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接近尾声,前前后后看了十多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影片,有的轻松诙谐,引得满堂欢笑;有的沉静洗练,让思绪飘到远方。而在这些影片中,对我来说观感最为独特、“后劲”最大的当属俄罗斯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拍摄的《小家伙》。
这是导演继2008年《图潘》夺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后十年磨一剑的作品。2018年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上,该片还入围了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提名,影片女主角萨梅尔·叶斯利亚莫娃更是凭此角色获得影后称号。
【皑皑白雪非童话】
尽管是在上海的夏日观看电影,却还是在影片强大的感染之下感到寒意,甚至忍不住打颤。100分钟的时间里,跟随着导演几近压迫式的近景镜头,我们感受着在莫斯科讨生存的非法劳工女主人公Ayka在短短数天之内连轴转式的悲惨遭遇。
为了不耽误打工时间尽快还债,她刚生完孩子就从医院翻窗逃走,却紧接着遭遇了黑心工头携款潜逃。为了生存,她四处辗转、求人,却发现原先的老板都翻脸不认人,哪怕是最底层的工作也轮不到自己。在她寻求帮助的时候,街上的莫斯科人大都冷漠疾行,姐姐在老家无法也无力施以援手,而那些和她一同挤在所谓“旅馆”的同伴们更是自顾不暇。由于产后没有休息,Ayka的身体状况不佳,奔波之时始终经受着巨大的疼痛。最终,走投无路之时,她决定用自己的骨肉换取自由……
其实,光是影片中Ayka遭遇的一次次欺辱、拒绝以及持续的疼痛就足以让观众们的心缩成一团,但导演的处理让这个境地显得更为残酷。故事发生在冬日的莫斯科,百年不遇的暴风雪让整座城市被白雪所覆盖。无数铲雪车和工人昼夜不停地铲雪、运雪,试图抢救城市、使之正常运行。
在现实之中,皑皑白雪带来的并非童话般的美景,而是半瘫痪的城市、阻塞的交通和越发狭窄的人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主人公Ayka就在暴风雪中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来回奔波,没有伞,没有同伴,唯一的羽绒大衣一次次湿透。站不动了,就掰两颗药、抓一把雪随后吃下去;回到住处前,用树枝打下几块冰柱给自己当做夜晚镇痛的冰块。
城市的积雪有人清扫,但作为城市隐形人的年轻女工的生活继续失控,在这场暴风雪面前,Ayka变得更加渺小而无助。在导演的安排之下,画面中的白雪让人愈发不安,甚至成了禁锢人们自由、掩盖污浊的帮凶。
【被否认的母亲身份】
影片开头交代的重要信息,便是Ayka做了母亲。一个什么样的母亲,会把刚出生的孩子遗弃在医院里,连喂奶都不喂?
当观众带着这种疑问甚至隐隐的怒气深入主人公的生活后才慢慢发现,对年轻的Ayka来说,这个母亲的身份并不是她自己选择的——孩子是她被强暴之后生下来的。来到莫斯科,学好俄语,努力经营自己的缝纫铺生意才是她为之奋斗的追求,而成为母亲本就是她计划之外的事,更是她难以启齿的耻辱。于是,Ayka对所有人闭口不提自己已经分娩的事实,甚至在被拆穿时还要继续抵赖,也就变得容易理解。
分娩之后,母亲分泌乳汁喂养婴儿是天经地义,如果乳汁在体内积存时间过长,就可能造成乳房胀痛,严重的时候还可能造成乳腺堵塞。尽管Ayka百般抵触,但乳汁依然不断分泌,让她每天不得不挤出。导演精准地用乳汁这个意象提醒着主人公和观众,这是身为母亲不可磨灭的印记。
不过,费劲千辛万苦挤出的乳汁没有给婴儿,却被主人公随手倒在废水里。这是她拒绝母亲身份的方式,是一个弱者对残酷生活的残忍回击,也是对观众的一记重拳。
但母亲的身份真的能被否认吗?
影片最后,精疲力尽的Ayka在咄咄逼人的债主的胁迫下回到了医院,准备用孩子作为抵押来还债。就在她打电话通知对方来接走孩子后的几秒钟内,她的表情突然变了,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躲进了一间楼房的角落。她抱着自己啼哭不停的孩子,第一次用母亲的乳汁喂养了这个小生命,随后,婴儿的哭声停止了,她却逐渐哭出声来。
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最后Ayka会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交出去,这是不是她最后一次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些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她在长时间隐忍、喘息过后终于爆发的哭声,并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让人看到了更多的坚强,也让坐在银幕前的观众对“人之为人”产生了更多思考。
【一点点空间带来的尊严】
整部影片的主线是主人公的不断碰壁,在这个过程中,导演有意带着观众跟随Ayka的脚步看到她的生活环境和与她讲着同样语言的人,展现了在俄中亚劳工群像和他们的生存困境。
白天在城市凋敝的地下工厂做着毫无保障的苦活累活,夜晚回到拥挤破败、连窗户都不允许开一丝的“群组旅馆”,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而来,却像蝼蚁一样卑微地呼吸着。在这种境地下,导演没有试图营造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美好氛围,反而呈现了劳工群体对于工作、生活空间这些有限资源的无情争夺和斗争。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人举步维艰。
就在忍不住要痛斥导演过于残酷之前,终于看到了一处人性的善良与温暖。唯一对主人公施以援手,并且温柔相待她的,也是一个劳工母亲。这位母亲在兽医院做清洁工,主动关心Ayka的身体,给她递上一杯热茶,还为她介绍收费低廉的医生,最后让Ayka顶替自己上几天班获得一些收入。
这位母亲虽然做的是底层工作,但她难能可贵地拥有一个私人空间——狭小的清洁间改成的工作间。这间屋子虽然小,但能坐能躺,能烧热水,还能看看黑白电视。在这里,Ayka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感觉到了放松。看到这里不禁唏嘘,一点点空间就能带给人尊严,人是多么容易获得满足,而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这样的满足是多么珍贵。
有意思的是,这位母亲在小空间里藏了自己的儿子,偷偷摸摸在这里照顾他。这个情节很容易让人想起今年感动许多人的口碑作品《何以为家》,那部影片中同样也有一位劳工母亲在自己工作地的小隔间“私藏”了自己的儿子。两部影片不约而同设置了这样一种母爱的困境,于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既被坚韧强大的母爱所感动,又难免感到痛苦:一个母亲真的只能用这样的方式照看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吗?
你们究竟为何都要来莫斯科?这是影片中妇产科医生对女主人公吼出的一句话。我想,这也是导演希望借这部电影向全世界观众提出的疑问:这些人究竟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生活?
这不是一部给出确切答案和指导的影片,导演只是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将这样一群人和他们的困境呈献给了观众。剩下的,有待观众自己去思考,去寻找。我想,这也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小家伙Айка(2018)

又名:我的小人物 / Мой маленький / My Little One / The Little One / Ayka

上映日期:2018-05-18(戛纳电影节)片长:100分钟

主演:Samal Yeslyamova/Zhipargul Abdilaeva/David Alaverdyan/Sergey Mazur/Slava Agashkin/Ashkat Kuchinchirekov

导演:谢尔盖·德瓦茨沃伊 Sergey Dvortsevoy编剧:谢尔盖·德瓦茨沃伊 Sergey Dvortsevoy/Gennadi Ostrov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