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不得已

首先,不得不说电影《南汉山城》在豆瓣中的简介真的是只言片语,不甚了了,如果只是通过阅读简介,基本无法知晓电影所拍摄的历史事件的背景,在李氏朝鲜王朝以及明清交替之时的重要历史地位。
通过一番对电影背景的历史事件——丙子胡乱的基本了解,发现这部电影中的很多内容可以算是相当之具体与真实,但当然由于电影情节设定的有限和对立冲突的戏剧性的要求,也出现了一些与真实历史相左的情节。(所阅读材料大部来自于百度百科,同时少部分内容选取自其它网页来源,具体链接文尾附注)
柿子先捡软的捏——假的部分是,主战派的金尚宪并没有殉节自杀,电影最后为了突出悲剧性色彩,才着重“刻画了”金尚宪以死明志的殉节行为,但在历史中,这是不存在的。(这里百度百科有一个错误,在抬头的人物简介里写有,金尚宪在丙子之乱中驻守江华岛,之后殉节,但是在之后的详细叙述里却并没有这段的描写,且明确写有金尚宪当时也身处于南汉山城之内。所以电影中的两方的争锋对立应是存在的。)另一个不实之处在于,虽然电影表现了仁祖选择投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援军被清军消灭后的失望,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仁祖听闻到江华岛被攻陷的噩耗,因而最终丢失抵抗的信心,因为王世子嫔、两名大君、宫中女眷、大臣家眷等都在江华岛避难,江华岛即失,如果再不投降,李氏王朝的社稷将倾。
真实的部分
朝鲜仁祖, 天启三年(1623年)与西人党金瑬、李贵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仁祖反正),推翻伯父光海君,继承王位,因此当时的朝鲜朝堂之上,仁祖所重用倚靠的是西人党,而电影中的最大对立的两位男主角——金尚宪和崔鸣吉皆出自西人党。但同于仁祖在朝时期,朝鲜曾经发生过李适之乱,导致仁祖对于武将之乱的沉重教训刻苦铭心。(李适之乱是朝鲜王朝五百年间唯一一次以藩镇攻入汉城的叛乱,所以李适自然被钉在了朝鲜王朝的耻辱柱上,被视为天字第一号的逆贼。而李适其人的反叛原因大略是因为初期辅佐仁祖反正、成功发动宫廷政变,后因对所受封赏数量不满,因此觉得反叛,率军攻入汉城,并另立新君,最后失败被诛)
丙子之乱时期的朝鲜朝堂其实分为三派,而不是两派,这一特征在电影中其实也有所明显的描写,即主和派的崔鸣吉(吏判曹书——相当于吏部的最高长官),主战派的金尚宪(礼判曹书),以及骑墙派的金自点(都元帅)。
崔鸣吉(主和派),西人党,其人受到仁祖的非常倚重,主要因由在于:一,崔鸣吉在仁祖反正的政变中,参与了全部的过程,并在事后被封为完城府院君(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国王授予外戚和功臣的一种爵位称号。受封对象为一等功臣和王妃的父亲(即国王的丈人),为正一品,是异姓封君中等级最高者);二、在李适之乱时,崔鸣吉仁祖被任命为总督副使,赴战场前线宣谕圣旨,并亲临督战。三、其后历任弘文馆副提学、司宪府大司宪、刑曹参判等职。其实面对后金、满清的入侵,因为朝堂之上主战派占据绝大多数,因此也导致崔鸣吉这种即是仁祖的心腹,又是合理的主和派的难能可贵。说崔鸣吉是合理的主和派的原因是,他不是骑墙派,在面对强敌之时,他表示“国小力弱,虏势张甚,不如巽辞以缓之”。单在丙子之乱之后,他又撰《移陈都督咨》向原宗主国明朝详细报告“丙子胡乱”之经过,以及朝鲜被迫投降称臣等情况,并阐述了“危机才脱,祸端未已;心在必东,势难自拔”的苦衷。之后又因为清朝要求朝鲜派出军队共击明朝之时,他提出反对意见。因为这两件“暗合明朝”之时,稍后他被羁押在了清朝,陪同同时期被拘押的朝鲜世子。当崔鸣吉去世之时,谥号“文忠”。
金尚宪(主战派),与崔鸣吉一样同样属于西人党,与崔鸣吉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参加仁祖反正这一事件,然后在反正之后,西人党掌权之后,他回到政坛之后,大多数时间身处明朝,任命为朝鲜使臣,并在后金(满清)的第一次入侵朝鲜时——丁卯胡乱,他身处明朝京师(今北京),立刻上书明朝兵部,请求援助朝鲜。在之后归国后,金尚宪向仁祖报告了魏忠贤弄权下明朝腐败的乱象,叹息“观其朝廷,似无讨贼之势”“事无可为矣”,与他同行的书状官金地粹则预判明朝将亡(“人心危惧,大命近止”)(估计这也是仁祖对于明朝的丧失信心的一个原因)。在丙子之乱后,清廷向朝鲜索要主战派的主要大臣,但金尚宪却受到仁祖的庇护,并没有被交给清廷,因而免于一死,并且他在丙子之乱之后的自缢殉节也被其子救下。之后在世子囚禁于清廷之时,他与崔鸣吉都被派到清廷作为人质。而在与崔鸣吉同为人质的时间里,这对死对头并没有势成水火,反而互相以诗文酬唱,表现了相互的谅解与赞赏。在之后被释放回国之后,在仁祖以及之后即位的孝宗两朝,因为清廷的反对,金尚宪一直未得重用,但他去世之后,谥号“文正”。
抛去主和派以及主战派以外,最后的一派不得不提及,即骑墙派,其代表人物以都元帅金自点为主,如果说崔鸣吉的主和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金子点则是不择不扣的积极的投降派。在丙子胡乱时为都元帅,贻误军机,并惨败于兔山,战后被朝鲜仁祖流放珍岛。1640年在仁祖的庇护下复归政界,1643年到1645年三次出使清朝,晋封洛兴府院君,历任右议政、左议政,1646年成为领议政。他掌权时对内勾结仁祖宠姬赵氏(废贵人赵氏),对外则采取亲清态度,引起朝野不满。最后在孝宗即位后,金自点被罢相,旋即流放光阳。后因谋逆被孝宗下旨凌迟处死。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丙子胡乱后的仁祖,清军撤军之时,带走了作为人质的昭显世子、凤林大君(后来的朝鲜孝宗)与约50万朝鲜俘虏回国。力主斥和的弘文馆校理尹集、修撰吴达济及台谏官洪翼汉也被带到盛京处死(这三人隶属于“三司”的类似于御史、言官的职责)。此后朝鲜不仅向清朝称臣纳贡,还被迫出兵帮助清朝攻打明朝(皮岛海战、松锦之战)。仁祖在此后尽可能顺从满清之意,对耻于向满清称臣的大臣则深恶痛绝。他认为所受之辱都是斥和派造成的,直斥斥和派“误国” ,又说:“此辈(斥和派)以国之存亡置之度外,谋占美名,党同伐异,竟使宗国覆没,甚可恶也!” 与之相应的是重用主和派和亲清派,他在丙子胡乱后拜崔鸣吉为领议政,崔鸣吉因私通明朝被清朝抓走后又起用金自点。
仁祖政权的合法性也在两次胡乱后面临严重危机,由于仁祖反正本身的名义就是亲明排金,因此仁祖向满清屈膝自然使人们倍感失望。丙子胡乱后,朝中掀起了辞职和隐退的风潮 [19] ,可见仁祖政权的形象在士林中一落千丈。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自丁卯胡乱后,叛乱阴谋层出不穷。之后仁祖在“杯弓蛇影”之中惶惶度日,最后年五十有五之岁时去世。

说完朝鲜朝堂,说下清朝这边,电影中的那个“朝奸翻译官”是真实存在的。郑命寿,朝鲜通事,满足名古尔马浑。凭借其通世地位,影响着后金(清)与朝鲜的关系,郑命寿是最为突出的一人。
另外电影中,清军中的先锋将军——龙骨大,历史上也却有其人,龙骨大是朝鲜给予的称呼,其真实姓名是英俄尔岱,满洲正白旗人。
参考链接:
朝鲜仁祖——百度百科
崔鸣吉——百度百科
金尚宪——百度百科
金自点——百度百科
李适 (朝鲜王朝将领)——百度百科
府院君——百度百科
朝鲜时代三政丞 六判书是什么官位
朝鲜通事古尔马浑(郑命寿)考
丙子胡乱——百度百科
三学士——百度百科
朝鲜成宗——百度百科(主要有司宪府、司谏院和弘文馆的链接介绍)

之文末随笔

本文起的这个标题,其实是借用村上春树的一本小说的名字,使用的格式类似,略加修改后,觉得用在本文还是蛮合适的。
说道朝鲜,不是今日的北朝,而是明清时期的朝鲜。其实,朝鲜作为一个中国古代王朝的藩属国的时间也不算过于久远,因为在元朝时期,当时统治朝鲜的国家叫做高丽(不是高丽句),而这一国当时是作为元朝的藩属国。当朱元璋自南京北伐将蒙古人从北京赶回蒙古草原之后,当时的藩属国的国王,因为蒙古贵族一直采用联姻的方式拉拢王氏高丽的统治高层,所以当时的国王派出一支军队与明朝作战,以期望将明军击败,但这种不自量力的行径还是有人比较明理的,其中一人就是朝鲜开国的创始人——李成桂,当他率领的高丽军队哗变,然后率军回开京之地(高丽都城,今首尔),推翻了当时的亲元政权之后,建立了李氏王朝。然后他请諘给朱元璋,希望明帝国的皇帝赐国名于立于朝鲜半岛的新国。朱元璋略想便赐国名——朝鲜,以表东方新鲜的朝日之意。至此,李氏朝鲜才算真正成立。而作为明王朝的藩属国,李氏王朝的君臣,若论对明王朝的恭敬之情到底有多深有多真,却不得而知,直至日本将军丰臣秀吉命令日军入侵朝鲜之时。韩国电影鸣梁海战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当明军帮助朝鲜把日本入侵者赶走后,李氏王朝君臣对于明朝的感恩之心才算是达到了顶点,并延续至远至深,这也是明清交替之际,皇太极命令(或率军)两次进攻朝鲜,力求朝鲜臣服与清国(也可能是(后)金国,满语金和清音相似)的原因。但论元朝以前朝鲜半岛的历史,最著名的当属隋唐时期的速次战事,而当时朝鲜半岛的三国——高丽、新罗、百济,所采取的策略也是附大国(中原王朝或是日本,亦或是北边的少数民族)、相攻伐,就好像春秋战国一般,若论与大国的情感有多深厚,却也不得而知。而到了唐末直到元朝以前的历史,朝鲜半岛的历史事件在我们之中,也是鲜有人知,而原因则是,“天朝上国”此时也是自顾不暇,因此对于周边的小小藩属,也不甚关注。这也是另一种文化上的强势与弱势之区别。
但这种藩属国的身份,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的解决,这也是今日的南韩文化,或者是广义下的中日韩,以及南北朝以及被美国傀儡的文化,成为韩国电影中的一大情绪性的主体的原因。同时,这种身份也是一个深深的烙印,印在韩国人的身心中。如何正视自身的文化,又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极为高深莫测的问题。
南汉山城,搜了一下维基百科上的介绍,这座山城从17世纪开始,直到今日亦存在,其中的保留建筑体现了中原大国明清的文化特点,也体现了佛教、基督教的迁移特征。本文的前半部分标题叫做南边之末汉,为何,因为有一种说法认为汉民族的文化早已流失不复存在,古典中国已经亡了,由各个古代王朝的更迭,汉文化一部分又一部分的消亡。若论起点,见仁见智各有说法,而本人认为,开端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由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开始,中原民族开始逐步抛弃自身的长衣大袍,更是一步步的与北方少数名族开始融合。当然,这种变化是十分缓慢的,又是也出现过逆历史性的回光返照,但到了清朝一统中国之后,汉民族的文化可以算是走向了“寿终就寝”,虽然还保留了一点宋朝的文化(当然这些文化的好坏另算),而从民国到今日,当面对外国人之时,或者是韩国日本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且非少数民族的一员,应如何向对方介绍我们的文化时,不免让人唏嘘和惆怅。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讲座,讲座的地点在新加坡,当时的两位嘉宾,其中一位是许知远,当时他说出了一个观点,即我们一直以一种“天朝上国”的思维存于脑中,不屑于去接触外部世界,也不喜欢接受外国文化,同时又以一种自我想当然的方式去定义外部世界,而到了最后,即使身处国外,也会变成一种国中国,城中城的地域特征。而这一特征,韩国也具有强烈的特点,虽然韩国地域狭小,但韩国人却也标榜其自身的文化的强悍,并有一部分韩国人认为他们才是汉文化的最后的保留地,当然一部分日本人也认为日本才是。东亚三国对这一问题一直存在强烈的争论。而正因为韩国的这一“文化上国”式的情绪,导致也会多多少少出现城中城、国中国的地域特点。而又由于对于国家、文化的自身定位的存疑,也会不断的与周边国家进行文化上的争执。尤其是这些年持续进行的去汉子化运动,这种运动本身也是在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记得以前看韩国电影,学到的唯一一句骂人的话就是——王八蛋,韩语里的发音也是王(三声)八(一声)蛋(轻声),着实有意思。)当然文字性的强势与弱势也是自身的身份定义的强烈代表,在汉文化和西方强势的今天,身为朝鲜半岛的一方“小”国,如果靠自身的语言和文字去创造一种强势,其背后的力量和思潮不容忽视。
在南汉山城这部电影中,这种文化上的争执却没有多少体现,反而体现的是一种对于一段历史的较为中肯的对待,尤其是附大国之间的那种取舍,以及对自身安危的挣扎。对于最近这几年的韩国电影的发展,虽然烂片还是有很多,但是几部精品的出世,比如南汉山城(本人认为是),taxi,The Spy Gone North ,还有When the Day Comes,这些电影代表了在今日的韩国,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思想团体,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强烈的文化特征——去探索和进一步的正视自己,并通过电影去寻找自身的价值,还表现了对于北朝南韩关系的一种探寻,以及对某一段时期的历史的揭开面纱,亦或是重新审视,当然也有普及历史的作用。尤其是最近几年,这类电影的不断出现,也表明在韩国,受众也在不断增加。几部电影的出现,不代表这个国家整个电影行业的进步,但却表示了一种新的可能。(笔者自行惭愧,相对于国外电影,国内电影真的看得极少极少。)
记得之前的权游这一美剧,以及原著的冰与火的争论,还有的争论是关于纸牌屋的,即影视作品是应该脸谱化——好人即好人,坏人即坏人,还是应该赤裸裸的表现一个完整的人——伟大的一面,以及自私自利的另一面,方方面面的体现,一个人才能成为完整的人,就好像莎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一样,而不是京剧里的曹操。在韩国电影中,这种完整的人的特征也在几部电影中充分的体现:有小人物的自私与无知,也有小人物对于某些事物的坚持;有大人物的荒谬,也有大人物的无奈、愤懑与无助;有模糊的忠奸之间的界限,也有分不清的善与恶的区别;有渴望权利的冷血残酷,也有背后的那份抱负或是伪善下的一丝良知。当然南汉这部电影里的不足在于,也有明显的脸谱(骑墙),不过那种脸谱化对于电影本身“正反”两派的对立并不冲突,反而更加的突出冲突的翻转。

南汉山城남한산성(2017)

又名:The Fortress

上映日期:2017-10-03(韩国)片长:139分钟

主演:李秉宪 Byeng-hun Lee/金允石 Yoon-suk Kim/朴海日 Hae-il Park/高修 Soo Go/朴熙顺 Hee soon Park/宋永彰 Young-chang Song/赵宇镇 Woo-jin Jo/李大为 David Lee/许成泰 Seong-tae Heo/金範來 Kim Beop-rae/赵雅仁 Jo Ah-in/陈善圭 Seon-kyu Jin/柳顺雄 Soon-woong Yoo/朴智一 Ji-il Park/崔钟律 Jong-ryeol Choi/文昌吉 Moon Chang-gil/金重基 Jung-ki Kim/申基俊 Shin Ki-joon/宋亨秀 Hyeong-soo Song

导演:黄东赫 Dong-hyuk Hwang编剧:黄东赫 Dong-hyuk Hwang/金薰 Kim Hoon

南汉山城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