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妻的歌]容易令人联想到去年的两部电影,一部是在欧美颁奖季风光无限的[爱],一部是达斯汀•霍夫曼的导演处女作[四重唱],三部电影都把镜头对准老人,讲述人生旅途最后几站的悲喜与释然。[爱]全片在逼仄的空间近乎记录式地展示生命凋零的过程,[四重唱]则以老年人群像表现音乐对人生的宽慰。[献给爱妻的歌]像是前两个故事的综合,只是去除了大多尖锐的成分,剩下略显满溢的温情。
他和她和他们
他叫亚瑟,是一个个性古怪的老头,又自我又固执。她叫玛丽昂,身患癌症,生命所剩无几,但是坚强乐观。他和她携手走过大半生,他耐心照顾患病的她,大多数时候并不开心。她加入了一个老年合唱团,和朋友们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他和她的个性像是两个极端。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即是亚瑟在镜子前审视自我,似乎在暗示这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果然,他不顾年轻的音乐指挥伊丽莎白的屡次提醒,依然在音乐排练中心外吸烟;为了参加每周例行的老友聚会,他会毫无预兆的出现在儿子面前,命令他接送母亲去排练中心;当合唱团的一群老友在窗外为病重的玛丽昂加油打气,他会咆哮着让他们滚开。玛丽昂则相反,她第一次出现即是置身合唱团之中,满脸欢欣地和队友们合唱。在音乐和友情的包围下,她感到愉悦,甚至忘了病痛。当亚瑟对她的朋友出言不逊,她会赌气不和他说一句话,直到他答应让她回到朋友们身边,并向他们道歉。
所以他们常常不理解,这样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为什么玛丽昂会全心全意的爱着亚瑟。影片的一个情感高潮,即是玛丽昂在公园面对众人为亚瑟献唱了一曲,歌曲选得很棒:美国女歌手Cyndi Lauper的《True Colours》,歌词唱到:“我看见你真实的色彩,难掩光芒,我看见你真实的色彩,那是我爱你的原因,别害怕展现出来,你真实的色彩,绚烂如彩虹。”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被歌曲传达的情感打动,亚瑟听罢却一个人躲在角落抽烟。音乐指挥伊丽莎白甚至厉声质问他,为什么不去给妻子鼓励。
其实一段感情中,有些事情外人永远难以看穿,即使看似是一个毫不值得的人,也有人愿意为他/她“低到尘埃里”。事实上,在亚瑟和玛丽昂的单独相处中,亚瑟显示出了只有玛丽昂才能理解的温情,他们太过了解彼此,亚瑟的每一次沉默、每一次暴躁,玛丽昂都能捕捉到潜台词,他爱她,只是不擅长表达,他常常生气,多数是因为关心她。所以当她献唱完毕,来到他身边。他问:“你不想和你的朋友们呆在一起吗?”她回答:“不,我只想和你一起回家,在沙发上坐坐。”
承受和享受
影片微妙地展现了亚瑟和玛丽昂关系的变化。影片的前半部分,作为丈夫和健康的一方,亚瑟承担了照顾妻子的重担,他要负责妻子的起居和饮食,每日接送她去合唱团,还要提防她随时可能出现的病痛。他是男人,还拥有健康,在这段关系中,他显然是强势的。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他可以控制的事情越来越少,他本来就不多的安全感一片一片瓦解。他不能控制妻子病情的恶化,不能阻止妻子参加合唱团,他无法和妻子的朋友融洽地相处,也表达不出对儿子的爱。总是玛丽昂说出他说不出口的话,提醒他有些爱与道歉是需要表达的,她总是微笑,对朋友、对家人、对生命。因此在这段关系中,她是更加成熟的一个,她要时刻安抚丈夫的不安,她是丈夫情感上的依靠。影片中有一场戏,直观的表现了两人关系的变化。玛丽昂在公园演唱完之后,和亚瑟回家坐在沙发上,亚瑟说看见她在演唱时非常的快乐,而他已经很久没有让她这么快乐了,他感到自责,甚至恳求她别离开他。镜头切至他们的背影,他无助地靠在妻子的肩膀上,像个孩子般。
影片的中段,妻子离世,亚瑟失去了情感上的依靠,剧情就开始转向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不善与人相处、时常感到不开心的老人如何面对一个人的时光。他要学会和自己相处,还要处理好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最开始,他本能地封闭自我,将所有人拒之门外。他决定暂时不再和儿子见面,每天去妻子的墓碑前告诉她今天自己做了什么。或许这就是他曾经认为的生命本质,孤单的来,最后孤单的走。可是人生毕竟那么长,我们会遇见很多的人,交汇之中发生很多的事,一点一点的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对亚瑟而言,玛丽昂就是那个影响他最深的人,即使她离开了人世,却依然牵引着亚瑟的脚步。他开始时不时地躲在那个音乐排练中心的窗外,聆听熟悉的歌声。最初可能是为了在玛丽昂过去常待的地方,感受她存在过的气息。他会发现,玛丽昂确实没有消失,老朋友们还在写着赞美她的诗句,赞美她给他们带来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如果说她能给朋友们带来勇气,又怎么会对自己的丈夫吝啬?
借着从玛丽昂那里得来的勇气,亚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他加入了老年合唱团,跟大家一起随着音乐节奏摇摆,他还开始主动改善和儿子詹姆斯的关系。他其实一直爱着他,只是从来没有表达。儿子不像玛丽昂那样,不需要说话也能明白亚瑟的心思,或者他一直明白,只是也拒绝表达,两个男人用冷战的方式将爱冷藏了起来。在一次亚瑟对詹姆斯大发雷霆之后,詹姆斯的女儿问爸爸:“他生你气了吗?”詹姆斯回答:“没有,他只是生气。”他是明白的,父亲的愤怒并非针对他,而是针对无力改变的生活。
亚瑟做着过去的自己拒绝尝试,但可能是玛丽昂一直希望他做的种种,最后借由音乐发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承受生命的缺失,享受生命的赐予。
过剩的温情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钱钟书的离世,带给她无尽的长梦。“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在旁人看来,是离别无尽的痛苦。哈内克的[爱]将女主人的衰老记录式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衰老的皮肤、消逝的记忆,让人不忍直视。死别是残忍的。
从这个层面上看[献给爱妻的歌],影片实际上回避了尖锐的部分,而一直强调爱与温情。尤其是影片的前半部分,玛丽昂的疾病并未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导演刻意回避了这个部分,而是强调亚瑟对玛丽昂的关怀,以及玛丽昂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她也一直保持着美丽优雅的姿态。或许这就是导演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的初衷:“本质上这是关于一名老人和关于改变的电影。如何能够让一个固执地坚持自己但同时内心又极度不快乐的人找到一种改变自己的方式?这就是我想要讲述的故事。”影片想要以改变为中心,而不是离别。只是这就让影片的剧情有些流于俗套,在每个情节点上我们都能猜中剧情的走向。
既然影片要以改变为中心,亚瑟就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如何表现一个个性古怪、内心不快乐的老头,逐渐敞开心扉,改变自我,这对演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伦斯•斯坦普这一次使用了相对内敛的表演方式,他的表情严肃,常常不苟言笑,也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但依然看得出表演的层次,对妻子的温柔关爱、对儿子的不苟言笑、对孙女的宠爱,以及对合唱团成员从不屑到和谐相处。很难想到这就是曾经在[沙漠妖姬]中风情无限的变性人。正因为特伦斯•斯坦普和其它主演的表演,让这部电影没有成为贩卖温情的廉价品。
导演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拍摄恐怖片出身,首次挑战温情小品,算是交足了功课。

发表于《看电影 午夜场》2013

献给爱妻的歌Unfinished Song(2012)

又名:为老婆唱首歌(台) / 让歌声挽救人生 / 玛丽昂之歌 / The Choir / Song for Marion

上映日期:2012-09-15(多伦多电影节) / 2013-02-22(英国)片长:93分钟

主演:杰玛·阿特登 Gemma Arterton/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Christopher Eccleston/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特伦斯·斯坦普 Terence Stamp/安妮·雷德 Anne Reid

导演: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 Paul Andrew Williams编剧:保罗·安德鲁·威廉姆斯 Paul Andrew Willi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