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市独居的人,获得了一个伴侣,之后两人不得不分开,有过思念,但各自生活,再也没有重逢。

这样一段故事,没有台词,算不上什么情节,并不绚丽的视听风格,可以说是平淡至极的影片为什么看的时候皱眉看完叹息?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道破的是一则城市生活经验的真相:爱的背面是孤独。

动画利落干净的线条和低饱和灰调的色彩用高度抽象简单准确的手法呈现了城市人生活中孤独的真相和爱的飘忽。

狗和机器人的相处时间电影只用了20min呈现,而且展露的内容不过是一起遛弯吃饭的平淡细节,谈不上多么深刻。所以感情过程中被削弱(或者说当下哪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感情),因此与其说这部电影是讲述亲密关系的消逝,不如说真切地抓住了都市人的孤独。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孤独”特指作为城市生活经验的一种。不难看出影片的地点选在纽约,多次出现的标志性建筑和效仿伍迪艾伦等的作品的影子也在强调这座大都市本身。有一个细节,不仅是该片,但凡呈现一座大都市的肖像,采用的方式都是标志性建筑堆叠在一起。这很折射都市性的一层矛盾本质:拥挤堆叠而消弭个体。

城市里的个体要面对的可以说是彻底的隔绝,一座座毗邻的高楼里一个个紧凑的格子里都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瓶子”,大家只能靠近并不能相容。你我抬头就能看到邻居的生活,但也可以永远不知道隔壁是谁在发生什么。正是因为这么隔绝才会孤独到麻木,但也正是因为这么近,别人的温暖才能让自己的孤寂刺痛到自己午夜梦回惊醒悲哀。

就是因为都市生活对个体的绝对碾压,一般人生活不会有什么深刻的事情,所以不是我们在一起的细节本身动人,而是一个人的日子太过难捱,让曾经的陪伴变得无比温暖。

正因为在城市,特别是大都会,孤独和楼一样高和街道一样宽,个体几乎很难独自应对,所以渴求爱和陪伴(不做区分,因为几乎很难清晰地分开)。那么无论是否有意为之,这部电影剩余三分之二的内容隐藏的一个逻辑就是爱的不确定性。即便相爱,但依旧不能在一起;即便不能在一起,也还是相爱;即便相爱,也无法传达;孤独时想你,是爱你吗;金钱交易的来的爱,也算是爱吗?……爱的由来和消散都很模糊,只有爱的感受很是真切且久久不散。这样飘忽不定的东西被都市裹挟的个体怎么能够奢求何谈执着?在不可抗但也不算致命的客观现实状况发生时,双方都不得不放弃这段亲密关系,彼此都不会怨怼对方没有做什么,只是随着都市的节奏,就只能这样继续下去了。不知所起的爱或许还留在原地,但我们都得走了。

影片叙事实在平淡,甚至谈不上什么叙事和情节,但是所有的琐碎甚至疲软的展开扎实地建立了一段亲密关系双方对对方的思念的可信度。所以全片的最高潮在结尾,双方都在离开对方之后,甚至又各自经历了新的亲密关系甚至“家庭”连结之后,彼此依旧深深思念对方,甚至依旧相爱,仍然合拍,但是我们不再进入对方的生活了。即便感情很深,但是我们已经走了岔路,真份爱不会占据我生活和脑海的大半,但爱的感受不会消失,我们都会带着它继续生活。我想这部电影不仅勾起回忆和感伤,也宽慰了许多伤心的人吧,那些过去的人和事,只要真的发生过,你记得,对方也一定记得。

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动画电影的视觉风格对于感情的提炼和凝练的呈现非常重要,以至于达到了高度抽象的地步,也正是因为高度抽象才能让情感和逻辑的本来面目更为清晰和简单地浮现。无谓性别,无论形象,没有逼近于三维人的二维人物画像,所有角色只是一个个“个体”,而爱的对象,是机器人,是功能性的,是可商业获得的,是可被塑造的,也就是说,爱的主体和对象都是可以被创造的,那么原生的,天然的,活生生的,爱,还有望奇迹降临吗?又或者说,其实都不重要,爱的存在和爱的感受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载体和出现方式都不是最紧要的。

回看一下标题,原标题 Robot Dreams 一来确实有机器人做的几次梦,二来狗也梦到过好几次机器人,他们想要彼此的陪伴和爱,三来都市人无声叫嚣的孤独下渴望着神秘莫测的爱,无论形式,无谓对象。

“Do you remember……”

Yes, I do, you do, they do……


机器人之梦Robot Dreams(2023)

又名:再见机器人(台) / Mon ami robot

上映日期:2023-05-20(戛纳电影节)/2023-12-06(西班牙)片长:102分钟

主演:Ivan Labanda Tito Trifol Rafa Calvo José García Tos José Luis Mediavilla Graciela Molina Esther Solans 

导演:巴勃罗·贝格尔

机器人之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