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是张艺谋根据余华小说《活着》改编而成, 1994年完成并获得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演员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
影片走现实主义创作路线,成功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尤其对主人公福贵的性格刻画,深刻鲜明,寓意丰富。张艺谋与夏威夷大学生对话时谈到:每次拿到剧本的时候,我总是习惯地去想未来的电影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造型风格。像这样的东西对我很重要。本片的色彩没有《红高粱》《英雄》里的艳丽绚烂,没有《我的父亲母亲》里章子怡身上的那件红花小棉袄,有的是七十年代的蓝、灰、黑的影像色调。年轻时的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全输光了,爹也被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和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遭国民党抓壮丁,后来又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成了哑巴。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之后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再次降临福贵一家。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结尾的一抹亮色点明了主题,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日子都要继续,用圣经的话说:“明天太阳继续升起。”影片的巨大成功在于剖析人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时期中的悲剧命运,近乎白描似的手法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潮,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反映人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生命意义本身的哲学思考,影片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隐含一种宿命观。福贵的一生,从最初纸醉金迷的嗜赌,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打击,到女儿失聪又意外去世时的悲痛,影片极力表达人物面对命运的绝望、无助和无力。影片恰当运用了转换、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艺术手法,运用特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强调活着就是忍受的主题。葛优也是倾尽全力把一个历尽磨难的福贵演绎的非常到位。福贵有一句很深刻的台词:“千好万好,活着就好”。另外,还有他跟春生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活着不容易,要好好活啊!”,福贵对他儿子的话:“有庆要是听爹的话呀,咱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牛啦!”对生活美好期待,可能就是他能够承受生命如此之重活下来的精神力量吧。那个年代无数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活着,福贵就是中国小人物的典型代表,一个小人物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们,然而他们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未怨天尤人,并且依旧对生活和未来抱有无限愿望。《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撷取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安放在深远的历史背景里去表现,试图诉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

活着(1994)

又名:人生 / Lifetimes / To Live

上映日期:1994-06-30(中国香港) / 1994-05-17(戛纳电影节)片长:132分钟

主演:葛优 You Ge/巩俐 Li Gong/姜武 Wu Jiang/牛犇 Ben Niu/郭涛 Tao Guo/张璐 Lu Zhang/倪大红 Dahong Ni/肖聪 Cong Xiao/董飞 Fei Dong/刘天池 Tianchi Liu/董立范 Lifan Dong/黄宗洛 Zongluo Huang/刘燕瑾 Yanjin Liu/李连义 Lianyi Li/杨同顺 Tongshun Yang

导演:张艺谋 Yimou Zhang编剧:芦苇 Wei Lu/余华 Hua Yu

活着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