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调反唱唱
[时间之旅]是一部纪录片,可以说它比以往任何一部泰伦斯·马力克电影都要更加纯粹。因为没有具体故事架构,这部电影彻彻底底变成了一部哲学电影,或者说论文电影。
如果要从西方哲学史上,找一个与[时间之旅]相对应的学派,那就是海派哲学。泰伦斯·马力克早年当过海德格尔的门徒,走上电影之路后,海派哲学是他所有作品的内在框架。[时间之旅]亦是如此,哲学化的旁白代表着一种自省式的天问,它透析出海德格尔对于这个世界的忧虑。
[时间之旅]首先是一首诗。海德格尔认为拯救危险的技术时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充满着诗意。在星云的边缘,尘埃微粒流动成小型瀑布,在星系的轨道上闪烁着一片七彩的光芒。用哈勃望远镜拍到的是流体天光的苍茫诗意,一个浪漫的宇宙。除此之外还有梦幻蓝色的海底世界,极寒地带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森林中色彩斑驳的林中鸟,在荒漠里摇曳多姿的奇草异木……
用影像写诗构成了“诗意栖居”的外在气质,从结构上来讲,[时间之旅]的整体篇章也如同诗歌的结构方式一样,新的意象不断出现,在某一个篇章段落又重复出现旧的意象,在高潮与结尾,旁白与意象一同重叠反复。只能在观看完影片之后,对这些意象进行排列重组才能大概摸清泰伦斯·马力克想要表达的哲思。这部电影消化与理解的方式与诗歌相似。
在表达方式之外,[时间之旅]核心的哲学理论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或者具体地说[时间之旅]是对《存在与时间》的影像化演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表述,这本哲学论著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此在”(人类)这种自然存在者的存在进行现象学的分析,解释存在问题的地基。所以在[时间之旅]一方面给人们呈现自然当代景观以及宏观的宇宙起源画面,一方面用4:3的“渣”画质向观众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宗教仪式、婚礼场面、政治暴力等等。因为日常生活的细碎,使得人类很少去思考与宇宙本源的关系。[时间之旅]中把日常与宏观宇宙并置,比较容易促发人类去思考“来自何处”的问题。
因为延时拍摄,生命与时间的延续被放大。在梦幻般的宇宙中,是一片比我们所知的要更深更广更柔软光滑的黑暗,仿佛象征着时间的无穷无尽。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时间问题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因为时间性与人的存在意义是相互关联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暗合了“时间之旅”的片名。海德格尔说现在是“纯粹的、无始无终的现在序列”,所以如前面所述,4:3“渣”画质的人类现在的矛盾、和谐都是并列出现并且没有排列逻辑的;过去是“曾经存在但已经不在的现在”,对应到电影里是恐龙的破壳而出与原始人的生存与繁衍;未来是“尚未存在但终将到来的现在”,将来永远遥遥无期,宇宙天体的不断运动与母亲子宫胚胎的形成剪切在一起,也许对应了海德格尔所言:“将来就是让自身来到自身中的那个‘来’。保持住别具一格的可能性,而在这种可能性中让自身来到自身,这就是将来的源始现象”。意即时间上的“将来”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由于人类当下生存状态的不断出现,加上影片如“这是个什么世界?受尽折磨的公牛、遭到遗弃的小孩、淌血的伤口、苍老的妇人”、“我们是不是被骗了,自然充满了灵魂、希翼、梦想,而我们却一无所知”、“母亲,你会抛弃我吗?有忘记自己的孩子的母亲吗?”这样的旁白,都反复印证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人类被抛性的论述。他认为,因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可知,人们被抛入这个世界始终生活在无法穿透的遮蔽之中,人类的生活被谜笼罩,这种被抛的境况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在[时间之旅]的末尾,一组婚礼、拥抱、爱抚的人类生活写照真实地展现在面前,它不同于前面出现的杀戮、冲突,这里展现出的是人类之间的爱,也许这就是解决被抛性的办法。
影片的哲学化注定会制约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过从哲学理论、象征意义、电影语言方面去解读它,或许反而会成为限制欣赏它的枷锁。那么IMAX版[时间之旅]也许告诉我们的是观看泰伦斯·马力克电影的另一种方式:身心放松,静静地体验吧!
本文刊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务必说明

时间之旅Voyage of Time(2016)

又名:时间之旅:生命旅程 / 时间之旅:IMAX神奇体验 / Voyage of Time: Life's Journey / Voyage of Time: The IMAX Experience

上映日期:2016-09-07(威尼斯电影节) / 2016-10-07(美国)片长:90分钟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Terrence Malick编剧:泰伦斯·马力克 Terrence Ma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