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结束,发现负责译制工作的长影不时把“Sim Racing”“Sim"翻译成“游戏”(现在译制片的字幕版一般直接沿用国语配音台本方便对口型的译文 ),再加上索尼影业中国区莫名其妙跑去牵手网易的赛车手游,特地提笔澄清一下,以免误解: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英文维基百科对“模拟赛车”的描述

“模拟赛车或赛车模拟(通常简称为模拟赛车=Sim Racing)是对一些赛车游戏软件的统称,这些软件试图精确模拟汽车比赛,并包含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变量,如燃料使用、损坏、轮胎磨损和抓地力以及悬挂设置等。要在模拟赛车中具有竞争力,驾驶员必须了解使现实世界赛车变得如此困难的汽车操控的各个方面,如临界制动、如何在轮胎失去牵引力时保持对汽车的控制,以及如何在不牺牲速度的情况下正确进入和驶出弯道。正是这种难度将模拟赛车与娱乐赛车风格的驾驶游戏区分开来,在娱乐赛车风格的驾驶游戏中,真实世界的变量被排除在外,主要目标是创造速度感而非真实感。

由于模拟真实驾驶的复杂性和要求,模拟赛车游戏不仅需要高配电脑以便有效运行,还需要方向盘、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才能让玩家身临其境。虽然在家庭设备上使用游戏手柄,甚至鼠标和键盘就足以玩大多数纯娱乐风格的驾驶游戏,但它无法提供与使用赛车方向盘和踏板相同的沉浸感和真实感。近年来,PlayStation 和 Xbox 等游戏机提供了许多模拟赛车游戏。虽然这些游戏可以用手柄游玩,但我们还是建议玩家购买模拟赛车方向盘和踏板。甚至那些参加真实世界比赛的人也会使用模拟器进行练习或娱乐。随着构成这些模拟器基础的物理引擎软件的不断发展,以及硬件(提供触觉反馈)的改进,体验变得更加逼真。”

回到Jann Mardenborough,现实中他参加GT学院预选赛的时候,频繁在GTPLANET发帖,询问提升圈速的方法,当时他已经是名列前茅的选手,围绕如何把本来已经很好的圈速记录再提升0.1秒,他可谓费尽了脑筋。他后来回顾自己业余时间在GT上练习的日子,这样说道:“当你在某件事物上投入上万个小时的时候,你就会成为精通这件事物的专家。别人是上万小时的卡丁车,我是上万小时的GT。”

可能有些对模拟赛车游戏略有了解的人士会问,为什么Jann不去选择那些由模拟软件厂商转行开发的基于PC平台的“硬核”模拟器呢?答案很简单:在中韩之外的工业化国家,民众购买/游玩大型游戏的首选平台是家用游戏机而非大型PC,尤其是他这样的工薪族家庭子弟。Jann平时用的也就是一个入门级的罗技DFGT方向盘,放在现在就是罗技G29/G239/图马斯特T248的位置。

=========================================================================

影片中那句“最真实的模拟器”措辞模糊,容易让大家认为是“模拟深度最深”,其实人家是“测绘和建模精度在民用消费级里处于最高水平”。

在国外网络社区,有些自命高贵的PC用户喜欢用“Simcade”来贬斥GT和Forza的用户,Simcade原本是索尼美国和索尼欧洲搞出来的脑残词语,意为模拟和乐趣同在。然后被部分低素质的PC高贵党劫持,用来贬抑除了Rfactor 2、Assetto Corsa、IRacing之外的其他游戏。请您今后不要擅自跟风运用这种制造对立的词语,如果实在要在民用消费级里画出界限,“Sim-lite”或许更合适。

=======================================================================

模拟游戏/电竞出身的车手前景几何?

我在这里列几个简单例子,供诸位比对:

James Baldwin,英国人,电影中Danny Moore的原型人物Darren Cox后期到了迈凯伦工作,创办了与GT学院相同概念的项目“迈凯伦世界最快模拟赛车玩家大赛”,胜利者可以拿到迈凯伦的研发车手和模拟器车手合同,从而拉近与职业赛车界的距离。James Baldwin是第二届大赛胜出者,在2020年拿到车队席位,与他人搭档参加英国GT锦标赛,拿到总积分第四,战绩不错。但James Baldwin在筹集2023年赛车经费时居然遇到了困难,只好去网上众筹,从3月拖到9月,才筹到1.1万英镑(目标20万英镑)。Baldwin现在在电竞领域奋战。

Rudy Van Buren,荷兰人,第一届“迈凯伦世界最快模拟赛车玩家大赛”胜出者,现在参加保时捷卡雷拉杯、FIA EAX(Autocross)等赛事,在职业赛车手的旅途上比James顺利。

IGOR FRAGA(全名:IGOR 大村 FRAGA),出生在日本石川县金泽市的日裔巴西人,六岁学卡丁车,十岁拿过亚洲卡丁车锦标赛冠军,还是铃木亚久里的高徒,但也就在他夺冠那年,雷曼兄弟危机冲击日本经济,他父母在日本开设的汽修店倒闭。全家两手空空地撤回巴西,蜗居在远离卡丁车场的偏远农村。IGOR FRAGA有七年时间是靠父亲带回家的卡丁车和GT游戏来维持车感。IGOR FRAGA当年在GT学院预选赛表现极佳,但因为未成年而没能进入竞速营,从此认真对待GT赛车。2015年,IGOR FRAGA在巴西F3锦标赛复出赛车界(父亲甘当机械师),随后在一系列基层赛事有良好表现。2018年,IGOR FRAGA在GT SPORT与FIA 合办的官方赛事的国家杯中夺冠,因此上过FIA的年度颁奖礼,从而得到不少赞助和机会,包括红牛少年车手、欧洲方程式参赛等。IGOR FRAGA现在担任日本超级方程式的官方电竞项目形象大使,并且在山内一典、FANATEC赞助下参加日本超级方程式和SUPER GT的GT300组赛事。他也是迈凯伦世界最快大赛后继项目——迈凯伦影子计划的胜出者。

Cem Bolukbasi, 土耳其人,童年学过越野摩托,后来转学卡丁车,表现尚可。2015年,Cem进入模拟赛车电竞领域,最初是iRacing,转投F1电竞大赛,稍后真实赛车出道,经过F2、F3,如今正参加日本超级方程式赛事。

Ricardo Sanchez:GT学院2014年国际组竞速营毕业生,墨西哥人,出道七年后在斯帕24小时耐力赛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小组冠军头衔。

Jann Mardenborough:英国人,国际汽联车手等级“金”,除了电影里的成就,他还是2016年度日本三级方程式比赛总积分第二名,同年SUPER GT GT300组富士站冠军。2023年富士24小时耐力赛第四名(这还是被刹车碟坑了一下的结果)。

可以说,Jann碰到了模拟赛出身车手的天花板。

========================================================================

为了让大众观众没有负担,剧组在专业细节上做出了不少妥协。

本片的赛车技术指导David Perel,2010年在GT学院线上预选赛排名第三,可惜由于家在南非,而GT学院不覆盖南非,只能望洋兴叹,后来他成了亚洲勒芒系列赛和欧洲勒芒系列赛的领奖台常客。当他在GT赛车粉丝社区GTPLANET看到电影开拍的消息,就立刻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了他的南非同乡布洛姆坎普导演,原本以为只是一些电话,没想到折腾了大半年,而且剧组要在一年内忙完一般剧组两年才能完成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他忙完后说今后不再涉足电影赛车监修了。

游戏制作人山内一典早年并不同意把电影拍成赛车动作片,现在他同意了,原因是希望让更多对汽车不感兴趣的人接触到GT赛车这个品牌————他没说但大家都知道的是:自从智能手机诞生,汽车的社交功能被大幅削弱,加上网约车的诞生,发达国家的青年驾照持有率逐年下滑。

最初编剧跟他聊天,想吸收一些他经历过的段子,他讲了一段经历,是自己的车子出了问题,撞到了墙上,团队不相信他,他下车指出是刹车碟问题,结果真是刹车碟。他建议剧组可以走得更加艰深、更细致、更讨好内行一些,比如用差速器做做文章,表现一下GT的众多改装选项在丰富赛车知识上的作用,但经过反复讨论,剧组决定,为了普罗大众看了之后认为“模拟赛车不晦涩难懂,不令人生畏,咱们可以回去试试”,弃用差速器,只用刹车碟。

从筹拍到开机,全剧组争论最久的问题就是;如何简化轮对轮的演出,让外行电影观众也能看懂?让新人通过电影对模拟赛车产生一定的兴趣?在剧本送审阶段,山内一典知道这是电影部门的项目,自己不宜过多干涉,但为了减少某些俗套外行表现的出现概率,山内一典提出了相关创意——勒芒段落里,大家都看到了:“我走我的赛车线,不走标准赛车线”。在剧组开机之后,赛车技术指导和布洛姆坎普还在为”用不用‘一脚地板油’这种俗套外行表现”而争论,布洛姆坎普的回答是:“是啊,这很外行,但咱得面对素人观众,您能告诉我该怎么让他们看懂吗?”

David事后总结:为了拍出一个让观众能看的故事,有时需要大幅度地下调细节专业度

不仅赛车部分有很多无奈的妥协,游戏部分也有不少妥协:明明拍摄了众网友进入大厅模式的段落,但大家发现这段太长,观众在电影院里等不及,只好换成街机模式重拍——因为进入比赛很快;在电影前期拍摄的时候,明明拍好了男主角演员还有GT学院演员亲自对抗高难度AI的游戏画面,但因为不符合电影需要,这些画面被弃用重拍,甚至还用了David用手柄完成的部分画面,然后抠像合成到演员面前的屏幕上。

在影片拍摄赛车场面的内景戏时,特技车手坐在车顶上,用外接的控制设备控制汽车;演员坐在车里做表情。

赛车声音是同型号真车实录,有别于《极速车王》的合成音效(那俩大明星吃光全片一半经费)。主力音效剪辑师是咱内地同胞,北电录音系出身,后来赴美留学并工作,远程参加过《中国乒乓》的音效制作工作,可惜了,媚眼儿抛给盲人看——贺岁档的国产电影,音效都很凑合,却能大卖。

最后:

合法正规的场地赛车题材真人电影,票房结局不外乎:勉强保本(极速风流、极速车王、霹雳神风)、小幅亏损(雷霆壮志、极速狂飙=1971 Le Mans)、大幅亏损(车神、极速竞赛)。想盈利就得靠影碟和流媒体——这类电影普遍能有个几千万美元的影碟销售额。索尼已经在着手预约本片的4K蓝光和普通蓝光碟。迈克尔曼的《法拉利》拍成了耐力赛题材,发行商还是独立片商,钱景如何,难以预料。科辛斯基和杰瑞布鲁克海默的方程式赛车电影,如果顺利拍完,或许会在商业上有所突破。

(全文完)


GT赛车:极速狂飙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