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是非常让人头疼的。
花样百出的各家解释,乱闯乱撞的剧情设定,磕了药或者Apple官方店一样的画面场景,急死人的节奏和少得可怜的台词,每一条都是拦路虎。而《皮囊之下》,无非就是套了一层“科幻”的改编外壳而已。
原著我是没有读过的,中文也没有引进。但是从豆瓣和亚马逊的简介中,我饶有兴趣地发现,这部小说并不能算是科幻作品,也没有提到主角是外星人,只是在诉说一个女人的猎艳故事。而更有意思的是,这和我对电影本身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那就是:
这玩意儿要是外星人就见了鬼了。
首先来看看关于本片和本书的用词吧。准确地说,最标准的“外星人”用词应该是“地外生命Extra-Terrestrial Life”,没错就是斯皮尔伯格多年前的"E.T."。而Alien这个词,除了现在常见的外星人、异形之外,其最原始的意义,其实是和foreigner、exotic是类似的,即外乡人,“非我族类”。在本片的相关文字中,Alien是熟脸,但从影片本身来说,明显是取了双关语意。女主角是外星人吗?只不过是个异类罢了。
而亚马逊上的另一个词让我更确定了这个看法:surreal,即超现实。
也就是说,大把大把的评论在说没看懂或者看懂了这个融入不了社会的女人的故事,在说片中的小黑屋杀人场景到底怎么回事,在说摩托车手和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扯淡。
和之前评价的《失魂》一样,超现实作品,你去套一般化的观点来解释,不是误入歧途就是故意跑偏。
这么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电影,只不过有了个大波女明星斯嘉丽约翰逊,就让一大堆人乐此不疲地否认自己其实就是为了看女神胴体别的啥也没看懂,说不定也是制作方有意为之。
套用一下此类电影的标准解释,也就是说,本片的故事说破天就是个当代社会的影射和寓言,用怪诞和滑稽的讽刺手法拷问社会道德,反映了当下人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以及对人与社会的边际范围进行了探讨。
屡试不爽百谈不厌的母题。

对于超现实主义电影来说,一切都是意象,一切都有指代。
本片的背景音乐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现代主义,甚至有些表现主义的意味。富有张力的弦乐之中充满了不协和音,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说自然是代表了一种从传统调式中的解放,追求形式上的自由。但在本片中从头贯穿到位,相信是反映了当代社会和社会人内心所处的极端焦虑和无我的状态,混乱且无序。
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女主角是凭空出现在故事中的,不需要理由和源头,更不需要解释和深究她究竟是外星人还是别的物种。这一点从片头幻象一般的图像变换便可了解,更何况最后斯嘉丽还有几句念字典的台词,暗示她本身是被启动,而非是自主意识的拥有者,这一点在全片中女主角梦游一般的行为模式中更有体现。这和时下社会人的心态是类似的,即人乃为社会所控制,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择和意识,拥有的是桎梏在相对固定位置上的,振动式的假象。
再来看群众喜闻乐见的小黑屋。
这就是个子宫。
Come on,性暗示,裸体,甚至连羊水都出来了。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逆向的怀胎和分娩。而伴随子宫的,又常常是安全感缺失,母系社会的渴望与回归,性本位的讨论之类的社会话题。
许多人在讨论为什么精虫上脑的受害者进小黑屋不奇怪,为什么泡进水里都不害怕,为什么这个杀人的手法这么屌,杀了人又来干嘛……
呵呵。
子宫的最大功能就是提供安全和保护。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会怕黑吗?还有认为杀人是用来果腹和满足欲望的,这么三无的、机器人一样的女主角你跟我说果腹和满足欲望?
因为这是个超现实主义电影,就是这么个设定。
反过来说,这种杀人的表现形式似乎代表了现代人在精神上的某种回归恐惧,即反映了前面所提到的,道德上的缺失。所以才有了皮相和血肉分离这种表现,内在如血肉是可以被拯救和挽回的,而外在的皮相是和现代社会所接壤的,不可避免地沾染和自生出了精神层面的缺憾和污浊,因此是被抛弃的对象。
这一点在故事最后的结局再次复现了。

说回到角色本身。女主角既是更高权力的执行者,又是观察者。她自己有一套明确的行动准则,对受害者的挑选是很仔细的,即无牵无挂的单身男性。此外,还配有一个专门用来clean up的收尾人,即行动如钟表一般准确的摩托车手。两者之间在行动上是相互独立的,恰似现代社会中的所谓合作关系,虽然是同一任务的团队,却并没有任何交流,彼此只是两个分离的齿轮而已,无他。
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女主角逐渐向观察者的身份靠拢,而这必将导致其不可避免的自我毁灭。
一切的缘起是街头的一次磕碰。人群的热情让她对自己的任务和设定产生了怀疑,即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怀疑,并且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导向了自我认知这一过程。此后的剧情,无异为一个成年之躯的新鲜人对社会的适应和探知。
比如对杀戮本身的探索:海滩上的受害者并不是被拖进小黑屋,而是在其下海救人之后,被女主角主动用石头敲死。而之后的剧情中,女主角从广播中得知,死者并不是她认为的目标受害者,是有家室的、有人care的现充。
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和对抗,在片中俯拾皆是:街头有人赠与她一株玫瑰,她却被刺伤了手;精美的蛋糕,尝起来却让人失望之极;唯一放过的受害者(虽然后来还是被摩托车手干掉了)是面部畸形的象人,在诱惑的过程中也毫不在意,或者说她不能分辨这种外在的畸形,此段中对内在美的探讨几乎是对影片主题的明合而非暗合了:只有在夜晚(社会活跃程度最低)的时候才敢出门的人,是他遇到的心地最好的人;在故事的后半段,她甚至和别人发展感情,在即将发生肉体接触的时候,她愕然停止,观察起自己的下阴,和之前对小黑屋=子宫的论断再次吻合。
也就是说,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女主角从某种意义上的完全人,退化为了社会人。
从而在故事的结局,她在完成了从社会的纠正者到社会的受害者这一转变之后,在对社会的逃避之中再次受到了侵扰。在最后,她和自己被剥下的表皮对视着,在火焰之中迎来了思索和生命的终结。
这一幕再清楚无误地表示,女主角的皮囊也已经被社会所干涉和侵害,无法继续维持其更高权力的代表这一形象,最终在意识形态的对抗和挣扎之下完成了自我毁灭。
至此,全片内容大抵如此。


本片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十分的风格化,个人色彩浓重,比看得懂却听不懂的苏格兰口音还要浓重(我在前半段想了十几分钟这到底是德国还是某个东欧国家的口音)。从中我们甚至可以瞥见一些斯坦利库布里克、大卫林奇和拉斯冯提尔的影子。 导演的电影语言十分精明和理性,许多意象具有相当程度的讽刺意味,而音乐也有点类似于《大开眼戒》,当然,抽象画的液体和人眼的特写镜头几乎是直接取自《2001太空漫游》了。同时,“象人”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对大卫林奇的引用,使本片在梦幻和超现实的道路上更进一层。 而海洋场景和树林里浓雾重重,相信是偷师自拉斯冯提尔了。

作为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入选作品之一,本片展现出了相当程度的艺术水准。但追根究底,作为导演个人意愿的表达载体,本片并不适合大众做一般性的解读,表现上虽然不至晦涩,却也毫不诱人,即便斯嘉丽约翰逊3点全露,也挽救不了这部电影在一般观众眼中不过一场春梦的结局。这种怪异感和距离感注定其观众风评不会太好,但自作多情的影评人们却一定会多扔两个番茄。
http://i.mtime.com/cydenylau/blog/7793040/

皮囊之下Under the Skin(2013)

又名:皮下之慌(港) / 肌肤之侵(台)

上映日期:2013-09-03(威尼斯电影节) / 2014-03-14(英国)片长:107分钟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 / 杰里米·麦克威廉姆斯 / 琳西·泰勒·麦凯 / 道基·麦康奈尔 / 凯文·麦卡林登 / 克里斯托弗·哈德克 / 安东尼娅·坎贝尔-休斯 / 保罗·布兰尼根 / 

导演:乔纳森·格雷泽 / 编剧:瓦尔特·坎贝尔 Walter Campbell/米歇尔·法贝尔 Michel Faber/乔纳森·格雷泽 Jonathan Glazer

皮囊之下相关影评

Ceho
Ceho • 玩味
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