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很难想象,导演高达89岁,居然还能拍出这么一部不错的电影。倘若我有如此高龄,只盼生活能自理。言归正传,咱们还是继续就故事性来聊聊《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这个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一名保安发现了炸弹装置,数以千百计的民众因此幸免于难。不过,英雄才没当几天,这名保安又因为媒体的报道而被视为“炸弹嫌疑人”,人们质疑他自导自演了一场恐怖袭击,媒体和FBI联合施压。与此同时,一名律师站出来帮助主角,直到3个月后才洗脱嫌疑,六年后真凶才被捕。在这期间,保安主角的生活被媒体镜头和民众目光所撕裂。
仅仅是看简介,就让人感觉到故事味。而在实际观影中,《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的流畅性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豆瓣有网友提到好莱坞的古典主义风格,指以连贯性剪辑为主的影像风格,其影评写得很好。当然,除了镜头剪辑带来的流畅性之外,电影在故事上的叙事也是有条不紊,这点很关键。



起初,电影花了30分钟的时间刻画主角,然后才引出“爆炸案”这一激励事件。随后,电影又花了三十几分钟来转折剧情,将主角从“英雄”推向“嫌疑犯”。接着,电影再花了三十几分钟来实现主角态度上的转变,让他从一味服从执法机构到奋起反击。最后,电影从各个角度描述主角的反击,直到他对FBI直接发出质疑。
可以看到,以上四部分剧情的片长控制得很均匀,同时每部分的剧情也很精简。在第一部分刻画主角的时候,电影通过2个「认真工作-离职」事件来表现主角的观察能力、认真态度。在FBI和媒体的主要人物露面之后,电影在14分钟就进入了爆炸案相关剧情。如此细数一通后能发现,《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在第一幕的剧情几乎没有多余的场景,故事节奏还是非常快的,毫不拖泥带水。



这种剧情上的精简,在随后两幕中也有所体现。在第二幕上半部分,对于「英雄就是罪犯」的转折,主角的后知后觉、FBI的迟疑犹豫和媒体的快刀斩乱麻形成了对比,由此营造出一种席卷而来的影响力,让观众更直接的感受到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主角内心的压力。尤其是主角的后知后觉,更是给电影造势留下了不小的发挥空间,这个设计是挺亮眼的。电影当然可以设计得主角很快就看到新闻,知道自己被质疑为嫌疑人,但如果那样设计的话,就会让观众缺少缓冲时间,难以感知扑面而来的舆论压力。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电影第二幕下半部分的重点则放在了主角心态上的转变,期间的遭遇都是为此而服务的。他被FBI怀疑,但他却还为他们说好话,表示对他们工作的理解。这丝毫没有被当成嫌疑犯的冤屈感,但愈是如此,观众愈是觉得他很冤。这个设计也很特别。直到主角发现这些遭遇不仅对自己,还对母亲造成了影响,那一刻的下定决心也是观众能明显感知的。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故事的流畅,正是通过这般目的明确、剧情精简的故事设计实现的。再加上导演非常细腻的剧情推进(包括富有节奏感的场景转折),整个故事的讲述可谓有条不紊,观影体验很好。不过,为了实现这种剧情上的简洁,电影牺牲了配角的人物形象刻画,以致于不少角色流于脸谱化,包括帮助主角的配角。



在对抗力量中,FBI是关键之一。在爆炸案发生之前,FBI负责人玩忽职守,只顾看演唱、与女记者聊天。而在爆炸案发生后,整个FBI几乎都是“疑罪从有”,紧抓着保安主角不放,从各个角度试图让主角认罪。在这一过程中,FBI化身纯粹的坏蛋,几乎毫无思考的过程,只是想当然的办案。他们是身为坏蛋的“工具角色”。
哪怕只是增加一些场景,来表现这群FBI非要主角认罪的理由,那效果也比这般脸谱化坏蛋的好。在电影《正义的慈悲》中,为了安抚恐慌的民众,警方甚至伪造证据、证人来逮捕那些看起来不像好人的黑人。这样的理由与《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的FBI颇为相似,电影中其实可以更直接的表现FBI那种执著的动机。



另一个关键的对抗力量代表是女记者,她引发了整个事件。原本,FBI可能只是按照办案流程审查主角。但一经媒体曝光之后,FBI不得不进一步追究主角,因为FBI不想承认错误。起初,这名女记者为了获取独家消息而不择手段。看到主角的生活被撕裂,女记者也毫无愧疚,甚至还为自己揭露的高热度新闻而沾沾自喜。冷酷无情、只顾舆论热度、不择手段等特质,在电影中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尽管此时的女记者同样有些脸谱化,但这一形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在电影后期,这名女记者莫名其妙的关心起事情的真相。她去现场计算了距离和时间,判断主角并非凶手。她顿时愧疚了,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流泪。电影慌忙的想要洗白无情女记者,但效果上却不成功,因为这与人物之前的行动自相矛盾。如果女记者真的有在意过事情的真相,就不会在事情查证之前就发表抹黑新闻。



既然她就是这么一个眼中只有舆论热度的人,为什么不让她的人设贯彻到底?事实上,在电影后半段,这名女记者对剧情的推动作用几乎为零。换个角度想,如果这名女记者继续挖掘真相,继续带偏舆论,那这样岂不是既能避免人物自相矛盾,又能给主角增加压力?
此外,由于电影非常追求精简的剧情设计,因此诸多媒体几乎都只是脸谱化的背景角色,唯独这名女记者有戏份。这也造成一个效果,即电影后半段的矛盾冲突基本变成了「主角 vs FBI」,而非起初的「主角 vs 媒体&FBI」,矛盾冲突减少了。



不仅如此,只顾舆论热度的媒体其实比FBI执法机构更适合给主角施压,因为这种状态的媒体可以是非理智的报道施压(显得更合理常见),但FBI非理智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们蠢蠢笨笨,不会破案。即便站在主角的视角也能感受到,FBI就像没有爪子利齿的老虎,很难让人感受到那种威胁。同时,电影又不展示FBI非理智破案的深层动机,脸谱化反派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一定程度上,电影自从完成了「英雄变罪犯」的转折之后,故事的矛盾冲突基本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矛盾冲突没有进一步升级。尽管导演将焦点转移到其他方面,但依旧很难掩盖这点。因此,结局看起来稍微有些平淡。



这个真实故事天然具有讽刺意味,而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进一步放大这种讽刺性。相对而言,保安主角似乎并非电影的重点,因为观众的视线往往会落在媒体、执法部门、群众谣言上。某种程度上,这个故事仿佛成了导演表达观点的媒介。在电影中,观众会将矛头指向舆论引导者的媒体和执法部门,他们无疑是导演抨击的对象。同时,电影中有大量的细节来讽刺偏见和谣言,譬如高校校长对主角带有复仇性质的抹黑、FBI探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依旧固执的认为主角是凶手。这些都是导演为了表达而精心设计的。
可能会有人认为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就应该遵循事实,《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的剧情发展很难改动。但我始终认为,艺术加工始终是必要的,否则为什么不拍成纪录片?同时,即便是同一个真实事件,不同创作团队也可能拍出不同的风格,这取决于想要表达的主题。
话说回来,在《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中,无论是配角脸谱化还是矛盾冲突未升级,这些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包括对媒体、执法部门的批评——观众都get到点了。对于这个影片,观影体验是流畅的,叙事有条不紊。尽管《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可能登不上顶级水准的电影梯队,但它却是导演充分的表达,依旧值得一看。

欢迎关注同名头条号、公众号(伏龟影评)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Richard Jewell(2019)

又名:李察朱维尔:惊世疑案(港) / 李察朱威尔事件(台) / 美国噩梦 / 理查德·朱厄尔 / 理查德·朱厄尔的悲歌 / 理查德·朱厄尔的歌谣 / 理查德·朱维尔的歌谣 / 理查德·杰威尔的歌谣 /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 / American Nightmare / American Nightmare: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

上映日期:2019-11-20(AFI Fest) / 2019-12-13(美国)片长:131分钟

主演:保罗·沃尔特·豪泽 Paul Walter Hauser/山姆·洛克威尔 Sam Rockwell/凯西·贝茨 Kathy Bates/奥利维亚·王尔德 Olivia Wilde/乔恩·哈姆 Jon Hamm/妮娜·阿里安达 Nina Arianda/伊恩·戈麦斯 Ian Gomez/兰德尔·P·海文斯 Randall P. Havens/韦恩·杜瓦尔 Wayne Duvall/亚历克斯·柯林斯 Alex Collins/迈克·普涅夫斯基 Mike Pniewski/米切尔·霍格 Mitchell Hoog/大卫·莫拉蒂 David Moretti/比利·斯洛特 Billy Slaughter/迪伦·库斯曼 Dylan Kussman/肯德里克·克罗斯 Kendrick Cross/施奎塔·詹姆斯 Shiquita James/吉尔-米歇尔·梅里恩 Jill-Michele Melean/大卫·安 David An/查尔斯·格林 Charles Green/大卫·伦格尔 David Lengel/马洛里·霍夫 Mallory Hoff/罗伯特·廷斯利 Robert Tinsley/约翰·盖蒂尔 John Gettier/本杰明·韦弗 Benjamin Weaver/德克斯特·蒂利什 Dexter Tillis/布兰登·斯坦利 Brandon Stanley/瑞安·博兹 Ryan Boz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编剧:玛丽·布伦纳 Marie Brenner/比利·雷 Billy Ray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相关影评

  鼬
鼬 • 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