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一个叫做《反派影评》的音频节目得知这部电影,据其他已经看过的朋友说,有些像《死亡诗社》,也有点像《浪潮》。这两部电影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因此这也更激发了我对《沉默的教室》的好奇与兴趣。而在看完之后,更是为之拍掌叫好。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德国,更确切来说是东德,也就是社会主义德国。有些历史常识的话都知道,那是一个敏感而躁动的时代,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战败所带来的影响,德国被分为东西两个阵营,每个阵营的人都对自己的主张充满信心。最后,公理自在人心,柏林墙最后还是被推倒,德国恢复统一。自然,东西德国也就成为了遥远的历史记忆。这部电影所聚焦的,也正是在那个年代里的一出小插曲,一群怀揣信念的热血青年与体制之间的冲突。
不得不说,德国人直面历史的勇气堪称世界之最。我们最熟悉的也许就是那著名的总理之跪。但在文艺界的反思更是坦率甚至激烈,有的是鸿篇巨制,也有的只是从一个小角度上徐徐切开历史的伤口。那么,在我看来,《沉默的教室》就是这样一出被切开的小伤口,它并非如以往电影那样凝重、惨烈地展现历史的沉重,而是结合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让这个伤口的产生与存在更显得如此荒谬而无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即将面临毕业考试的高中生,怀揣重建社会主义的虔诚信念,血气方刚,同时也儿女情长,他们是被老师和家长们引以为荣的一代新人。然而,自从他们从一个孤寡老人埃德加的收音机里听到匈牙利反抗俄国的消息开始,他们的心如湖水被搅动起来。在库尔特的提议下,他们决定以静默两分钟表示对匈牙利起义者的缅怀。这种单纯而异常的举动激怒了老师和校长,甚至引起了教育部长的关注。于是,一场关于良知与勇气的战争在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开始。领导们为了揪出主谋,不惜以败坏埃里克父亲的名誉为代价,迫使埃里克违背了承诺。就在那些领导以为学生们已经分崩离析的时候,所有人在那场荒谬的指控面前又一次以站立表达自己的抗议,得到的代价就是被取消毕业考的资格。好在西德的检查较松,他们能在西德重新取得毕业的机会。故事最终结束在去往西德火车上。
对于电影而言,我习惯于从叙事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来看,叙事层面自然有情节的流畅清晰而合乎逻辑,人物的行为举止,以及其他要素的完美搭配,时间、地点等。叙事层面的完成度直接影响到对整部电影的主旨把握,而艺术表现层面则体现在对镜头语言的把控上,包括摄影、配乐、场景,甚至道具等。它直接影响的是对观影的感官体验上。电影的进步,实际上就是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就是观众的感官体验的提升。
从叙事层面而言,这部电影完成的相当流畅。如果以故事主角来定义的话,那么这是一部青春成长电影,展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其中包含着友谊、爱情、亲情的交织与冲突,主人公在解决这些冲突之后真正地成长;如果从事件本身来定义的话,那么这是一部反思历史的电影,展现了个体与体制间的冲突,政治意识形态如何蔓延到底层个体,以至于个体不得不顺从,否则,就面临着被剥夺掉你的尊严和生活。但更荒谬的是,抗议和顺从是只能由体制里的领导者来定义,个体无权辩解。在电影中,学生们表达默哀,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抗议。而随着事件的发酵,收买、背叛、要挟等丑恶行为终于让那次默哀成为了“性质恶劣”的反革命行为,这也给了当权者们以“清除异己”的借口。整个故事看上去是一群孩子在始终引领故事的发展,实际上真正推动发展的是那只隐形的意识形态之手。它足以抹除甚至扭曲一代人的记忆,也足以改变一代人的命运,更甚者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存权利。这样两个看起来大相径庭的题材在这部电影中得以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比于《死亡诗社》而言,它有体制与个人间斗智斗勇的兜兜转转;相比于《浪潮》,它有丰富的青春活力和少年心性。正是把反思历史的凝重与严肃和青春成长的热情与激昂完美的结合,才造就了这部独一无二的《沉默的教室》。
故事的主角是高中生们,其中以Kurt、Erik、Theo三人为核心,延展出两代人之间的纠葛。Kurt是主谋,他身为城市领导者的后代,却敢为天下先,最早提出默哀的倡议,也是最早遭受体制迫害的一个。他的家族正是这个城市的血脉所在,他的存在本应是这个体制延续下去的希望,但他在认识到体制对他的欺骗之后,他成为了体制最大的隐患乃至破坏者。这本身就构成了对体制的一种反讽,正是它的创立者孵化出了它的破坏者。而Erik与Theo同是“根正苗红”的劳动者后代,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出身,却也各有纰漏。Erik的父亲历经战争的洗礼和集中营的折磨,最终成为了通敌者,被Kurt的父亲所出卖,成为绞索下的冤魂。从历史意义来看,Kurt的父亲自然是正义的,但在Kurt看来,出卖本身就是一种无耻的行为,用无耻的行为去换取正义,这种正义的价值也随之褪色。Erik在得知自己父亲的“丑恶历史”之后,愤然举枪冲向他的母亲,最终躺在Kurt的怀里向他倾述自己的无奈之举。出卖者的后代最终为其父亲所出卖的人的后代所出卖,形成了一种代际轮回,也就是咱们所谓的善恶报应。而这更像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讽刺,没有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战果,所有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只要体制在那里,秩序在那里,荒谬就无处不在。而Theo,心地善良温厚,相比Kurt来说,更为谨慎理智。他提出的以球员之死为挡箭牌为全体同学争取了时间,但也同时让整个事件更加恶化起来。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父亲是炼钢厂工人,母亲是标准的家庭主妇,还有弟弟和妹妹。父亲希望他成为家庭的希望,然而他最终还是朝着那条国家公敌的道路越走越远。而他的父亲,其实也正是53年的起义者之一,最后选择了顺从体制的安排。他的热血已消退,而他的儿子的热血却熊熊燃烧起来。父子俩终于看穿了体制的真面目,于是达成一致,Theo离开东德,走向西德,延续他父亲的一腔热血。
而从艺术表现上来说,这部电影也相当出色。它一改历史反思片那种凝重、凄凉的氛围,以柔美的光线和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现出这些年轻人的青春面貌,但这种柔美又不至于冲淡它反思历史的严肃基调,相反,它反而更加展现出体制对年轻生命的伤害。最令我喜欢的是Erik端枪射向那射击教师,然后一路跑到教堂对着他的母亲的那一段,摄像机没有选择跟拍,而是与他平行移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激动的表情和慌张的手脚,光束在他脸上一下又一下的掠过,直到走进教堂里,他喘着粗气质问他的母亲,其他人一拥而上阻止了他的疯狂举动,他眼含热泪的看着Kurt时,从Kurt的头顶投下一束一场耀眼的光,那光束过于张扬,甚至是浮夸,就明晃晃的照在Kurt俯视Erik的脸上,令人不禁想起圣经中耶稣的目光。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宽容是最美好的品德。而在这个场景下,Erik俨然化身为耶稣。他最终选择原谅了Erik。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并不该承受上一代人留下的恩怨,可历史如此无情,还是用这种诡异的方式让他们成为了敌对者。导演想表达Kurt的宽容,如果用台词来表达,那就太低级了,他只用那一束亮的有些夸张的光,足矣。这一出的设计可谓神来之笔,令人拍手叫绝。想到国内目前还是苦大仇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方式,实在令人汗颜。
整部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巧妙。配乐,或者表现人物的心境,或者暗示人物的命运。整部电影多是低沉徐缓的弦乐,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脆弱,间或有钢琴的弹奏,凸显出其浓厚的文艺气质。导演深谙配乐的使用之诀窍,在人物对话中不使用,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表达从而梳理故事的情节,或者了解人物的个性,而在人物行进中,配以适当节奏的音乐,似的整部电影既丰满又干净,没有过分的情绪渲染,也没有浮夸的情感煽动,恰到好处。
片尾同学们站起身来的镜头,会让人联想到《死亡诗社》或《辩护人》的类似镜头,只不过在时间安排上存在差异,后两者是把其用在最后的镜头上,有效的引起人们的情绪共鸣,而这部电影结束在去往西德的火车上,相比而言,力度就弱了很多。这或许也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他尽可能的调和青春片和历史片的色调,让它最终停留在年轻人前往远方的路上,留下希望,而非那种众志成城的情绪煽动。这一点自然见仁见智,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处理的。
我们总说,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而我们只有改变电影的国家。这是一种有些怨念的表达,但也的确反映出我们当前的症结。具体该由谁来解,怎么来解,什么时候来解,都是未知。我也很期待如《沉默的教室》这样既能引起人们反思历史又能得到极佳的感官体验的电影,但无论是思想还是技术上,都还太遥远,也只能“留与后人评说”而已了。

沉默的教室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2018)

又名:无声革命(港/台) / 沉默革命 / 静默革命 / The Silent Revolution

上映日期:2018-03-01(德国)片长:111分钟

主演:乔纳斯·达斯勒 / 汤姆·格兰门兹 / 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 / 罗夫·凯尼斯 /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 / 莱娜·克棱克 / 弗洛里安·卢卡斯 / 伦纳德·施彻 / 戈茨·舒伯特 / 耶迪斯·特里贝尔 / 卡莉娜·N.维斯 /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 

导演:拉斯·克劳梅 / 编剧:得特里兹·加斯特卡 Dietrich Garstka/拉斯·克劳梅 Lars Kraume

沉默的教室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