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希特勒》: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希特勒

在将近二十岁的时候,我懵懵懂懂地看完了《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上、中两册,由于缺乏结尾,我只能看到纳粹帝国的“兴盛”一面,加之作者威廉•夏伊勒笔法客观冷静,因此我对该书模糊的印象,是它成功的勾起了一个无知少年对强势人物、铁血秩序的盲目向往,乃至于崇拜……幸亏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的价值观枯萎于萌芽状态,我开始同意历史书的观点:希特勒之死,是人类的新起点。
因此看电影《刺杀希特勒》就颇有些为我的历史课“填空”的意味:既然希特勒在1945年4月30日的自杀,已经成为青史标注的事件,那么这场由德军军官史陶芬伯格策划的刺杀行动,就注定要失败,但关键是过程,过程会是怎么样的?这构成这部电影的悬念。
希特勒果然是好莱坞的救世主,就像蒋介石永远是我国二流战争片的反面宝贝一样,《刺杀希特勒》也不例外,电影一开始,克鲁斯就用肯定的语气认定希特勒“不仅是世界人民的敌人,更是德国人民的敌人”,在这种政治观念、道德观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只好把我对电影的期望押宝在“刺杀”过程的猎奇上。
谢天谢地,“扣人心弦”的观影诉求得到了满足,通过对暗杀行动的细腻剖析,我还是陪着汤姆•克鲁斯坐了一次有惊无险的过山车。特别是电影中他在希特勒面前放炸弹的前后,还真让人捏了一把汗。
但是,当这个“提心吊胆的存款”被支付之后,电影就失去了它最可贵的东西。电影的结尾,也出乎意料的一头栽进沉痛的深渊:陪随着革命(换种立场的表述方式是阴谋)的失败,永远是屠杀与清洗,而在《刺杀希特勒》的结尾,更是放大了这一悲剧场面,血腥而恐怖,回马一枪,把电影中仅只露面几次的希特勒,重新涂上了魔头的浓妆重彩。
结局的沉重与压抑,同时也是为了塑造一批不朽的雕像,在纳粹政权的高压政权下,所有的“抵抗者”最终都只是为了证明:并非所有的德国人都是希特勒!事实上,这句话在整部电影中反复了三次,它迫不及待向人强调,“看啊,我就是主题,我就是主题。”
汤姆•克鲁斯可能穿了高跟鞋,身材并不魁梧的他,在电影中的形象颇有些像我们文革电影中的高大全男主角,气宇轩昂、一脸神圣不可侵犯之正气——这样的刻意“拔高”的处理方法让我不可避免的拿它与《帝国的毁灭》相比较,同样是表现纳粹弥留之际的电影,后者的人文表现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它甚至大胆的对希特勒进行了人性化、冷静客观的描述——原来,不可一世的魔头在垂死之际,和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并无不同。
1985年,岭南美术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名为《暗杀希特勒》的绘画小人书,对照这部电影去看时,会大吃一惊,因为小人书的情节与《暗杀希特勒》几乎完全吻合,就像它是电影的故事板一样。而《刺杀希特勒》对人物脸谱的勾画方式,也正是那本遥远年代的小人书的真实写照,借《赤壁》的台词来说,“你过时了!”


施陶芬贝格Stauffenberg(2004)

又名:瓦尔基里行动 / 刺杀希特勒 / 斯陶芬贝格 / 施道芬贝格 / Operation Valkyrie

上映日期:2004片长:96分钟

主演:塞巴斯蒂安·科赫 / 乌尔里希·图库尔 / 哈代·克鲁格 / 克里斯托弗·巴克霍尔兹 / 尼娜·昆岑多夫 / 斯特凡妮娅·罗卡 / 阿克塞尔·米尔伯格 / Olli Dittrich / Katharina Rivilis / Karl-Heinz von Liebezeit / Michaela Wiebusch / Michael Lott / Christine Sommer / 索斯藤·默滕 / 尤沃钦·毕斯梅尔 / 

导演:乔·拜尔 / 编剧:乔·拜尔 Jo Baier

施陶芬贝格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