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头个十年,所谓的激进革命,早已在世界大多数角落受到主流知识分子的反思或者否定,即使是拉美非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国家,大多数执政者和主流精英,也难有对大规模群体性的革命的向往和追求,这现状用术语来说,共产主义革命陷入了低潮_而且现存的任何一种马列传统的共产主义的社会主张,在可预测的未来,均不会再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般的雄伟力量。


但出乎意料的是,欧美电影《少年托洛茨基》,以下简称为《少年》却是在展示一位青年马列“信徒”(信徒需打引号)的“革命”故事。

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都不再信马列那一套东西的时候, 欧美的洋佬,跑过来凑什么热闹?

《少年》电影主人公,因为凑巧名字与历史上的革命家托洛茨基相若。于是从小便以托洛茨基自居,自认为自己将来也要像历史上的托一样,大干一番。

因为如此,他在墙上贴托的年表(方便自己随时思考自己如何和托洛茨基一致),鼓动资本家父亲手下工人罢工要求组织公会。去追求一位比他大九岁的女博士(历史上的托第一任妻子比托大九岁)。

后被老父一气之下赶到公立学校上学,他在公立学校组织学生罢课,与独裁校长对抗,组织学生会,最后发展到为激发学生反抗当局,将一盘散沙的学生组织起来的目的,他将校长绑架,最后成功让学生自发前往学校,高喊口含要求学生会的建立。

不过主人公也因此到警察局蹲了几天,被勒令不准在安大略地区学校上学。但革命者吗?流血杀头都不怕,做个牢算什么?他继续激昂的去寻找列宁,(托计划的下一步)从而进行这个改变这个世界的斗争。



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童话般的世界(善恶有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现实般的生活(弱肉强食,恶人得势,好人倒霉)。,因为现实中我们无力去反抗现存不合理的秩序,于是看下武侠小说意淫一番,自己代入到武功高强,足智多谋,风流倜傥的帅哥少侠,和阴险的敌人,热辣的美人展开“荡气回肠”的故事,以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当感到世界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人习惯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强大的多的自我,这个自我无畏无惧,敢于和一切不合理相抗争,而且最终总是能有个善恶有报的结局。这个电影可以看做是如此心理的一个反应(不过也不能说是全部)。
一个喜剧的电影,借用惯常的“死尸还魂”般的架构,让平庸的中学生在幻想中成为自己理念中的伟大骑士“托洛茨基”。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_内心懦弱,性格不稳定的人,易于幻想自己,并且常常幻想自己成为一个”性格强硬“的人物。

青春期本身就是个情绪多变的年纪,还不像成年人有世故虚伪;或伪装的自我成熟;亦或被社会同化,高声训斥青年人理想无用。青年人本身就充满了变革的激情。


不错从电影来说,”娱乐“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再烂的电影,也不可能纯粹的为卖票而制作。我把电影看了两遍,第一遍是爆笑,而到第二遍-则从中看出一些蕴含在”琐碎与平常的“某种值得一提的东西。而且尤其适应我们中国这种有着非常特殊国情的国家。


”人之子醒了,他知道人间应该有爱情“(鲁迅)


列昂(主人公)显然属于鲁迅笔下,觉醒的人之子,人间应该有爱情他这爱情,就是她的理念。


列昂在这正常社会,是个疯子,他嘴巴里的社会公正,公民权利和自由理念,与后现代主义的混沌放纵,无信仰的生存状态截然相反并且严酷对立-彼此均视对方为悖论。


列昂是个90后青年,却操着马列那一套理论和话语,他又是最纯粹和无私念的马列信徒(纯粹的几乎单纯)他组织父亲手下工人罢工,让他们反对自己父亲。父亲都生气的认为”这对你有什么好处?"


他组织了一场较为浩大的学生罢课,想逼迫校长同意学生成立学生会,但是当学生走出教室时,他们想的自然不会是“牺牲,奉献,革命,为他”一类的话语_他们只是把这当成难得的出去玩的机会,所谈论的,也自然是“主持人,时尚节目之类的时髦话题,当然还免不了趁机谈恋爱接吻的,像搞派对一般高兴(可以联想到60年代红卫兵串联运动,学生嘴巴上倒是革命,卫红。不过很多学生不也是趁全国铁路不要钱的时候,到处游山玩水,再抄抄别人家,赚笔钱,毛泽东几次检阅红卫兵,检阅活动一结束,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金条,金块)。


“革命始终都是小撮人的野心,少数人的牺牲和大多数人狂热的产物”(某学者语)。

列昂迷茫了,”同学们,这是怎么了?,你们难道没有信仰吗?

”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60年代席卷欧美的学生运动,学生的口号是反对权威,追求个性化的生活。—但从中诞生的,却是”乱交,偷盗,酗酒赌博,黑社会”等负面事物_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和多元化社会所衍生的多元思潮诞生了后现代主义的滚滚浪潮_它既是对传统的反抗,也是对传统的破坏,多元化即逐渐瓦解着权威,但同时也孕育着群体的颓废和消沉,因为旧的权威已经不再,新的权威却不再有力,对于有时间,又物质,却缺乏经验的青年人来说,这是致命的诱惑。



普通学生中(智识阶级而非知识阶级)“迷茫和消沉常见,即你无法去相信信仰,也不愿去相信信仰。而需要的仅仅是刺激——足以让人度过无聊的一天,而证明自己是活着的刺激。


列昂的高昂革命——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嘴巴上舔两口盐,刺激一下之后,便寡然无味。




电影中展示的,除列昂之外,是一个消沉和堕落的世界。(从列昂的角度)


列昂曾经所崇拜的加拿大60,70年代的革命者(姑且叫老先生)已经放弃了革命的念头,安心的在学校当教授,闲暇时开开派对,和几个女学生谈谈天。十足的欧美中产阶级生活。

列昂所喜欢的女主角(德莱拉)生活安逸,学历高(博士)但没什么伟大的理想抱负。就是和要好朋友喝酒唱歌跳舞,在酒吧晚会听闺蜜讲上次和那个十几岁男孩做爱很爽,表示羡慕煞了——真是好刺激云云。


他的同学,也大多沉浸在自己各类享受中,无暇区参与列昂的伟大行动(也估计不可能去想什么责任)当列昂绑架校长成功,要求他们集会时,他们一脸不屑,想这SB纯粹没事找事。

普遍的道德没落,使主人公理想主义的奋斗荒诞可笑,不过平凡孕育着伟大,荒诞也衬托着崇高,主人公就是崇高的,如果大家都是伟人,你又谈何不凡?如果大家都是龌蹉,你才显出不俗。


正因为群体性道德没落,列昂的奋斗产生了笑点(荒诞不经)(电影角度),二是又有了一种对欧美现代物质生活的否定,倒颇有东方文化所推崇的“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文化角度)


列昂是幼稚,浪漫,天真,可笑的。


同时也是伟大,崇高,不凡,值得称颂的。


革命或许诞生不了伟大的社会效果,但一定会诞生伟大的心灵。




电影中一句台词,我把它做了此文的标题

”你是觉得无聊还是无所谓,无聊证明你觉得这个有意义,但是目前没有合适方法达到,无所谓证明你已经完全放弃了一切,对于已经生活失望。(大意)


我虽然没去过加拿大在内的欧美任何一个国家。但这是正常有理性的人都无法否认的—欧美国家不管是硬件: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众权利制度。还是软件的:民主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公共权利意识,对人性的尊重和保护,均远在中国之上(当然这和道德没落不矛盾,亦指相对而言)。

但是加拿大人仍然在喊出”无聊还是无所谓“主人公列昂在尽自己努力,让大家觉得一切有意义。

我们不仅没有硬件的制度,连对自由,公正,权利的追求的意识,都摇摇欲坠。


”一流国民不一定会有一流的政府,但一流的政府一定需要一流的国民。“(柏杨语)



社会矛盾得不到释放,最终会以某种激烈方式爆发,这被我们叫做“革命”。


”访民在外国也有,但或许很难像中国如此大规模和复杂。

相不相信,如果我们一直无聊或者无所谓的话,有一天,我们会像他们一样,并且面对着更多的“忽略和冷漠”。


如何无所谓?——暴君最喜欢懦弱,愚蠢,自私,胆小的国民。


如何无聊?——独夫最喜欢冷漠,麻木,阴冷,愚昧的国民。


电影中”这句台词是指当代加拿大学生缺乏国民精神。不敢去积极主动去参与社会事务,对一切社会福利漠不关心。但是我相信,华夏的儿女们,恐怕看到这个,很那产生所谓的优越感吧?会去扪心自问下
我们是否合格?是无聊?还是无所谓?

五:不是结局

结尾时个较光明的结局,列昂努力终于唤起了同学们的支持,老先生(白头教授,曾经共运领袖)出来为他辩护,并且称赞像他这样的人才会改变这个世界。
他被逐出安大略,但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理念,并且找到某个男子跟列宁同性。(遇见那男子时,男子刚好跟女朋友吵了一架)于是劝说他和自己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电影最后随着两人勾肩搭背迎着夕阳走下而落下帷幕。


这是我对电影不满意的地方,电影最终还是没能跨进艺术至上这一步,为了追求商业性,娱乐性,或者票房,让这个电影最终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结束。


 
 ( 真正的革命固然具有疯癫和狂欢的特点,而且应该是历史上最盛大的疯癫和狂欢。至少不亚于法国学者白吉尔描述的1925年上海:当群众激进化浪潮掀起时,工人8工游xing,大学生在街头临时搭台即兴表演政治剧,民众自由演讲,整座城市陷入浓厚的斗争民主氛围中,——革命的自由意志会为自己找到最动人的信号、动力和体态,那也将会是我们没有见过的盛大颠覆。那怎能不疯狂呢?然而真正的革命并不是那样哗众取宠——尤其是迎合主流舆论——而取得大众的,它只能靠深藏在这个世界喧嚣表层下的潜流,只能靠长期看似少数派、但唯一的独立自主的阶级利益取向,只能靠血汗、苦难和集体生与死中拼搏的阶级斗争,而不是茶余饭后笑笑肚皮、再让舆论不断放大笑果的小丑表演。而这艰路险途靠的恰恰是:
  
  “需要无畏的决裂,需要最大限度地蔑视主流舆论,到最受压迫的底层去!”
  
  (列夫·托洛茨基,在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号召)
——摘自网络


最好的结局,我认为是在最后打碎主人公的一切幻梦——告诉他现实如何残酷。

这会产生两种结果:如果他放弃,则是一出司空见惯但依旧发人深省的理想主义者被现实击败的悲剧。

如果他面对挫折依旧坚持,电影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人格都会得到升华。

部电影终究是资本主义制度对过往理想革命的回溯或者冷嘲,制做者本身不打算去承担太过于崇高的责任(也无法去承担)——这太复杂了,观众恐怕也没有那么强大的情感共鸣。


“非如此不可,如此就可”


若干年后,可能青春期过去,列昂会成为普罗大众的一员,为稻粱谋。也有可能会在真正成为托洛茨基一般的人物。

“需要无畏的决裂,需要最大限度地蔑视主流舆论,到最受压迫的底层去!” ——托洛茨基的话在耳边回响。


六:
这部电影所能启发,让我思考的是,当后现代主义肆虐,信仰遭到普通怀疑和否定.。

群体道德趋于没落的时侯,对于理想主义精神当持何何种态度,如何去坚守一些东西。

无聊还是无所谓,公民的个人权利遭遇侵蚀时,是抗争还是沉默?我们社会理应如此吗?

国人尤其是需要认真去思寿。在大时代中,个人的自我理想是什么?于社会群体,又该做些什么?


文章到此,可以结束了。


少年托洛茨基The Trotsky(2009)

又名:一个魁北克高中生的俄共幻想 / 就是爱革命(台) / 托洛斯基

上映日期:2009-09-11(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20分钟

主演:Jay Baruchel/Emily Hampshire/Liane Balaban/Taylor Baruchel/Dan Beirne/Colm Feore/Geneviève Bujold

导演:Jacob Tierney编剧:Jacob Tie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