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坦白说,点映之前我并未对本片有太多期待:
当时曝光的海报里,陈可辛、岩井和周迅三位大佬齐齐出镜,其他的演员却并未出现,多少给人一种一口气把最大的三个卖点给交代干净的企图感,这感觉本身的确很不“岩井”。
预告片透露的信息也卖相不够好:手写的信、钢琴、周迅正经到有一些刻板的念白、人到中年的某种惆怅和落魄......一切符号的堆砌,很容易理解成是看厌了的那种俗套国产青春片的调性,或是照着《情书》写的一次努力接地气却别扭的命题作文。
但坐在电影院里半个小时后,确切说是少时回忆的篇章展开后,我改变了想法:
比起很简单的故事,这是部细节与节奏取胜的电影,非常典型的岩井风。以及极度精巧的结构,许多角色之间都有明显或隐秘的互文关系,将残酷刻意隐藏后的坦坦荡荡的温柔。你若求真,或会觉得这温柔是矫饰,但心存一片琉璃世界的话,会觉得折射处的剔透光芒颇合心意。
至于手写信等过分古早味的事,确实脱离所谓现实生活,但戏做得够好,节奏够稳,营造出一片自洽的剔透世界,又何必过分在意真实与否呢。
至少我完全入了戏。
2.
与《情书》一样,故事本身没什么特别,重点在于观众跟随影中人去寻觅过往情感时心情的每个落点。
事实上我个人并不像别人那么地喜欢《情书》,固然层层揭秘的结构是十分好的,藏在冬季回忆里的少年情怀也是令人熟悉的,但是我太小心眼吧,无论是多年前还是现在,都会把视角和感情带入渡边博子,即便博子对着雪山喊出了那句经典台词,能看出编剧想让她释然,但我作为观者,却始终觉得作为替身的她的情感并未有个好的归处。
我总是会对因往事蒙尘而显得美好的主角感情产生怀疑,却对替身和配角有莫名的同情。我觉得《情书》的故事对博子非常不公平。
而《之华》却是配角与主角交相辉映的故事。
姐姐之南是青春里理所应当的主角,影片的线索里她却被虚写,被处理得像影子。这个人物有纤细易碎的悲剧美。妹妹之南则是一直以来的配角,故事里曾是姐姐的影子,却被实写,她可爱、纯良、一点恰到好处的狡黠,不一定拥有完美的爱情,却有大部分普通人大致美满的一生。
以姐姐的死作为开头,讲的妹妹的生活。《之华》整体结构是姐妹两人性格与命运的一段互文。她们或许根本是一个人的两面。这种经典文学里太熟悉的笔法,被岩井太过熟练地用了一遍,有种很完整的结构美。
3.
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段落是,秦昊演的尹川找到之华这里,两个人坐下来揭秘的片段。起初略带喜感,然后电影前半部分的一些悬念,不管是观众心里的还是尹川心里的,这时都得到了回答。当情感的浓度达到最高的时候,镜头突然转到之南的儿子晨晨放飞小鸟,讲出《情书》里的经典台词,表面上塑造了晨晨的真实性格,又似道出此时尹川的心声。这太妙了。
我此时甚至有点莫名地眼眶湿润,好像也并不全是因为剧情,而是为了这个镜头的转接造就的、类似在一出交响乐里听到绝妙的合乎心意的一个小乐章的那种感动。
4
最后说几笔演员。
当然是冲着周迅去的。而秦昊除了假发外都很好。尹川与之华坐下来揭秘的那个段落,他台词上稍微有些瑕疵,但庆幸导演没有让他重演,两个人默契微笑,接着继续讲,这瑕疵反而带来一点生活里有毛边的紧张感,也觉得两个人都真的入了戏。
张子枫反而是片子里是最让人舒服的演员,她每次出现都是十足在角色里的状态,那段与少年尹川在路口的戏,每个无措和希翼的表情都是对的,镜头也很听话地围着他们转,是“多希望我与你才是世界的中心”的心酸无奈的感觉。我起初以为少女的情窦初开是相对好演的,但现在并不容易,她不动声色地表现出一个聪明的小女孩的狡黠与期盼,鲁莽与可爱,期盼与失落,毫无斧凿感,且有种本质上的可爱。

你好,之华(2018)

又名:之华 / Last Letter

上映日期:2018-11-09(中国大陆)片长:114分钟

主演:周迅 / 秦昊 / 杜江 / 张子枫 / 邓恩熙 / 边天扬 / 吴彦姝 / 谭卓 / 胡歌 / 胡昌霖 / 李春明 / 穆龙 / 刘靖宇 / 高炳然 / 白素娟 / 刘思博 / 常海波 / 李勇 / 刘笑语 / 赵芙丽 / 建圳 / 郭德诚 / 王靖宇 / 孙萍 / 李泽宇 / 仇硕康 / 艺涵 / 李昊芳 / 王子璇 / 王远达 / 于建波 / 张俊宇 / 

导演:岩井俊二 / 编剧:岩井俊二 Shunji Iwai

你好,之华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