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遍换了字幕看,能更深入得看到美的东西了。结合最近一段时间生活学习厌倦的态度和对人生真实面逃避的姿态,这部电影有重拾了我的信心:不必为了那些悲伤的东西将自己困在围墙内,只为生命曾闪耀过而高兴就行啦。电影提到野草莓了,那就不得不结合说说了,两部都探讨了:不撕掉面具,不直面悲惨,人一辈子都会困在围墙里!很有启示
- 说到字幕的事,好的作品确实需要好的手段才能传达出来,第一遍看是VCD盘渣翻译(字幕狗屁不通,甚至还肆意发挥),第二遍是校对版字幕。这次看就没上次看那么“困”了。正好今天看到圆桌派谈生死那期,各民族有宗教、信仰可以作安慰剂应对死亡,陈丹青提出一个:语言。这是人类的一种应对方法(可以用语言来形容概念如天堂地狱,甚至往生来世)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结合电影,好的译作确实能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触及那本质的东西。这样看来电影就像丰满的诗歌,融入了血肉,情绪更真实饱满。
- 最后我想追问的是:孤独是永恒的吗?我认为是的,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无论是认真还是荒废渡过的,总有那一刻如伯格曼电影里的乌鸦声,苍凉的叫声提醒着你死亡如影随形,有人就会警醒,但大多数都沉浸在围墙内用各种方法安慰自己(物质满足、情感依赖、甚至宗教信仰…)不得不说,敢于揭示最真实的自己并能忍耐对方的时候,就是人类文明闪耀的时刻,情感让人类能手拉着手坚强渡过那恒久虚无的星空岁月(像亲情)…….可终究还会归于寂灭
- 虽然悲观但还是得振作起精神在幻灭中大胆拥有那一瞬诚挚的快乐,此前必然要费尽一番功夫认清自己,且更需努力和忍耐,才有可能在劳作付出中发现宝藏,并赋予其意义
又名:夏日间奏曲 / Summerplay / Summer Interlude
上映日期:1951-10-01(瑞典)片长:96分钟
主演:玛伊-布里特·尼尔松 / 比耶·马尔姆斯滕 / 阿尔夫·切森 / 安娜丽莎·埃里克松 / 耶奥里·丰克奎斯特 / 斯蒂格·奥林 / 米米·波拉克 / 勒妮·比约林 / 古纳尔·奥尔松 / Emmy Albiin / Gerd Andersson / John Botvid / Ernst Brunman / Julia Cæsar / Eskil Eckert-Lundin / Carl-Axel Elfving / 道格拉斯·霍格 / Torsten Lilliecrona / 斯滕·马特松 / Olav Riégo / Marianne Schüler / Gun Skoogberg / Göte Stergel / Carl Ström / Gösta Ström / Fylgia Zadig /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Herbert Greven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