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巴塞电影
6月8日上映的印度电影《厕所英雄》用一场真爱掀起的“厕所革命”,折射反应了印度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但是相对于来自男权、宗教的压迫,女性将自身作为男性附庸,把顺从、隐忍、讨好男权作为本分的麻木,则更加令人痛心。



《厕所英雄》中,贾耶和凯沙夫携手作战,以“厕所问题”为突破口向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最终帮印度6亿女性争取到了改善生活现状的机会。
与贾耶相比,这部电影中的三位女性却远不如她幸运。
2017年5月,由德国和奥地利联合拍摄制作的《德黑兰禁忌》在戛纳电影节公映,讲述了3位伊朗女性在生活的沼泽中挣扎求生的暗黑命运。




伊朗女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从头到脚都裹在深色的头巾和长袍下,只露出眼睛和一双手。信奉穆斯林的伊朗人认为,女人的长相不能被人看到,穿长袍佩戴头巾已经被列入法典。
《德黑兰禁忌》中,开篇就说“全能的神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创造了女人的鼻子,使其完美搭配头巾的佩戴”,这种满是讽刺叙述事实的表现方式,正是这部电影的基调所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德黑兰似乎总跟“阴影”、“压迫”联系在一起。政教合一的伊朗用种种极端的形式来维护伊斯兰的纯洁,女性长年生活在束缚、压迫之中。
《德黑兰禁忌》便是3个女人的“逃亡之路”。
导演在角色设定上,选择了未婚、已婚、将离婚三个不同身份的女性,以点带面,呈现了德黑兰女性的现实状况。
未婚女子冬娅在夜总会与不得志的音乐人巴巴克一夜意乱情迷后,失去了“处子”之身。冬娅告诉巴巴克,自己几天后将举行婚礼,如果事情暴露,两个人都可能会被施以绞刑。






但是在公立医院做处女膜修复手术,不仅费用高达60万图曼(注:图曼不是伊朗官方货币,只是生活中一种通用的计算单位,一图曼=10里亚尔),最重要的是需要法医鉴定、女方父母的签字。
“官方”的路走不通只能走黑市,他们先是找到了一种“人造处女膜”,并用“中国造”黑了中国一把。但是因为这种产品没办法解决“落红”问题,冬娅和巴巴克经人介绍找到了一家据说“技艺精湛”的黑诊所,却又被300万里亚尔的手术费难住了。
已婚少妇萨拉确诊怀孕,婆婆欣喜非常,她却闷闷不乐。



受过高等教育的萨拉不想被困在家庭中,被生儿育女、操持家务支配一生。她想要出去工作,用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经过面试,萨拉被顺利录取,却被告知必须拿到丈夫的签字,否则就不能正式入职。



派莉是一位单身母亲,两年前丈夫入狱后她提出离婚,因为拿不到丈夫的签字,18个月内她在监狱和法院之间来回奔波无数次,都被法官以“文件不全”拒绝。



派莉带着一个不会说话幼子,因生活所迫做起了“皮肉”生意。






她出场的时候显然已经是“行业熟手”,连儿子都已经习以为常,派莉在副驾驶为客户工作,儿子就在汽车后座嚼着口香糖。
冬娅、萨拉、派莉都在“逃”。
冬娅想要逃离的是这个国家,所以她称自己是处女,想通过人贩子的渠道去迪拜。与巴巴克的一夜狂欢,或许只是她设下的“局”,没钱没依靠,只能“讹”一个处女膜修复手术,最终却幻梦一场,依旧被困在原地。



萨拉想要逃离的是看似夫妻恩爱、婆媳和睦,实则连吃饭时先上哪道菜都无法做主的家庭。为此她不惜两次堕胎,但一个酒醉后的电话,便将她的人生彻底击碎,梦想的翅膀无法让她自由飞翔,反而让她重重坠地,跌得粉身碎骨。



派莉想要逃离的是已经腐烂的曾经。照片中的“幸福”是连儿子都不想面对的假象,“吸了毒磕了药才会笑、才会吻你,把你牙齿打掉就是一切正常”才是事实。



三个女人中,最单纯的显然是萨拉,她还相信丈夫的“爱”,相信世界上有好男人,最后将她逼到绝境的,恰恰是她曾经相信的。
派莉则看得最透,她说“世界上有两种男人不能相信,第一种和第二种,不过两种没有区别”。
冬娅介于萨拉和派莉之间,她将希望寄予“没有爱情,但或许会为了自保承担责任”,但是事实证明,这也是妄想。



司汤达曾经用“红与黑”构建了一个“梦想与现实”的悲剧世界,《德黑兰禁忌》中也是两种色彩的对比。
海报“红与黑”、“开放与守旧”的对比,就像是影片中的男人和女人。
派莉、冬娅和萨拉虽然身份不同,各有烦恼,却彼此相扶。在这个96分钟的暗黑世界中,真正怜惜、同情女人的只有女人。



电影中的男人有的只是道貌岸然和卑劣无耻两种面孔。
出租车司机一边让派莉为自己服务,一边因为女儿和恋人牵手而暴跳如雷。



代表法律的法官以为派莉在离婚申请上签字为由,要挟她做自己的情妇,并且大玩SM。










萨拉的“好丈夫”背着她去召妓,却因为一个电话就能将怀孕的妻子赶出家门。




她的公公看电视上的艳舞看得眉飞色舞,在有人进来的瞬间切换成新闻。




学生宿舍上明令禁止不允许女人入内,巴巴克的同学却屡屡违禁将女人带进去寻欢作乐。







监狱的狱警跟毒贩是熟人,被强奸的女人只能跟强奸犯结婚或者被监禁……
原来,所谓的“禁令法典”只有对女人才有用,道德法律在男人这里都是形同虚无。
派莉那个不会说话的儿子,在影片中大多时候是一个旁观者的姿态。




他看到过父亲的暴力、看到过母亲的不堪、看到过萨拉的绝望、看到过老头儿的猥琐、看到过老太太的残忍,也看到过同龄人偷窥女人打手枪的场面。




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将套子灌满水,然后从楼顶扔下去,听楼下被水袋砸中的人怒吼“狗娘养的”!
还有什么比“装满的套子”更能形象隐喻男人及他们的欲望的吗?
男权社会,就是无数男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用法律、宗教冠冕堂皇做借口构建的利我空间,看是为了维护“纯洁、传统”,实则腐臭难闻,只配一句“狗娘养的”。







但是,这个孩子将来会如何?
影片中,他已经学会了下流手势,学会了无视母亲的受辱,学会了微笑看着同龄人偷窥……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中,将来他或许会变得跟他见过的每个男人都一样。







也可能,会像懦弱、自私的巴巴克一样逃出德黑兰。
无论是哪一种,他的将来都还有“希望”都不会“差”,只有像冬娅、派莉、萨拉这样的女人,即使再努力再挣扎,最好的结局就是原地踏步,最坏的,便是万劫不复。
《德黑兰禁忌》中的“禁忌”,就是“女人为自己争取权力”吧,哪怕是最基本的尊重。




因为无法采用真人外景拍摄,《德黑兰禁忌》是在绿幕前拍摄再后期转动画。它采用的动画效果很像美图软件中的“水粉效果”,多阴影却两色分明。
一如电影中展现出来的那个世界。
出生于伊朗,并经历过伊朗大革命的导演阿里
.
苏赞德还兼任影片编剧,他就是一个“逃”出德黑兰的男人。



曾经有过的真实经历,让他影片中展现出来的“德黑兰”细致、真实而残酷。影片在烂番茄有95%
的新鲜度,这即是对电影的认可,但是不是同时也说明,“禁忌”并不止在德黑兰存在呢?
细思极恐,满心寒凉!

德黑兰禁忌Tehran Taboo(2017)

又名:德黑兰禁忌玫瑰(港/台) / Téhéran Tabou

上映日期:2017-05-20(戛纳电影节) / 2017-11-16(德国)片长:96分钟

主演:法拉德·阿巴丁尼贾德 / 贾斯米娜·阿里 / 罗齐塔·阿萨多拉希 / 阿利雷扎·贝拉姆 / 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 / 希尔·艾罗格路 / 

导演:阿里·苏赞德 / 编剧:格里特·基恩斯伦 Grit Kienzlen/阿里·苏赞德 Ali Soozandeh

德黑兰禁忌相关影评

caye
Yor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