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观摩北欧学院派导演作品《战争》至今将近一个月,一直犹豫怎么码字写点感想。因为“学院派”这三个字把我难住了,尤其在电影领域。好吧,我仔细品味下来,赶脚学院派就相当于服装中的黑色或白色正装,放在大部分场合都不会怎么出错(别跟我说特殊场合),中规中矩地把故事讲给你听,然后你陷入三观的刷新整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除非你有与生俱来的学究气质。

八卦一下发现,《战争》的编剧和之前的虐心电影《狩猎》是同一人,难怪“作案手法”雷同——结局都是事儿摆平了,但是当事人内心涟漪难平。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着眼于一支驻扎在阿富汗某省的丹麦部队,学院派就是那么稳扎稳打,2小时不到的电影着力点越小越容易把故事讲明白。画面没有太多夸张的修饰,因此视觉感受更偏向纪录片。剧情走向基本是Y字型,前半段是阿富汗战场和丹麦家庭生活两条线,后半段主角被遣返回丹麦接受审判并行成为一条剧情线。相对简单的线性结构,对于一般观众更容易理解,学院派也许不会轻易触碰烧脑片吧。

影片开头就让观众切实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巡逻时不幸踩雷的战士因为失血过多牺牲,而当时巡逻小队无法获得及时的医疗援助。军心不稳,Claus作为老大不得不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巡逻任务中。此时,Claus内心对于生命的看法和态度一定有了微妙的变化。因此在巡逻时面对当地老乡的求助,Claus带着士兵们冒着风险搭救老乡的女儿。然而老乡一家由于接受Claus部队的帮助,被塔利班盯上了,可谓性命堪忧。老乡提出要全家住在军营时,Claus这次没有选择相信老乡,而是选择遵守军纪,其实也是选择保证整个军队的安全。但是第二天在老乡家看到的是一片血肉模糊的惨状,部队也遭到了塔利班的突袭。士兵受重伤,这次Claus选择抛开一切顾虑,在没有完全确认6区是否为军事目标的情况下请求增援,结果造成6区的11名阿富汗老百姓死亡,士兵成功获救。

那边厢,Claus后院状况不断,妻子Maria一个人独挑大梁,不仅自己有工作还要负担起照顾三个孩子的任务。这里有个观影细节,当荧幕上Maria带着最小的孩子去医院洗胃,并且淡定得让老大照顾弟弟,影院里爆出了赞叹声。中国家长可能是三、四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还忙不过来,大家看到了差距或者说是奇迹,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在这里,我用拙劣并且不合逻辑的算数来总结下Claus的功过得失:士兵踩雷而亡-1,Claus无能为力;救助老乡女儿+1,Claus尽心尽力;老乡一家被杀-4,Claus有心无力;士兵负重伤得救+1,Claus倾尽全力;无辜平民丧命-11,Claus始料未及。最终有十六条鲜活的生命消失,挽回了一条性命的同时误杀了十一条人命,这笔生命的账算是一笔坏账,而Claus可能终生都要默默偿还这笔账。从Claus救助他人的过程来看,在最后一次救助时他是最费心力、最义无反顾的,当然他也绝对没想到反而因此造成了更严重的伤亡。两次成功的救助,第一次救下了小女孩Claus是完全站在正义一边,第二次救助士兵他是站在相对的正义和绝对的仗义之间。最后出庭的士兵更改证词,Claus无罪获释,对于无辜的十一条生命,正义已经哑然。

影片中出现了三次小脚丫子,第一次是老乡的女儿脏脏的脚丫,第二次是被误炸的平民血淋淋的脚丫子,第三次是Claus获释后帮自己孩子盖被子时看到的白嫩脚丫,这其中的对比大家都能get到。在多次庭审之间,Claus备受心理煎熬,其中有一次瘫坐在阳台上,把帽衫的帽子耷拉在头上,这样的侧影有点像耶和华。同样影片《狩猎》男主备受冤枉,在教堂那意味深长的回眸,也是用到了宗教元素。我个人YY可能是编剧惯用这样的表现形式来突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战争的殇是看得见的,而正义的痛却是隐匿的。

战争Krigen(2015)

又名:英雄战犯(港) / 一场战争 / A War

上映日期:2015-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15-09-10(丹麦)片长:115分钟

主演:皮鲁·埃斯贝克 / 图娃·诺沃妮 / 达尔·萨利姆 / 索伦·莫灵 / 夏洛特·蒙克 / 艾历克斯·休·安德森 / 杜菲·阿尔-加布尔 / 雅各布·弗劳伦德 / 菲利普·辛·丹白克 / 

导演: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 编剧:托比亚斯·林道赫姆 Tobias Lindho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