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横扫影坛各大颁奖礼的《蜂蜜之地》去年在广州纪录片电影节展映过,而且是作为开幕片的礼遇。当时我去看了首映,毕竟作为在自家门口的国际级电影节,算是难得一遇的盛事。不过,这部作品当时并没有赢得我的欢心,之后它在奥斯卡上同时获得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外语片提名,更令人咋舌!最近再次观赏了这部赞赏不断的影片,仍然觉得其离佳作尚有一段距离。
我不太了解这种圣丹斯风格的纪录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影片在去年圣丹斯获奖成为一时佳话,从那时起开始掀起席卷影坛的奖项风暴。首先,这部影片颠覆了我对纪录片的概念,片中大部分的沙漠画面简直跟欧洲文艺片一模一样。另外,影片取消了纪录片常见的画外音解说,以及对主人公的访谈。镜头对准养蜂女人缓缓行走在山间,跟随她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寻找蜜蜂的踪迹,野外光线和拍摄角度极其优美。这些流淌着大自然诗意的画面相信就是大部分影评人不吝溢美之词的重点,甚至让我一度忘记了这是一部纪录片。
当摄影机对准养蜂女人和她的年迈母亲时,终于返回到我印象中纪录片的模样,然而当不速之客的邻居一家出现时,导演精心编造的“情节”再次推翻我对这部纪录片的期待。这种“摆拍”风格的纪录片不算罕见,之前有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的《罗马环城高速》和《海上焰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部《蜂蜜之地》据说足足花去了导演三年时间跟拍搜集而来的拍摄素材,再通过剪辑构造出那些具有戏剧意味的“情节”。观众在画面上看到的所有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这一点确切无疑,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主人公的“亲身经历”,而是导演有意识加工过的“事实”,所有的戏剧情节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删减和遮蔽。换句话说,后半段邻居出场之后的所有情节都是按照导演意识而剪辑出来的效果。
这种打破纪录片和虚构剧情片界线的创作方式极具人为操纵的意味,尽管素材都是用守株待兔的方式获得而来,但是其中涉及不少道德争议点,比如拍摄邻居去森林偷取蜂蜜的场景。这种创作方式制作的纪录片在我看来缺乏真诚,充斥着难以掩饰的投机意识。传统纪录片有画外音解说和访谈,这部电影的导演先是用诗意的自然风光画面取代了解说的部分,然后再让邻居的男孩代替了访谈角色,透过他的口去询问养蜂女人索取答案,这种耍小聪明的“手法”也是影片无法讨我欢心的原因。
一路看下来,我不断在脑海里推测,究竟我们看到的画面和内容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导演刻意编排出来的真实,答案不得而知。尽管如此,这部创作风格存疑的作品仍能捕捉到生活在这个贫瘠荒芜之地民众的性格特征,在这个偏远地区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以及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这些人文色彩浓烈的内容又似乎是导演给予观众的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