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剧回顾了小说开头杨冬自杀的剧情,以及当时背景下多位在学术界颇有建树的基础物理科学家自杀的片段,在朋友圈看了言博提出的这个问题之后,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剧中杨冬的形象真的很符合我看书时想象的样子

什么是虚无主义?

你是否曾经发出过“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每天累死累活工作有什么意义?”、“经历的这些痛苦和困难有什么意义?”之类的疑问?当我们苦苦追寻的目标在我们的万分努力下仍然不可实现时,我们会将怀疑的矛头对准自己:是不是我不够优秀?是不是我做事方式有问题?是不是努力就没有用?一种虚无感就会伴随着愤怒感一齐劈头盖脸地砸向我们。

中山大学的刘森林教授在他的《虚无主义: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中这样定义:

现代虚无主义自德国诞生,经俄国、日本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它主要表现为崇高、超验价值体系的坍塌,因而导致一种价值重估,这便是所谓价值虚无主义。由价值重估导向历史重估和重写,就会出现所谓历史虚无主义。

这里我们只讨论价值虚无主义。也就是说在过去所有经验下构建的价值体系被当下现实不断否定,从而导致过去信念崩塌时,极有可能出现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有什么影响?

试想一下,一个人自他诞生那一刻就开始接受者社会的规训、文化的浸染、价值的传承,他当下任何一个行为和想法背后都蕴藏着过去人生的所有经验,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也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固化的过程。就像一个婴儿从来不会知道自己的能力上限在哪里,也从来不会判断一件物品的价值是多少。

这种在既往人生中赖以生存的人生信条一旦崩塌,将出现三种结果:一种是无法建立起新的价值体系以面对未来,从而选择自杀;一种是假装过去的经验体系仍然可行,继续苟活;最后一种是成功进化出更合理、更科学的价值体系,从而涅槃重生。其中第二种结果养精蓄锐之后有可能进阶到第三种结果。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我认为躺平文学、摆烂文学的盛行也是虚无主义带来的一种影响:好死不如赖活着,赖活着不如眼下活得舒服点,明日的困难留给明日去解决。

为什么要自杀?

在1920年的《新青年》上,陈独秀也对虚无主义带来的影响进行过探讨:

当时的中国当时思想界流行虚无主义,是世界各种虚无、空无思想的大集中地:印度佛教的空观,中国老子的无为思想,俄国的虚无主义和德国的形而上哲学,都汇聚在一起,造就了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而虚无主义者“不出两种结果:一是性格高尚的人出于发狂,自杀;一是性格卑劣的人出于堕落。”

那这里的性格高尚与性格卑劣又是指什么呢?

我们的文化中主张君子应当洁身自好,应当谨言慎行,甚至周围没人的时候也要慎独,某一套一言一行的标准深深地刻在了君子们的脑海中,成为思想钢印。因此我认为这里的性格高尚指的是背负思想钢印的这些君子们,他们甚至愿意舍生取义来成全自己的道,但有时也会导致偏激。而这里的性格卑劣我浅薄解读一下也许是指所求道义的路上无法做到生死置之度外,“君子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我想历史上那些以高风亮节标榜自身的君子们大抵是不会认同苟活的。但有的人选择苟活一辈子,有的人则会在苟活中选择变通。

而杨冬之流则是太过于纯粹和理想,这些“火鸡科学家”将过去得到的科学结论构筑成了一座理想的王国,成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他们将生命的意义全部投射在了这座王国上面。王国的覆灭也就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命不再有意义,从而选择自杀,有种范进中举的疯狂与偏执。

但毕竟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世界中少之又少,生命的意义不应该由单一价值评估。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放弃兴趣爱好、放弃亲密关系、放弃对生活美好的敏感,从而企图将全部时间精力单一投入到某项工作中去,那么我认为他是在将自己推向悬崖边缘。

对抗虚无主义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感受到虚无是我们的常态,因为当下的社会环境给普通人的机会似乎很多、又似乎很少,难免会受到生活的冲击,但只要我们存在,就是意义。


三体(2022)

又名:三体电视剧版

主演:张鲁一 / 于和伟 / 陈瑾 / 王子文 / 

导演:杨磊 / 编剧:刘慈欣 Cixin Liu

三体相关影评

Ttt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