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主角都是动物,但影片呈现了与《疯狂动物城》截然相反的世界观设定:通过复刻的纽约城,日常的吃穿用度,都明确地表示这些动物其实都是人——特别是用电动牙刷刷牙的狗子,“人味”可太重了。

而现代城市里的人个性如此洋溢,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如同物种的跨越。影片把每个物种的个性都抓得很传神,例如用八个爪子敲鼓的八爪鱼。可他们越是个性分明,就越是不同的个体,于是城市人的孤独只能依靠机器人来排解——“机器人”比“我”之外的其他“人”更容易与我亲近。整个“动物社会”带给狗子的除了恶意便是冷漠,例如电梯里厌恶的眼神、滑雪场上的霸凌;除了机器人,只有天使/女神般的鸭子姐让狗子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可是与“人”的关系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鸭子姐突然就只留下一封搬去欧洲的告别信,狗子再次陷入世界的冷漠和而已之中。

某种程度上说,狗子和浣熊都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尽管影片尽力呈现的是他们温情美好的一面,但狗子确实只有一个人孤独的就着电视吃燕麦望着街对面的情侣流泪、浣熊也确实一个人住在高楼屋顶天台一隅。他们游离于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外,在热闹的城市中拥有的只是孤独,也因此才需要机器人,或者说,需要被机器人需要。而机器人呢?在始终被需要、始终给人帮助、庇护、陪伴的同时,也始终在像人一样遭受伤害。我以为这是一首现代城市的挽歌。

最后的感情处理细腻,但把机器人与人的感情和相处模式处理得像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有点令人不适。

喜欢影片驰骋的想象力,喜欢机器人与太阳花共舞的一段,以及从自己身上取材打雪仗、喝饮料会把整个脸洇湿、拔下自己的头当保龄球打的雪人大叔。配乐也棒极了!


(以上为原影评,以下为看到某些影评后的巴拉巴拉:)


举双手反对将本片解读为“甜甜的爱情”。2024年了,爱情应该是旗鼓相当的对手戏,至少不应该是主仆关系。猫狗浣熊是不是“人”先放一边,机器人在影片中就是机器人,是可以被售卖、被抛弃、被肢解、报废的“机器”而非“人”——这两类的关系就是界限分明的、完全不对等的,影片的世界中更多的机器人似乎是被简单地奴役:第一次去海滩时相邻小轿车里的机器人便是如此。

在这种权力不对等的前提下,渲染爱情尤其需要被警惕。说什么正因为不平等,狗仔的呵护更令人心动之类的话,要么是幻象奴役别人的权力狂,要么是想要被别人奴役的斯德哥尔摩患者。我之所以更强调“异化”,是因为狗子的“小心翼翼”完全可以是出于对再次陷入孤独的恐惧而非对机器人的“爱”,甚至是可以处于对财产的呵护——在狗子去商店“采购”自己的第二个机器人时,明码标价的价格标签瞩目。至于浣熊,能捡回第一个机器人,也可以捡回第二三四个机器人。总之,只要机器人是被买来的、捡来的,而不是凭自己的脑子自己走来的,这样的关系就不能叫做爱情。

歌颂如此爱情,好似在现实中爱一个人是因为“ta明明可以吃喝嫖赌家暴我,却能把我当成人对待”一般,这是荒唐的自我降格。如果硬要在影片中寻找爱情,不如写机器人和小汽车里的机器人联手反抗人类暴政啥的,可惜有点跑题,而且两个机器人又很难让人类顾影自怜了罢。

别再幻想王子灰姑娘式的爱情叙事了,啥都往爱情上靠,既没意思,也没必要;退一万步讲,就算王子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里,灰姑娘也还是个人不是?


机器人之梦Robot Dreams(2023)

又名:再见机器人(台) / Mon ami robot

上映日期:2023-05-20(戛纳电影节)/2023-12-06(西班牙)片长:102分钟

主演:Ivan Labanda / Tito Trifol / Rafa Calvo / José García Tos / José Luis Mediavilla / Graciela Molina / Esther Solans / 

导演:巴勃罗·贝格尔 / 

机器人之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