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罗马尼亚新电影,克里斯蒂安•蒙吉首当其冲,当年在一众大师里“爆冷”夺得金棕榈,依旧笑容可掬的娃娃脸上,如今多了些沧桑和老练。《毕业会考》的这尊戛纳最佳导演奖,名至实归,逻辑上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情绪上又留有余味,虽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但在蒙吉精心的编排下,呈现出丰满的张力和悬念,拷问的是成人世界的道德体系。

为了让遭受意外的女儿通过毕业考试,顺利前往英国留学,身为医生的父亲使出了浑身解数...《毕业会考》聚焦的只是一个家庭的几天,却揭开了整个社会的下水道井盖。表面上富足美满的中产阶级,内部实际已千疮百孔了,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罗密欧,在关键时刻遭受的压力,足以把他一步步压垮。除了外部的压力,他的精神世界也面临摧残,价值观的撕裂,用不公平的方式追求目标,违背了教育子女的原则(导演用家长的争吵巧妙暗示)。虽然父亲口口声声是为女儿着想,可内心有何尝不在翻滚纠结,这不过是妄图逃脱处罚的借口罢了。当被扭曲的父亲快要顶不住压力了,倒在崩溃的边缘时,才终于获得了解脱——还是女儿的“拯救”。反转的结局来得太快,那个所托的熟人,涉贪官员的意外去世,倒与《我不是潘金莲》颇为相似,借用马市长的话来说,“事情是以不解决而解决的”,营造出了一种劫后余生,峰回路转的黑色幽默效果。

因为矛盾丛生,《毕业会考》中充斥着大量的对话、争论和辩解,千言万语其实都围绕于一个词:诚实。在罗密欧对女儿的教育里,尊重规则的诚实,是从小必备的美德,他把伊莱扎培养成材,准备送到英国深造,这份自豪,是一个父亲辛苦付出十几年后应得的精神回报。然而在最需要考验的时刻,他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教育原则,鼓励(甚至可以说是教唆)女儿放弃诚实,用试卷作弊来获得成绩,背离了尊严和廉耻。

影片中有几处细节可见,罗密欧与伊莱扎这对父女的感情是深厚的,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和一个报考心理学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之间的沟通并非限于隔代的粗暴——当伊莱扎受袭击后躲在房间里哭泣时,父亲敏锐的发现并给予了拥抱。更何况他为了抓住凶手,保证女儿通过毕业考,动员了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名誉和职业生涯,走后门、舞弊、利益交换,为了填自家的坑,反而挖开了更多的路面。那些牵涉出的警官、校长、官员和检察官,一个个都被挖了出来,如果说罗密欧是手术刀,那蒙吉才是执刀的医生,冷静且精准。相比之下,母亲与女儿,与丈夫的交流并不舒畅,她更像是个孤独的受害者,存在的意义只在于替阐述另一种生活态度,保守消极,循规蹈矩,一如大部分无权无势的普通人。

罗密欧医生的中年危机也颇具代表性,他的婚姻已然分崩离析,只待女儿一走就和妻子分居,因为外面早有了小三。这段婚外情并不省心,正是罗密欧贪图与情人相会,早早放女儿下车,才间接导致了受袭事件。这让身为父亲的罗密欧尤为自责,可以说之后的种种努力,都是他在竭力“赎罪”,求解脱而不能。而情人就是女儿学校的老师,单身母亲带着孩子的她,也急需罗密欧的陪伴和帮助,这个女性从另一面强调了罗密欧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他从一个家庭中逃出来,最终还是要回到另一个家庭角色之中,导演为他准备了一连串的“随机测验”,每一个选择题必有反馈,难以逃避。

站在诚实对面的是谎言。剧情越往后发展,我们就越来越发现许多人说的并非实话,譬如男友其实目睹了袭击,但他隐瞒了自己曾经报警的意图,这或许是公众漠视的缩影,一种对于怯懦的普遍掩饰。影片也没有解决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到底是谁袭击了伊莱扎? 她在警察局没有指认嫌犯,这直接导致罪犯就像《杀人回忆》的结局那样,淹没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面孔之下。可不甘心的父亲却自作主张,悄悄跟踪了其中一人,在此处蒙吉使用了全片中唯一的长镜头,父亲像个菜鸟猎人般去追踪对方,却把自己暴露在了旷野之中,更显出未知的恐惧。实际上,他自己更像是个猎物,被有形和无形的网罩住,只能躲在草丛中自舔伤口。危机随时随地袭来,一次次的拷打着罗密欧的底线,他“以女之名”的所作所为,同时也在收紧这个束缚自己的网。至于到底是谁砸碎了窗玻璃和车玻璃,影片也没有去寻找答案,或许只是个孩子的恶作剧,但那种打破平静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女儿伊莱扎反倒不是猎物,她甚至可以说是全片中唯一清醒的人,即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也知道如何去推动父母,最后迎接她的,是操场上灿烂的阳光。影片把最乐观的肯定留给了她,即便选择了开放式结局,在成绩未公布前戛然而止,观众也会认同伊莱扎已经长大,通过了人生的考试。从这个角度来看,老爸的教育还是挺成功的。

托关系,走门路的“潜规则”,放眼全世界都有。这与其说是体制的顽疾,不如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有权力的地方就有利益,有人情,趋之若鹜,避之不及。君不见哈佛、斯坦福等美国名校中有多少名额是留给“荣誉子女”;法国部长的公子成绩再差也能进精英学院;朴槿惠若非激起了公愤,媒体倒戈,闺蜜女儿还不是照样进出梨花女大,罗马尼亚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有这样的社会环境,并不稀奇。作为罗马尼亚电影人的旗手,蒙吉不像波兰波宇,普尤等同胞那般锋利,触及到政治、历史和意识形态层面时,他会小心翼翼,点到为止。有时是评论界自作主张,把其作品放在敏感的语态中剖析,“齐奥塞斯库...”云云,反而失去了更悠远的含蓄意境。

罗密欧在对话中曾提到“过去”,但并不凸显导演的个人情绪,怀念或是厌恶,无法改变的事实是,现在的他就属于既得利益阶层,享有受人尊重的地位,拥有丰富的人脉,警督、校长、副市长..动动关系就能搞定会考成绩。如果说《四月三周两天》反映的是压抑的特殊年代,那《毕业会考》则是发生在今时今日的小城故事,最普通的住宅,最常见的学校,没有《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里的那种萧条和破败,与法国、德国的平静小镇无异。医生口口声声说“要送女儿去英国”,这不过是他一个美妙的设想,一个东欧富人的习惯性思维,即便那里治安环境同样糟糕,单身女儿同样有遇袭的危险(这份觉悟还不如老奶奶)。可以说,贯彻电影始终的“出国”信念,其实是罗密欧对生活的逃避,移植到了女儿的身上,套上了“为你好”的外衣,就成了冠冕堂皇的父爱。或许这也是蒙吉一代人的无奈,留在这个国度里,承受着她的变化,在毕业的那个下午,交出一张无愧自己,不忘初心的答卷。

毕业会考Bacalaureat(2016)

又名:毕作亏心事(港) / 毕业风暴(台) / 全家照 / 高考 / Graduation / Family Photos / Recycling Feelings

上映日期:2016-05-19(戛纳电影节) / 2016-05-20(罗马尼亚)片长:128分钟

主演: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Adrian Titieni/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Maria-Victoria Dragus/拉雷什·安德瑞斯 Rares Andrici/莉亚·巴格纳 Lia Bugnar/马利娜·马诺维奇 Malina Manovici/弗拉德·伊凡诺夫 Vlad Ivanov

导演:克里丝蒂安·蒙吉 Cristian Mungiu编剧:克里丝蒂安·蒙吉 Cristian Mungiu

毕业会考相关影评

。
。 • 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