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柏林住青年旅馆的时候,碰到过一群也来旅游的高中生。那会德语p的只会打招呼,同屋有俩澳大利亚姑娘正好gap year混来欧洲,晚上拉我下楼和那群高中生一起喝杯东西。

其中一个女孩儿英语挺好,所以和我聊天。那俩澳洲妹子毫无不适感的和其他人混去玩儿了。

那德国姑娘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当她知道我不是和她一样的高中生,而是已经大学毕业了的时候,很开心的给我钱让我帮忙买杯酒。她还未成年。然后我们就聊了很多敏感的话题。她想知道文(和谐)革,我想知道纳粹。

我记得她当初和我说,我们的确做过这些事,可是现在我们知道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杀人。其实德国也是受害者,我们只是跟随了一个叫希特勒的人,被煽火起来的。。。二战我们也没少死人。希特勒不是德国人。我们德国人是不喜欢打仗的,因为打仗要死人。你知道希特勒当年考维也纳的学校想学美术没录取么?所以他就出来煽风点火了。。。如果放到今天,即使再来一个希特勒,我们也不会被煽动了。因为我们很懒,打仗?别闹了,还是在家看看电视吧。打仗给我们带来太多伤害了。反正打仗了我们(指了下同行的男生)是不愿意去死的。我们爱好和平。

然后她跟我说这个问题其实德国人不愿意谈论。是在揭伤疤。


次日,澳洲俩菇凉走了,那群高中生也走了。那个女孩儿问我要facebook,然后我跟她解释说,我来自大陆,没有。。。她给我留了email,然后旅途中我弄丢了,就没有然后了。
同日,我在东柏林2月阴冷的天气里面戴了口罩,当街被一个德国妇女拦下,用很凶的口气噼里啪啦说了一堆,我没听懂,让她说慢点。然后我懂了,她问我德国的空气这么差么?你为什么要戴口罩。
因为,我冷,而且我感冒了。
然后她就走掉了。


以上,德国人的爱国是很显而易见的。那高中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我们其实不是这样的人,你们别误会我们都是纳粹。。。而那位中年妇女觉得戴口罩就是嫌弃空气不好,是对她祖国的侮辱。
当爱国情绪膨胀到一定的高度,就变成了极端。

排外这事儿吧,哪儿都有。关键的不是谁排斥谁,永恒的定律永远是利益拥有者,排斥前来分摊的那一部分。国内最典型的就是地域主义。谁都没有错,谁都有自己的立场。

然而战争过去了,活着回来的人,有些和女主角一样,人性最终战胜了所谓的信仰,杀人就是不对的。而更多人还是抱有那份信仰。

那次回来的飞机上,碰到俩德雷斯顿留学的姑娘。
她们说德雷斯顿刚刚新纳粹游行过。全城戒备。学校关照他们所有这些外国学生留宿舍别出去,直升机都开来了。
但,不是新纳粹打外国人,而是新纳粹和反纳粹两拨人干上了。
据说东德经常出这事儿。。。之前只打男的不打女的,然后男的聪明了,出门拉个姑娘一起,结果就 一起被打。

我周围没有见过被打的。在德国我也没见过新纳粹。唯一一次见到,是在所谓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那种全民的冷漠,远比片中那一小撮极端青年来得彻底。
当我当街被人吐痰然后骂的时候,我德语不好,但我还听得懂脏话,没有一个路人停下来阻拦。当我一个人走在街上,接受那么高的回头率,眼神里面透露的是:你这黄种人怎么混来我们这里了?

我们的确在抢占他们的资源。大批留学生的进入占了德国人的位子。如果我们是德国人,我们是不是也会在年少无知的时候,和主角一样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捍卫自己所谓的利益保卫自己的国家?

这一切不得而知了。
德国在二战这事儿上的认错态度,一向是很诚恳的。勃兰登堡门边儿上就有纪念死难犹太人的。可,犯了的错,不是那一辈人死了就清了。这事儿上,没有人是赢家。

格斗女孩Kriegerin(2011)

又名:Combat Girls

上映日期:2012-01-19片长:103分钟

主演:Alina Levshin/婕拉·海斯 Jella Haase/Gerdy Zint/Lukas Steltner

导演:David Wnendt编剧:David Wnen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