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那个喇嘛》一开始我以为是深度探讨佛法、藏传佛教的,却发现并不是。说的是一个18岁(20岁?)的小喇嘛,碰到了人生困惑从佛学院出来入“汉地”这样的红尘世界来体验世俗生活,企图寻求答案。而我赶到季风书院播放厅时,影片已播了30分钟,正拍到他已在北京过着“纸醉金迷”的入世生活而毫无违和感,显得非常适应自在。这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么?另外一大帮子供养他的居士朋友则在就佛法对于现实生活有无真正意义而夸夸其谈,比如精神与物质哪个对于普度众生更重要,而小和尚则在一旁出奇的安静,没有任何表明立场的意思。那些被我们神化了的佛教徒,他们首先也是个凡人,也有七情六欲,所遇到的困惑、纠结、迷茫,都与当下世俗生活中的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并无二致。小喇嘛很诚实,坦白自己对于女性的喜欢;对于一些人事物的执着;渴望被关注、被爱;对于被供养的看法与观点⋯⋯之后他回到佛学院与宿舍里的其他小和尚的对话,也显得非常亲切熟悉,不就是我们学生时代在宿舍的“卧谈会”么。结局是开放的,小喇嘛并没有在红尘中找到答案,回到佛学院让他觉得清静许多,继续他的修行之旅。

“在红尘中容易迷失自我。”小喇嘛这样说道。也的确如此。所以修佛之人体验入世的生活并没什么不好,觉察自己亦有凡心也是人之常情。被身份、信仰束缚而违背了自己的初心生活着,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看到小喇嘛能说会道,有着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让我误以为他已有二十五六岁,吃惊于当时的他只有十八岁。接受的教育熏陶不同,亦不存在孰是孰非。既然先前的人生道路并非出于己愿,那就随它去、不执着;重要的是勇敢面对真正的自己,今后选择怎样的道路走下去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痛苦无非来自内心的恐惧与冲突。有再多的佛法,在没有真正领悟之前,也只是一种理论、戒律、准则、口令,却束缚不了内心真正的念头。不与之抗争,而是观察它是如何生起、熄灭,才能释然吧。

我不知内心是否存有真正的信仰,但对于佛法是怀有敬畏之心的。若此生通过修行能开悟则是一大幸事。体验佛陀的高尚宁静的极乐是内心的向往所在。同时,却不想成为佛教徒,给自己一个身份的限定。正如影片中一位供奉小喇嘛的女居士所说“正因为你披了喇嘛的袍子袈裟,我们对你有了不一样的期许,所以来供养你。而你却因私欲不是时刻提佛珠诵经;而想着去某个地方见牵挂的人,是令我们失望的。”此时的对话中,不知是谁比谁更有见地。却是值得无限回味的。

摘录两段触动到我的小喇嘛圆峰的独白(凭回忆,不大准)——

“本来想出来(汉地)想能怎样怎样,结果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在红尘世界中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想找一件能够专注的事去做,发现走直线挺好的,直接容易,犹如禅定。但还是发现,红尘里直线并不好走,容易失去平衡。”

题外话,小喇嘛去了798看老狼(还是许巍?分不清楚 囧)的live,他唱的那首《晴朗》的词曲作者是许巍,他是个信佛之人,这个中的联系也是颇微妙的,冥冥中都是因缘。

“我爱这精彩的世界,交织着太多的悲喜。”

最后谢谢季风书园在这风和日丽的下午为大家播放了这么独特优秀的纪录片,还有亲临现场耐心真诚回答观众的导演,结束了呼吁大家出去享受阳光这种细节太令人喜欢了。

那个喇嘛(2012)

又名:That Lama

主演:未知

导演:谢升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