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足球的世界里,巴塞罗那队踢后腰位置的布斯克茨常被称为“球盲过滤器”,意指数据一般、存在感一般但作用无可取代的球员。
考虑到我曾经做出的一些失误判断,和现在拥有的认知,我认为将《银翼杀手》这部片和雷德利·斯科特这个人,称为影迷过滤器,很确切吧。





我是在2008年进入大学。室友小宇常常会兴奋地和我讲起电影,也带着我看了许多片子——记忆中就有《银翼杀手》,还有他的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可惜那时我年幼无知,闭塞又固执,对这个闷片超级不感冒。现在我会给别人分享影片,我的姿势、我的冲动,却有过之无不及啊。想想这份认知循环,蛮可乐呢。
电影爱好者的天梯,我以为可以分如下几层:
首层是量的积累——铺垫对美的初步认知;
第二层是分享与推荐——用扩散认知检验自己的偏见与讲述能力;
第三层写影评——接受积极与消极的反馈,并架构认知体系;
第四层看纪录片(不限于影片的纪录片)——丰富认知的“食谱”,拓宽认知的域;
第五层,找脉络比如导演、演员、制片、摄像甚至美术指导——将认知中的一些点形成更加凝聚的面,建构自己的电影世界;
第六层,确定时代需求及个人审美能力——将认知力的主宾语做交换,捶打认知域的强度;
第七层,确定方向——是继续停留在纯影迷身份,还是向制作作品的方向进化;
……
我在电影天梯的攀登呢,目前刚刚到第三层:几乎每一篇都会写短评,字数多了呢会码长评。不过,长评里单纯是一些信息的堆砌,缺少互相的联结、构建,完全称不上写作。看看那些“xx电影超140字影评“的标题,就明白我这种表述是披着长评外衣的短评,显出一种表达力缺失的无奈。
我在去年末达成了豆瓣电影已看标记数超2000的成就。刚好也是“三联三年“计划来到尾声,在提出的新计划里,写长评是重要的一环。要逼自己多下功夫。
在影片的Post Production Problems一节,(Supervising Editor)Terry Rawlings回忆了这样一个片段:雷德利·斯科特在交付作品前,完整看过一遍成片,对大家说“I think it’s marvelous but what the fuck does it mean.”瞧,点满了毒舌技能的老顽童,打破了各种行规、定则、偏见等障碍而又自成体系的人,多可爱!

危险的日子:银翼杀手制作始末Dangerous Days: Making Blade Runner(2007)

又名:危险的日子:制作《银翼杀手》

上映日期:2007-12-18(美国)片长:214分钟

主演:Nina Axelrod/乔安娜·卡西迪 Joanna Cassidy/Gary Combs/Jeff Cronenweth/Stephen Dane

导演:查尔斯·德·劳氏里卡 Charles de Lauzirika

危险的日子:银翼杀手制作始末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