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的良人为一棵凤仙花,
在隐基底葡萄园中。
我的佳偶,你甚美丽!你甚美丽!
你的眼好像鸽子眼。
我的良人哪,你甚美丽可爱!
我们以青草为床榻,
以香柏树为房屋的栋梁,
以松树为椽子。
——《圣经》雅歌 1:15-17
借用经文上的一段歌词(由犹太人智慧之王所罗门所著)开启今天的影评环节,让我们一起进入这部集宗教、爱情、自由于一体的文艺影片。

美国电影《Disobedience》(违命)
作品类型:剧情
主要演员:Rachel Weisz(饰演Ronit)、Rachel McAdams(饰演Esti)
故事概述:讲述两名犹太教后裔的同性之恋
上映时间:2018年4月27日在美国上映

这两年,在各大电影节上风光无限的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举“女权”(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独立);另一类是“同性恋爱”(Gay+Lesbian)。两者势均力敌、难分伯仲。不过放眼望去,同类作品扎推出现,真正拿得出手的却是寥寥无几(《Love,Simon》,算是其中之翘楚)。大部分影片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其型、而无其实”,纯粹的跟风之作。不过放宽心,今日引荐的并非“烂片”,而是“有料”的精品。
书归正传,进入影片详解。(内容有些多,少安毋躁)
主题的隐射
Disobedience(违命),这个片名包含了多重涵义,值得观众认真思考。
a,宗教意义上
故事中的人物都有同一信仰——犹太教。与基督教、天主教一样,犹太教徒同样信靠独一真神耶和华,但是他们的教义更严苛、保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看《摩西十诫》)。在神信仰的宗教中,同性恋是不被接受的(这与思想开放或是保守无关),并且被视为了一种罪(罪的工价乃是死)。剧中,Ronit与Esti同时违背了教义,沉溺于“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不能自拔,难以自控。

b,婚姻意义上
已婚的Esti违背了婚姻的誓约,爱上了同性恋人Ronit。这个行为不仅伤害了自己的爱人Dovid,也让她自身遭到了旁人的非议。
c,情感意义上

①Esti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嫁给了Dovid。这不是嫁给爱情,而是嫁给“约束”。
②Ronit违背了友情的誓言,陷入了爱河,与Esti同榻而眠。
故事思考点
影片中的不少场景,令人动容,让人难忘,这些情节中隐藏了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

a,插曲(The cure——love song)
仔细看片的朋友,绝对不会错过这首歌,导演将这首曲目放在影片中意义非凡。此话怎讲?
首先,这首歌选自于The cure乐队,中文直译就是“治愈乐队”,这部片子的主基调之一就是“治愈”(父女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
其次,此曲名《love song》,即:爱之歌。看罢全片,这份“爱”(Dovid对于Esti的爱恋,Esti对于未出世孩子的关爱,Ronit对于“自由”的爱慕),你们是不是体会到了?
b,纹身(暗指“挣脱约束”)

影片开场时,有一个场景——Ronit在帮纹身大爷拍照,调侃说“身上纹了耶稣基督”。这个画面很有意思。怎样理解?
耶稣是基督教的象征,“纹了耶稣基督”那就暗指大爷是有信仰的,可是,根据教义,纹身是不允许的,这个矛盾对立面的出现拓宽了故事的关注点(不单单是同性恋这么简单)。

c,金句(圣经话语)

由于本作与犹太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旧约》中相关经句出现频率不低。如:摩西的戒律、所罗门的智慧语言、亚伯拉罕的誓约...这些文字、语言的出现,不是“宣教”,而是突出对立点,即:教义与自由之间的博弈。
d,心之所在
影片中,Ronit不止一次向亲戚、朋友提及自己对于父亲的爱,这是亲情,血溶于水。可是她父亲直到最后似乎都没有原谅她的意思,在下确信Rav是爱着Ronit,但他是拉比(在犹太人有着特殊地位、特别学识的人才能称之为“拉比”,也可以称之为“先生”、“老师”),怎能容忍女儿的同性倾向?身为教会的领袖,不能妥协,只能与女儿划清界限。
e,自由的气息

影片最后出现了三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转折。
①Dovid接受了“Esti与Ronit同性相爱”的事实
②Esti选择了留下,与Dovid一起抚养未来的孩子
③Ronit选择了离开,回到纽约继续自己的生活
三个片段,从三个不同的视角,传递着同一个信息,那就是“让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让人们可以获得选择自由”。

劣质的剪辑
优质的画面感、压抑的情绪传递、完美的人物塑造、极具深度的内涵,这部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做得很不错,唯有一点,那就是“后期的剪辑”令人大失所望。许多场景的切换,很生硬、很业余(过度跳跃,剧情接不上),少数几处,就像在放幻灯片,分分钟出戏,如此蹩脚的剪辑水准让作品的可看度下降了不少,很可惜。
疯狂的演绎
双核,强劲动力,但续航能力一般
从表面上看,剧中两个Rachel互彪演技,但这仅限于各玩各得的时期,一旦进入对手戏模式,就成了“尬聊”(演得过于戏剧化、不自然),默契值迅速减弱。尤其是处理某些亲密动作的时候,这个演技就崩了,此时,除了香艳的裸体,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呢?所以,平心而论,这两名演员只适合单干,走在一起,绝非上上之策。
极具张力的镜头语言
严肃+庄重、轻佻+迷离
魅力十足的镜头语言,为作品增色不少。导演运用两种不同格调画面相互切换的手法,加深了影片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举个例子,涉及到宗教方面,画面(长镜头)呈现出肃穆之感,观众立刻肃然起敬;进入两情相悦桥段,画面(特写)缠绵诱人,观众随即垂涎欲滴。这就是镜头语言赋予剧情的特殊加成,值得褒奖。
观影之重点

宗教⇄自由、宗教⇄爱情、爱情⇄自由
不少人认为宗教限制了人的自由、局限了人的行为模式,恕我直言,此言差矣。因为正确的信仰能够给人以“真自由”,正如《约翰福音》8:31所著: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由此可见,宗教的本意不是“施加禁锢”,而是“给予自由”,当然这个“自由”不是让人忘乎所以、随心所欲,而是在真理的引导下,享受身心灵自由。
聊了“宗教与自由”之后,再来谈一谈“宗教与爱情”。两情相悦、比翼双飞,男女之间的爱情,莫过于此。就宗教本身而言,男女结合本是天作之合,理应受到祝福。至于同性爱情/婚姻,三大宗教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因为这是“罪”,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同性恋,甚至在某些国家、地区,同性婚姻已经合法化,尽管如此,同性恋仍然被宗教人士所唾弃。(这个话题不拓展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看一看“爱情与自由”。谈到这一点,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响彻心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高于爱情与生命,这个观点在今日看来似乎略有偏颇,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失了生命何谈自由?对于这点“歧义”,无需过多追究,我们只关注“爱情”、“自由”,两者的关联与取舍。从古至今,“自由”永远高于“爱情”,这个不容置疑,虽然人们常说“嫁给爱情”,但设想一下,如果这个“爱情”限制了男女双方的自由,那么这个“爱情”从何谈起?记住:爱一个人,就要给他/她充分的自由。失去“自由”的爱情没有任何的价值,更不可能长久保鲜。
终于写完,可以补一觉了。
编剧★★★★☆(故事的逻辑性、思想性、层次感都不错,尤其是将宗教、同性爱情、自由结合在一起,不落俗套)
导演★★★★☆(自编自导成了主打流行元素,玩好了,赞誉加成;演砸了,一地鸡毛)
演员★★★☆☆(各自为战的时候,绝对五星;合在一起,出演对手戏,那就差了不少)
剧情★★★☆☆(故事堪称完美,但是剪辑昏招频出,好端端的剧情被切割地散乱无序)
视效★★★★☆(色调的处理、镜头的运用,上乘,压抑情绪的传递有些过)
音效★★★★☆(点到即止,恰到好处)
推荐度★★★★☆(思想性极高的作品,值得推荐给每一位电影爱好者)

违命Disobedience(2017)

又名:叛逆性百合(港) / 离经叛爱(台)

上映日期:2017-09-10(多伦多电影节) / 2018-04-27(美国)片长:114分钟

主演:瑞秋·麦克亚当斯 / 蕾切尔·薇兹 /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 / 安东·莱瑟 / 尼古拉斯·伍德森 / 阿兰·柯德勒 / 拉斯科·阿特金斯 / 伯娜丝·斯戴杰斯 / 索菲亚·布朗 / Cara Horgan / Bernardo Santos / Rene Costa / Adam Lazarus / 多米尼克·阿普尔怀特 / 阿丽科西丝·泽格曼 / 

导演: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 编剧: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Sebastián Lelio/丽贝卡·伦科维茨 Rebecca Lenkiewicz/Naomi Alderman

违命相关影评

人心.
kelei
ke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