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perfect了的电影拍摄压力就很大。

全篇高级灰的演绎很像Lolita。

The cement garden(1993) & Lolita(1997),
其实看的时候和读小说的感觉差别并不大,不是每一部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都非要去讨论下是小说好看还是电影好看。

(题外话:记得高中写过一篇文章讨论2005版的Pride and Prejudice改动了小说中三个重要的场景,觉得改得非常得棒,不仅是针对电影语言来说,各种冲突和力度感增强了一倍,即使原著那么改写剧情,全文字性的改动也会变得更加有力度和思想。简奥斯汀写的就不能改得更好了吗,未必吧。)

所以不是小说原著一定比电影精彩的。也不是尊重原著就体现了你导演对原著的理解的。

(题外话:毕业设计导师说过一个交互设计的最佳作品抓住了交互设计的精髓,是设计了一个现实中并不能实现的安乐死过山车,人到了最后一关的至高点,可以选择死与不死,死的结果是极高急速地无意识俯冲,由于大脑供血失常等而导致身体死亡。而它的精髓在于在你选择之前有一个坐在过山车上达到至高点的漫长过程,你开始回忆一生。。。哈,交互设计的designing for interaction!)

这才是对一项设计和一部作品的理解,不是简单地附和和循规蹈矩。

The cement garden(1993) & Lolita(1997) 看电影和看小说感觉差不多不是指水平方面的level差不多,是说感觉。“感觉”。感觉(重音)差不多。因为看小说的时候已经完全自然而然地看见的是画面不是文字。电影的画面和我看小说时候看见的东西是一样的一致的。

所以仅仅是叙事的话,为什么很多电影要来自小说原著,它把读者看见了的却不能实现不能保存的东西给实现了保存了下来(虽然这电影一碟难求。。。)。怎能不伟大!就像是perfume里面的他想实现保存下来是女人的体香。又怎能不伟大呢!保存下来的是本来存在于脑海中甚至是气味中但还是感觉上的东西。对。还是叙事。但是这项工作是伟大的。

这种东西确实比一个所谓原创电影要来得有味道。也不是具有原创性想法的导演就一定是比有原著背景基础的导演更加有“想法”的。不过有些人干的事情,就觉得有点令人费解。。。例子就不举了。。。也太多了。。。

这么说吧。比如,徐静蕾拍个什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她还真不如上个豆瓣来点一个“徐静蕾看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告诉大家她读过这个小说。。。看完电影就觉得。哦。她看过这个小说还觉得不错。恩。对。她应该再打个五颗星告诉大家她的品味。。。(我跳跃了。我现在想到黄立行了。那首《分开旅行》真好听。也是初高中歌曲。)

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1993)

又名:寻梦园 / 赛门花园 / Zementgarten, Der

上映日期:1993-07-08片长:105分钟

主演:安德鲁·罗伯森 Andrew Robertson/夏洛特·甘斯布 Charlotte Gainsbourg/Alice Coulthard/奈德·伯金 Ned Birkin/西妮德·库萨克 Sinéad Cusack/汉斯·齐施勒 Hanns Zischler/乔根·霍斯特 Jochen Horst/Gareth Brown/威廉·胡特金斯 William Hootkins/Dick Flockhart/Mike Clark

导演:安德鲁·伯金 Andrew Birkin编剧:安德鲁·伯金 Andrew Birkin/伊恩·麦克尤恩 Ian McE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