感情。根据我第一部读得断断续续的阅读体验,大刘的超能力应该没有被赋予在刻画人物上,因此对于第一部的几个关键角色,汪淼被戏称为“工具人男主”,几个非常有光芒的角色也未能在我心中立起来。很幸运在剧组的精心打磨下,我终于看到了这些角色的“人物弧光”(二喜现学现用)。

剧版三体还给了叶文洁一个辉煌、跌宕而带有悲剧色彩的一生。是剧集让我看到了统帅身上的惊人魅力,和一种独属于女性的领导力气场。衣着朴素地站在原处,她就是主角。(统帅是不是INFJ!)青年和老年两位演员的技巧和感情都太到位,在我还没来得及追剧、只跟着我爸看16集的时候,就对着电视机前的王子文惊呼,这就是叶文洁本洁吧!(以及王子文长得太好看了!)

青年叶文洁,王子文的脸,太美了!100% match!

老年叶文洁,尽管朴素衣着,但这个气场,谁不知道她是统帅!

叶文洁的三个典型特质,聪明,隐忍,决绝。出身学术世家,是国内最早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基础物理研究学者;经历了青年时期来自家庭背叛、文革等重大人生变故,看到过太多人性的恶,因而历练出了隐忍和决绝。她说,女人应该像水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能淌过去——这大概是她艰苦前半生的真实写照;而面对外星文明的回信,面对“不要回答”的警告,她义无反顾地发送了信息,“我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将帮助你们获得这个世界”。当然,正如叶文洁面对审讯时所说,她所做的一切对于人类而言,是一场“超级背叛”。常将军问,你后悔过吗?我相信她没有,她是那样冷静而智慧,一定想清楚了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无论他人看来是否疯狂而不可理喻

而史强则是三体作品一众高学历科学家中,极其特别的存在。我愿称第28集为大史高光集,从想到使用纳米材料切割 “审判日号”巨轮且不惊动船内人员、尽可能完整保存三体资料;到根据纳米飞刃需要间隔至少50厘米布控联系到“需要在白天实施古筝行动,才能确保精准杀人于无形”……大史虽然偶尔感慨怀才不遇、还是剧中的喜剧担当,但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大抵就是中国优秀警察的真实写照。第一部的最后一幕,大史带着汪淼和丁仪来到一片闹蝗灾的田地,铁骨铮铮地说,尽管虫子和人类的文明等级相差甚远,但直至今天,人类仍然无法消灭虫子。面对三体人“你们是虫子”的挑衅,史强展现了一个不同于学者、而是切实贴近地面的人民警察的共情能力与素养。让我们继续期待第二部大史和罗辑的美好生活吧(误…)以及,能不能让胡歌来演罗辑!球球了!

最好的大史!

敬虫子,也敬是虫子的人类

歪个楼,越看到后面,越发想要浅嗑一口汪淼和史强的CP……汪教授和大史实在是太有兄弟情,或者说,太暧昧了!(看到豆瓣有相应的楼,我甚是满意)总而言之,感谢于和伟老师、陈瑾老师和王子文姐姐为角色付出的心血,不仅是他们,每一位演员都真的有好好钻研、代入角色,才让每一个人都像是从书中走出来那般立体而生动。剧版三体相比于原著的两个“重大”改编,或者说让电视剧有了更特别意义的难能可贵之处,一是关键人物形象、人生历程的丰满,二是永远基于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和细节处理

这不来嗑一口?!

三体中的硬科幻 · 宇宙的广袤与生命的渺小

科幻小说的一大迷人之处,就是通过对还很未知的宇宙的想象与描绘,通过宇宙尺度上的宏观视角,来揭示太空世界的广袤,从而映衬出生命的渺小。小说中对三体组织“都是精英阶层、高学历人群”的设定很合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的傲慢,因为在读过更多书、学过更多知识后,人真的就容易意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听到汪淼在ETO大会中说“在我的视网膜映上倒计时、以扰乱我的思绪没有意义,因为我的研究是应用物理,换个人一样能做”真的有被狠狠共情,大多数学者从事的都是偏应用的研究,无论应用物理、还是应用经济学。对于应用研究领域,一个很关键的名词是“抢发”,说白了就是这活大多数同僚都能干,谁有更充足的资源和人力物力,谁更努力工作、早日见刊,谁就更适合吃学术这碗饭。尽管是被认为走在创新前沿的学者,其中的大多数人,也只是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有着平凡的烦恼。

而三体小说则更残酷,它直接告诉人类,半人马星系存在着一个高等文明,一个在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中能顽强生存下来的文明,一个可以将粒子在微观结构实现九维展开、发送两颗“智子”便足以锁死地球科学的文明。在这样强大的外星人面前,人类是如此“低等”。通过剧情,我终于完整领悟了射手和农场主假说,可能人类所探寻的一切规律,不过是更高文明出于慈悲给予的偶然。被告知是“低等文明”对于许多人是具有毁灭性的,人类在漫长的发展中早已习惯了“高人一等”的滋味,突然被一个未知的敌人降维打击,实在是不爽。而科幻小说、至少三体这本书,便是将这个现实通过射手所瞄准的二维文明、农场中的火鸡展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让人充分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追完全集,终于看明白了

三体带给我的体悟与我最近在B站看到的一个视频有些相像。那位UP主根据自身对国际关系的专业知识、在总结了2022年的国际大事件后,升华主题说到,目前的很多年轻人都出生和成长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的年代,面对2022年的“乱局”,会认为这动荡的一年一反往常。但站在历史的尺度观察人类文明,所谓的“混乱”与动荡似乎才是常态,长期的稳定发展只是偶然。不仅空间尺度,从时间尺度上看,人类也如此渺小,所能经历的,不过是历史时间轴上微不足道的一段。

在这一部分的后半段来谈谈“中国科幻”。大年初一看完《流浪地球》后,我感触非常深刻的一点是“国际化视野”。事实证明这五个字并不能完整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在剧版三体中又细细品味了30集后,我终于想明白了自己要表达什么。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对“科幻”的定义太欧美、太英语体系,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科幻小说节选,听老师提起过的科幻著作和作家,那些永远读不完的“推荐阅读书目”,鲜少出现中国作者、中国科幻的影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思维惯性便是,只把说英语的主角当作正常,对基于美国、欧洲历史讲述的科幻、亚洲只是灾难发生时不重要的背景板这件事也习以为常。而一旦中国成为了人类科学的中心、主导了故事的进程,一切便无可避免地出戏了。

三体剧情中伊文斯的一番话也说出了我难以表达的想法(我的许多想法真是又不好表达,又超出我的表达水准和知识积累……),西方的主流宗教之一基督教,是以“人”为核心的,虽然有很多物种登上了诺亚方舟,但他们始终未能处于与人类同等的地位,人类对他们的“救助”只是出于一种高等文明的“仁慈”。而起源于东方的佛教强调的是“普度众生”,更具备“物种平等主义”视角因此在以东方文化为底层逻辑的科幻作品中,会看到更多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无论将这一话题放入作品中是不是出于对主旋律元素的考量,我每次看到这样的视野和担当还是会很感动。这种超出不同地域、种族等天然屏障所产生的矛盾,所具备的开放包容的视野,才是渺小的虫子最好的抗争

总出品人之一孙忠怀的一段采访:这是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影响全人类和宇宙的故事,在很多知名科幻作品中,是没有出现过中国名字的,而现在,我们知道了汪淼、史强,知道章北海、罗辑……这本身就意义重大。

再次与我的想法如出一辙。是的,这本身的意义,就很重大。

看到中国元素的登场,听到秦始皇的陕西普通话,就是很感动

尾声 · 面对短暂又“无用”的生命,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作为并不具备“硬核理工思维”的社科硕博零年级学生,能如此热爱一部科幻小说,必定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对于社会话题的反思。我在六年前那份周记中就提到,三体在“社会性”部分非常吸引我的原因,就是作者对社会现状、对流行趋势的思考。威慑纪元中人类审美的女性化,从“大人”变成“孩子”,不正是现实生活的趋势,甚至网络社会的缩影?当我们在追逐流行中迷失,能否问问自己,是否已经缺乏了冷静思考的能力?三体所描绘的人性底色是悲凉的,人类即便面对外星文明的入侵,依然无法团结一致,会分裂、会背叛,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看完三体想明白一件事(看优质的剧真的能引发人诸多思考),我之所以会热爱带有悲剧元素的剧情,不仅是因为悲观主义者所说的悲凉是命运的底色,更是因为悲剧色彩更能凸显出成为主角的代价。我相信这是一种命运的绝对公平,得到更多,注定会失去更多。就像我在【好好看剧】栏目中写过的傲骨贤妻、琅琊榜或是甄嬛传,Alicia在体会了合伙人的滋味、竞选上State’s Attorney后,还是丢掉了权力和名声,七年过后兜兜转转好像又回到原点;梅长苏在为祁王府旧案沉冤昭雪后,终究还是做不回意气风发的林家少年;甄嬛最终成为了封建体制下最尊贵的女子,却换来孑然一身,与孤独作伴。现实生活或许有绝对的苦难,但必定没有绝对的幸福。回忆完叶文洁的一生后,我感触很深,她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合情合理,也疯狂至极。但就是这种到骨子里的极致和决绝,让她的形象闪闪发光

面对这短暂又看似“无用”的一生,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何处?这是许多科幻小说引发读者思考的终极命题。有人会选择执着于某个追求,一如ETO的“信徒”坚信主将降临,改造人类社会,让地球不再充满战争与矛盾。也如许多人选择皈依的宗教信仰,无论是众生皆苦的慈悲为怀,还是天堂或地域的最终归宿,都在给人以信仰、给人以坚强活下去的理由。对于无宗教信仰的国家,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便更为个性化,也更难引发群体思考。我当然无从知晓该如何不虚度一生,但至少,找到那个“追求”,那个信仰,不论是收集一种壮阔的生命体验,还是相信人有灵魂,让后世的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有所依托、有所倚靠,也许会对于眼前那些得到或是得不到的,都释然一些。

最后插一嘴,发现周深刚好演唱了流浪地球2和三体I的主题曲。周深的声音怎么形容呢,大概就是“清冷又温暖”,清冷是在描绘这浩瀚无情的宇宙,温暖则来自于人类文明难以熄灭的理想主义光辉。周深老师的唱功也日益精进了,用5组疯狂轰炸我吧!剧版三体,早已不是“制作精良”的剧集,更是低成本的视听盛宴,岂不美哉!

References:
[1] 【人物】微信公众号推文:造梦《三体》
[2] 三体原著内容节选: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894535
[3] 王骁年度分享:我们习惯的世界要走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14y1u7pd?t=1.4


三体(2022)

又名:三体电视剧版

主演:张鲁一 Luyi Zhang/于和伟 Hewei Yu/陈瑾 Jin Chen/王子文 Ziwen Wang/林永健 Yongjian Lin/李小冉 Xiaoran Li

导演:杨磊 Lei Yang编剧:刘慈欣 Cixin Liu

三体相关影评

Ttt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