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杂志上看到里面一段话,念念不忘,马着好久,终于把它看了。
本来是想写个短评的,但越写越多,字数不够,但是又不想删减,就变成长评了。只是给自己看的,有感随发。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形容,北欧灰色的自由。的确是。不知道能不能说是父母的(溺)爱最终让男主变成如今这样。影片中男主的父母多次出现,从身边朋友的谈论和男主自己的心理描写。对男主的这大段话有奇妙的感觉,一个字一个字打下来了。
“他教我骑车,划船,如何超速20%而不疲累,50骑到60,90骑到108。她用英语讲大人的事,她教我永远要用牙线,要把东西摆回原位。”
“他们讨厌保守主义,但过了很多年才买了录像机。他们两个都是奥斯陆人,记得那些我们经过的地方。”
“他有点耳背,还要坚持听荒谬剧,‘你觉得哪个最好’,‘你绝对要吃生蚝’。他们认为知性上的成就,要优于运动上的成功。他们同情要保护个人隐私的名人。”
“他们让我成为挑剔的读者,修辞太弱的就报以轻视,但我带谁回家他们都热情招待。”
“他们从不错过晚间新闻,他做了个测验,骄傲地告诉我们,他有艺术家性格。他说凡重视军旅经验的人都很笨。”
“她对吸毒持宽容的态度。他希望禁止在公园里烤肉。民主是最佳选项。她觉得碧姬芭铎应该去帮助别人,而非动物。”
“他们尊重我的隐私,也许太尊重了。他们教导我宗教是虚弱的,我不知道我是否同意。他们从没教过我烹饪或建立一段感情,但他们看起来很快乐。他们从没告诉我友谊是怎么消失的,直到朋友形同陌路,徒留名字。他们容许我对食物挑剔。”
“她说我可以照我想做的,自己决定想当什么人,想爱谁,想住哪。他们会永远帮助我。他们对姊妹比对我严厉。”
如果没有这放纵的自由,如果男主的父母不是卖掉房子而是多陪陪男主,结局会不会不同。
开头男主准备跳河却又回来穿衣服,我以为是他放弃了这个念头,哪知只是为了多带几块石头好沉下去。慢慢平息的气泡让人心悸,最后终于从水里钻出来的男主,我多希望他能如被打破平静的水面一般爆发,找赎自己。然而男主的朋友,亲人,都不能给予他实质性的帮助。他在面对着和前女友发生过关系的那个男人,面对那些话,我在想他什么时候会掀翻桌子打一架,哪知最后他也没有发火,还似乎很有礼貌地道了歉。如果不是在这之前他就买了毒品的话,我会认为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了,他之前是发了火的,在应聘时说出自己吸毒的那段历史,亲自揭开伤疤,把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
其实到了影片的后半部分,故事走向差不多很明了。最后的那个女生看着很温柔,可是男主也没有被她拯救。女生骑着自行车,男主坐在后座,夜风温柔,很美好。男主带着她去奥斯陆的景点,带她去游泳池,但都只是在旁边看着,格格不入,仿佛已经是超脱于肉体,用上帝视角在审视这世界了。因为男主最后在游泳池边的表情变化,我愿意多加一颗星。
我宁愿相信他最后是死去了,如他开始时向朋友说的那样,吸毒过量,而不是自杀。因为如果是吸毒过量而去世的话,他父母会相信的。
那是奥斯陆的8月31日,漫长,沉闷,没有希望,不见天日。可是,他也是想如在餐厅遇见的那个女生一般,“每天过着有用的日子,被人爱着”的吧。
不知道为什么,看的时候想起了《海边的曼彻斯特》。

奥斯陆,8月31日Oslo, 31. august(2011)

又名: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奥斯陆(台) / 奥斯陆,八月末尾 / 八月末的奥斯陆 / 奥斯陆,八月未央 / Oslo, August 31st

上映日期:2011-08-31(挪威)片长:95分钟

主演:安德斯·丹尼尔森·李 / 玛琳·克雷平 / Aksel Thanke / 汉斯·奥拉夫·布雷内 / 英格丽德·奥拉瓦 / Øystein Røger / 贝特·莫斯特拉姆 / Kjærsti Odden Skjeldal / Petter Width Kristiansen / Emil Lund / Johanne Kjellevik Ledang / 雷娜特·赖因斯夫 / Andreas Braaten / Anders Borchgrevink / Lennart Anker / 艾瑟琳·斯黛洛 / 埃斯基尔·沃格特 / 

导演:约阿希姆·提尔 / 编剧:约阿希姆·提尔 Joachim Trier/埃斯基尔·沃格特 Eskil Vogt/Pierre Drieu La Rochelle

奥斯陆,8月31日相关影评

JNA
JNA • 醉海
Papr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