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开头时有句歌词“充满悬念的生活,激荡我的心”,自幼因家庭原因步入佛学院的圆峰一直过着出世的生活,却一直好奇被师父称为“痛苦的”汉地。我觉得这次“出离”事件本身的动机,就和一直过着入世生活的大多数人向往去寺院禅修了解不一样的世界一样。和在一个城市生活久的人,会想去看看一个陌生的国家或城市看看一样。

过程中圆峰碰到了和自己原有价值体系相近的人,也有不同的人。两个世界的人的对话是一种相互学习帮助的过程。爵士俱乐部里的对话很有意思,那个男乐手的话常让人无可辩驳,促使圆峰去更深刻地思考。在我看来,这样的思维碰撞只要有价值观差异就会出现。距离越远差异越大,两方交流意愿越强碰撞越大,同时能促进两方都更深更广地进行思考。一年多前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对我自己来说思维观念的差异帮助我更多角度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至于这是否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对等的过程我无从而知。

圆峰有次说“我和大家一样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甚至还不如大家”。于是他在一个不同以往的花花世界里,“见人说人话,不逞强刚烈,显示出一种佛教徒和蔼可亲的形象”。果然,周围的人确实和他成为了新的朋友,也许也是出于对不同圈子里的人的一种好奇心。一回生二回熟后,他们开始聊深刻问题的时候,思维就会发生碰撞,比如宗教与科学。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争论不可谓不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以前是,现在依然是坚定的科学拥护者。我非常理解宗教的某些形式常被冠以“封建迷信”“利己主义”,这让没有接受正信的佛教教育的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或盲从,或抵触......我个人明白佛陀不是神,仪轨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任何时候在果壳或者知乎上提出此类问题,势必会引发一场口水战。片中小蕾提到“有限的科学发展限制了人的视野”,对于未被科学论证的东西很多人表示了不相信。关于活佛的那段聊天很有意思,女孩说活佛预测了几年后的转世灵童,这些事不被公布是因为担心巨大的宗教信仰力量。男的反驳说,如果真这样能预测,都不需要打仗不需要毛了。接着话题说到信仰了,男的说有信仰的人行为会多少规矩。于是大家达成共识说信仰是更广泛的概念,比如信仰音乐艺术是一种信仰。这就让我想到爱因斯坦了。首先神和宗教不能划等号,爱因斯坦就很反对“人格化的上帝”,他认为自己的知识无法解释上帝这个问题,所以他秉持谦逊的态度,他深信人类依然有许多无法洞察的东西,这世界是如此的广袤,他拥有的是对于这世界结构无限性的敬仰,他认为在一种“信仰方式”指引下使用崇高的道德让生命得以改善。

圆峰继续在汉地转悠,参与到他新朋友的各种活动中去。当有人问他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圆峰说是他最平静的时候,提问者说了他小时候和现阶段的快乐。圆峰当时回答说,大家在走路却因为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只会对阶段性的路标有追求,可真正走到了那个路标时发现,啊不过如此嘛!在后面的片子中,他自己说到了一个比喻:走直线。我觉得这是个很深的暗喻,对于要达到“一个目标”的人来说,心无旁骛走直线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手段。圆峰说这并不容易,需要专注,一旦有了外界的干扰,我们很容易就失去平衡掉下来。我觉得除了他说的这一条,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大前提就是,你得知道终点在哪里你才能走直线。人就是会常想,世界这么大为什么要局限自己呢,所以当存在无数可能性的时候,人永远在比较在选择。走了一段,发现不如意,就会怀疑自己的选择,再去修正自己走的路,所以永远不能走一条直线。这是一个悖论,记得不久前Nathan有一次上课说你以为的那个B点是真的是你以为的B点吗?还是网上别人发的照片中的那个B点?当你急匆匆往前赶时,往往忽视了去感受一路的过程。当时听了以后不禁回想初心,首先我设想的B点似乎是基于“别人”的经验和我看到的“别人的生活”。于是当现实真相多起来时,那个B点似乎变得不真切或者不存在?(以前也有过体会,认为自己很喜欢的事,研究做得越多越觉得不靠谱而放弃。我是不是应该反思是自己不够坚持?)我一直记得Chops说过给你一张地图,可你如果不知道去哪里,没用。记得当时有人反驳他道:做事一定要有目的这么功利吗?记得Chops没有回答。我现在有点明白了,因为当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里时,纵然有太多的选择和工具,其实你是根本做不来选择题的。

当看到圆峰在听《遥远的妈妈》的时候闭上了眼睛,我就有一种他想要回去的感觉。前面就有铺垫说到他感觉要回归深山学习,他怀疑自己是否一味顾着找答案,然后不静心,光想着让别人改变。但真的在回去的路上,他又会开始怀念在北京的朋友。和在现在这个异乡一样,来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情感,一个人也不认识,甚至还心存一些不喜欢。如今有了一些新朋友,我无法比较他们和国内多年的朋友。而我现在发现所有一切的人情关系是一种动态关系,甚至是利益关系。曾经很亲密的国内的朋友因为各自生活状态的不同(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时差)会慢慢觉得疏离,而这边的朋友因为共同的学业,工作,生活话题会慢慢走近。很伤感情是不是?仔细想想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在你人生不同阶段永远和你并肩。

于是这会儿就要说到人生中的各种情感。圆峰在片子里很坦然地说自己对于爱的一种渴望,我不是学心理学的,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从小和父母分开的原因。他说他师父让他树立“白骨观”,可他还是放不下。两周前和 Stacie 的一次对话,她也看宗教方面的书。一次意外的病痛手术让她可以放下很多人和事,然后她觉得她却始终放不下父母。这和圆峰说的依恋一样。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归根结底我觉得都是一种当人无法独立依靠自己强大的内心面对种种挑战,压力和欲望时,需要有人在身边。如果像高僧大德那样修行到心无挂碍,也许真的可以把所有这些全都化为泡影。作为凡人,我认同他说的什么事过分求索就不美了,有了太多要求,就有了期待,一旦期望没有满足就会生出烦恼。面对痛苦,需要足够强大的心去驾驭它,如果没有就会被它驾驭。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还是需要父母亲人,需要伴侣朋友,但我也觉得让自己变得内心强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我感觉其实也不用管什么汉地藏地,中国美国,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修行。每一天的生活有很多很多选择题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如果不知道B点在哪里,每一次选择都是如履薄冰将信将疑的,同时不断地被周围人的选择所干扰。

佛法发展在现在的末法时期,确实出现了许多变化,人们加入了很多属于时代的元素,让它变得易于为人接受。这好像和生物进化也一样,为了保持一种延续性,也许在末法时代更是如此吧?佛教被极大地色彩化,加入了当代的认知,就像片中说的现在的佛教可能和初期不同了,不那么纯粹了。回到片子开头说很多人热衷皈依的问题,皈依真能代表什么吗?有人不皈依却严格自律持戒,有人披上一身袈裟却屡屡破戒。佛弟子也好,普通人也好,都充满着迷茫。

最后说两个挺有意思的点,不知道往哪里写得好:
1/ 有了怀疑才能解决问题。迷失了才会听得进他人的帮助教诲
2/ 功德箱装着太多人的欲望,这因果太大几乎难以承担
----------------------------------------------------------------------------------------------
看这个片子我用了两三个星期,每次看一段,感觉和故事情节很吻合。导演说"这就是一部慢节奏甚至看似无序的片子,因为这就是当代国人的人生 —— 个体成长没有方向。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片子,不是关于佛教的片子。"

那个喇嘛(2012)

又名:That Lama

主演:未知

导演:谢升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