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总是能发掘人性深处以至于不管过多长时间,它的生命力仍然不减。周五熬夜刷电影的习惯继续保持,这学期的开门红是来自和我老家毗邻的三原县吴天明导演的人生。从一定角度来讲,这部电影已经过时了,“一头沉”丈夫在外工作,妻子留农村务农现象已经只存在在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的记忆里了,知青这个群体已经已经远去。但是它却记录了中国第一代女性自由恋爱,中国历史不乏独立,敢于抗争的女性,古代西厢记中崔莺莺,民国时期我们现在避而不谈的蓝萍,为后人称道的宋庆龄,许广平等女中豪杰,但作为一个群体,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也才是解放以后这短短不到一个世纪的事情。而作为第一批自由恋爱的女性,也就是我奶奶那一代人,她们的状态正如电影上描写的那样,虽然在政治上获取了自由,但是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学历上,受迫于长期以来的重男轻女对女性歧视的思想,与现在社会相比,男女地位更是悬殊,因而能在更加困难的情况下做到自由恋爱,更能凸显出了这一代女性的伟大。
越困难,越困苦的情况越能考验人性。作为中国第一代群体自由恋爱,在物质条件极其困乏的条件下,更是集中凸显了爱情,理想,经济的矛盾,凸显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而这一点,也恰恰是这部电影生命力的所在,它揭示了在一个一无所有却一切皆有可能的年龄段,爱情,理想与经济的矛盾,而这个矛盾进而对人性的考验。而这个矛盾,却是每一代人都需要经历的阵痛,因此在物质条件极其贫乏,阶级上升通道极少的放大镜下,更是把这种矛盾揭露的体无完肤。
不管在哪个时代,高加林绝对是一个渣男,这是毋庸置疑,无需辩解的。但是我们从一定角度来看,这个人物也有他的不幸。大队书记的儿子毕业走后门,就把他的教师工作顶了,回家务农。从电影后面他和城市姑娘黄亚萍的对话,他在地区的报纸上发表过散文可以看出,他也是相当出色,有想法有抱负的一个青年。正如同时代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马小军一群城市青年一天胡作非为,游戏人生,而这么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农村青年却被关系户挤掉,时代是不公的,社会是不公的。在落难时,他遇到了农村姑娘刘巧珍,并和巧珍在农村开始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恋爱。本来陕北可能多一个孙少安式的能干后生,但随着他厅级干部的二爸回乡打乱了这一切。下面的干部见风使舵,为献媚于他有权有势的二爸,私下把高加林调到了县城工作。到县城工作的加林如鱼得水,被原来的同学城市姑娘黄亚萍疯狂的追求。于是选择便摆到他面前,一个是只能和他说村里面老母猪下了12个猪娃,一个猪娃被老母猪翻身时候压死的农村姑娘;一个是能和他吟诗作赋,品味中外文学的城市姑娘。他选择了黄亚萍,抛弃了刘巧珍。最终却因为黄亚萍前男友家人的一纸举报信,失去了工作,失去了黄亚萍,更失去了刘巧珍,一贬到底。
抚卷长叹,高的悲剧并不在于他对理想的追求,并不在于他对他梦想的向往,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我们假设他没有和巧珍发生故事,那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孙少平的故事,假设他从一而终,那他也只是那一辈“一头沉”中的一个普通人。然而所有的假设已经在路遥完稿的那一刻永远不可能,加林也确乎走上了渣男的这一条道路,而我想路遥留给我们的也恰恰是这么一种拷问,一种思考。前途,理想与良心,矛盾曲折,谁先谁后,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伟光正的回答与表态。电影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批判高加林最后的无情与狂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就是加林从一而终,难道他会过得幸福吗?我们照顾巧珍,可怜巧珍,那加林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小说没有给出答案,它没有说孰对孰错,它只是在这青年人必经的阵痛中,更加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正如作者的笔名一般,路遥,路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1984)

又名:Life

上映日期:1984片长:125分钟

主演:周里京/吴玉芳/高保成/乔建华/李小力

导演:吴天明 Tian-Ming Wu编剧:路遥

人生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