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看理想”微信公众号,读到最好的新闻应该就是,《局部》第二季即将回归。看到陈丹青在《局部》第二季拍摄间隙,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做网络直播。

“平生第一次在看也看不过来的原作之间梦游似的乱走,直走得腰腿滞重、口干舌燥。我哪里晓得逛美术馆这等辛苦,又不肯停下歇息。眼睛只是睁着……”

不少网友发弹幕发礼物。坦白说,“理想国”出品的几档节目,包括陈丹青《局部》、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马世芳的《听说》,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电视文化类节目中最具文艺格调的网综,尽管偏人文、思想以及小众,但却吸引了老中青聚焦的目光。

小编作为文青界的保温杯男,最近重刷《局部》第一季,依然觉得节目有看头。专业大师讲专业艺术课,不论是文艺资深咖,还是入门级爱好者,都能够从陈丹青的《局部》中理解到不同的内容世界。第一季总共16集,每集时长也比较合理,短而精的内容,看起来并不吃力,有咀嚼的回甘。

网友评价和反馈也很积极正面。“相对于吴晓波一天到晚总想整个大新闻、罗胖子油嘴滑舌口灿莲花、马未都沉浸在八十年代不能自拔、高晓松满嘴跑火车、七绝秒僧冯唐,局部里的陈丹青,没有了愤怒,磨平了菱角,王希梦、徐扬、梵高、毕加索、杜尚,一个个人物和他们的作品,从他嘴里娓娓道来,更像是一个解甲归田的老将军,坐在田间地头,云淡风轻的跟你讲述着往事。”

艺术与生活启蒙,
值得年轻人都来听一听的大师课

《局部》一集一幅名画,一集一个新鲜的观点。从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讲到杜尚的人生决定;从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创造与创新讲到中国北魏的壁画;从民国女画家的叛逆与时髦讲到瓦拉东母子的创作之路……陈丹青侃侃而聊,讲述自己眼中的“景别”,每集的话题,话题的内涵,他不降格,很严谨,还不乏趣味。

曾看过一篇采访,讲陈丹青为准备《局部》所作的努力。“《局部》的每集文稿至少琢磨10天,我每写完一集,都很伤脑筋:下一集讲什么?有时候讲一幅画的时候,会触发我突然联想到另外一幅画。都是很偶然的。是一集带着另外一集,这样讲出来的。甚至,有很多想法、观点,是我在写草稿的时候,写的过程中想到的。写着写着,我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想法。”

陈丹青对《局部》最大的贡献,即他能够在保持恰当的“看画”距离,有礼有节地对画作本身的“宇宙观”“世界观”,提出较为精准的阐释。既充分表达个人喜好,又加以理知的约束,在慎重与放言之间取得平衡。是为名师大家授课的厉害之处。

当然通过《局部》,还是可以看得出来,陈丹青身上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年轻人的希冀。在第三集《人民的胜利》、第四集《初习的作品》中,他多次提到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我们伟大的绘画传统是千里江山,不是死亡。蒋兆和一辈子没有画过壮丽河山,他喜欢画人,特别喜欢画可怜的受苦人。孟德斯鸠说过一句话,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上个世纪,我认为,中国最伟大的人道主义画家,也是最杰出的人物画家,就是蒋兆和先生。”

听得出来,他很喜欢蒋先生作品所释放出来的那种态度与气质。当然这与陈丹青本人的成长经历应该有很大的关系。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期间,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画风也同样透着一种优雅而朴素的美,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面对年轻人以及艺术梦想,陈丹青在节目中也不止一次地给予希望。他认为,年轻人有活力,但不是元气、朝气。世界上动人的生猛的画,并不是白胡子老头弄出来的,多数是年轻人、小孩子弄的。“十八岁干的事,多半其实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说法,那是上帝让他干了这件事情”。

垂直类综艺深耕,
值得电视人思考的未来综艺走向

《局部》第二季的回归,其实也显示出垂直类综艺深耕的价值可能。在大众品类综艺被开发殆尽的时候,文化、美食、家装、旅游、时尚、创投等垂直领域题材的开发,由于题材的差异化、荧屏的新鲜感、符合时代与潮流的形式等原因,使得这些小众节目在相对稳定的粉丝群体簇拥下,似乎开启了一种新的经营方式。

这种发展方向其实也值得每一位电视人引发思考。尽管文化类节目处于垂直且小众的领域,点击少、招商难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理想国”系列在经过几年的打磨之后,在专业性、趣味性上寻求突破,使其正在成为一个优质的内容入口,拥有成规模的优质用户基础。

在当下充满资本追逐的浮泛综艺节目市场中,难得还有节目品牌能够如此般坚持自己的风格,在文化传播之上,与观众引发更多共情的东西,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友情观等等。从“理想国”系列节目的热捧,足见于浮躁之处,坚守电视人初心的重要性。


文娱评说 | 收视舆情 | 影视圈论
<图片1>

局部 第二季(2018)

又名:看理想·局部 第二季 / 局部2

主演:陈丹青 / 

导演:谢梦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