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1:C][/img]
若非这部电影,世人恐怕很难将波罗的海沿岸的童话王国丹麦与万里之外的阿富汗战争联系在一起。影片成功入围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激发了我一睹这部北欧文艺范儿战争片的好奇心。

影片的剧情结构清晰明了的分成前后两段,前半段采用双线叙事,彼得森是北约驻阿富汗军队中一个巡逻小队的连长,他一面要安抚因战争焦虑而情绪失控的部下,一面又忍受着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带来的孤独。偶尔给家人拨打的卫星电话是这场孤寂战争里唯一的精神慰藉。此时,远在丹麦的妻子要独自承受着儿子的叛逆,爱情的缺失、生活的重压令她日日企盼着丈夫的归来,双线情节的对照直观的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家庭失衡,但又有些老生常谈的沉闷感。
[img=2:C][/img]
[img=3:C]战争令彼得森与家人相隔万里,各自被困于生活的框架中[/img]
影片后半段情节突转,彼得森在执行任务中为拯救受伤的战友,下令轰炸一处据点,意外的造成十一名贫民的死亡,他因此被军事法庭控诉,提前解职回国。影片至此双线叙事合而为一,故事的焦点脱离战场,集中在控辩双方激烈争论的军事法庭,这场审判戏构成剧情里最激烈的矛盾冲突,一方面战争本身的残酷性与人道主义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彼得森内心懊悔却又渴望逃离法律制裁的心理矛盾。两种矛盾构成了影片的主题——战争中的人性。

本片导演托比亚斯•林道赫姆曾是虐心影片《狩猎》的编剧,后者对儿童本性的“天真”与“邪恶”刻画的入木三分。在《战争》中对人性的表现同样细腻,令人印象至深的是军营中士兵们一起观看受伤战友拉斯发来的视频,短片里拉斯用写满幽默词句的卡片鼓励着战友的士气,这一幕是残酷战争里不可多得人性闪光。影片对主角彼得森的人性塑造更为复杂,当法庭宣判他无罪释放时,他的战友都在为他呼唤,此时镜头给到彼得森的特写,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张迷茫的面孔。在人道主义者眼中,彼得森在战场上做出选择的那一刻是人性的自私,但对于他的部下而言,那一刻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为拯救小队而不惜一切的勇敢上司。
[img=4:C][/img]
战争片向来是好莱坞的热门题材,而本片虽为丹麦电影,但却讲述着一个极为美国化的故事,只是导演在题材表达上比较克制、内敛,缺少好莱坞电影的商业性与娱乐化。北欧电影向来疏离、荒凉的气质赋予这部战争片严肃、沉重的观感,这种观感恰好符合老成持重的学院派口味,但这种工整严肃的态度却也制约影片挖掘更深次的主题,对战争的反思依旧是老调重弹的讨论战争对人的影响。或许战争会令人变得自私、冷血、残酷,但这并不能断定人性的自私与丑恶,因为本恶的只有战争。

战争Krigen(2015)

又名:英雄战犯(港) / 一场战争 / A War

上映日期:2015-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15-09-10(丹麦)片长:115分钟

主演:皮鲁·埃斯贝克 Pilou Asbæk/图娃·诺沃妮 Tuva Novotny/达尔·萨利姆 Dar Salim/索伦·莫灵 Søren Malling/Charlotte Munck/艾历克斯·休·安德森 Alex Høgh Andersen/杜菲·阿尔-加布尔 Dulfi Al-Jabouri/雅各布·弗劳伦德 Jakob Frølund/菲利普·辛·丹白克 Phillip Sem Dambæk

导演: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Tobias Lindholm编剧: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Tobias Lindho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