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在历史的前进中,总有潮起潮落,若天地不言,人应该在何处?似乎这是庄子式的语言,镜头开篇就是这样——倒转的沙滩、海浪、天空、海鸥、血。一个女孩的声音响起:“平等,是德意志这个伟大国家的……”

如果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必要经历的潮落,你总要度过那些需要度过的年代。无论什么国家,无论什么年代,如何面对灵魂的空虚、生命的虚无,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

所以,纳粹诞生于经济危机,人类社会无法解决内部因发展而产生的各种矛盾,甚至没有调和的可能,必然发生战争,以最残酷的方式加速潮水落向最低处。然而低处还有更低处,你不知道那个真正的极限在哪儿。一个人要面对这种茫然,一个国家同样如此。甚至每个人在面对未来不可确定的未知而产生恐惧,总要以各种方式发泄、转移、升华,以度过每次的潮落。潮起之前的潮落。

那些所谓的国家极端势力的兴起,无不存在于经济危机的年代。今天依旧如此,德国有新纳粹,日本有新右翼势力,所以钓鱼岛……。如果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矛盾永远不能解决,那么民族主义、纳粹、军国主义、冷战,都不会消亡。

国家如此,个人同样,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生存状态。
《Kriegerin》德语是勇士的意思,一个女孩天天跟着男友和同伙一起向路人挑衅、斗殴,这算是新纳粹么,如果不那么急的定论,可以看到很多和任何一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出现的问题一样,虽然表现和性质不同,但对生活的茫然、冲动、质疑、反抗、狂躁、不满是一致的。纳粹只是这些德国青年们发泄这些焦躁的渠道。即便在看反犹太人宣传电影的时候,他们也只是一群需要发泄的,并没有多少所谓面对个人的社会责任的,需要刺激的年轻人。

或许仅仅从一部电影中,想要获得所谓万里之外另一个国家现实生活的真实,有些勉强。电影到最后也没有明确交代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显而易见的是电影的名字《Kriegerin》提示了电影要说什么。一个所谓的“新纳粹”女孩在对生命的愧疚、面对承担起因自己的行为而导致的后果时,她成了一个真正的 Kriegerin。

如果说女主人公最后的选择是一种对个体思考的理性回归,那么新纳粹主义的集体桎梏就在于:每个个体没有考虑过,自己真正在一个所谓强大的口号下,如何承担个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自我的身份认知、界定。
如果每个人把个体的责任抛弃,并将个人行为造成的后果归罪于他们最初寄托的那个口号或者所谓思想上。你可以清楚的发现,撇开新纳粹主义的政治属性,实际上,每个不愿意承担个体责任的,逃避生命的虚无带来恐惧的,将这种逃避隐藏在一个集体逃避个人责任的口号之下,这种每个人都不承认自己在历史中应该承担责任的现象,在中国也曾发生过——文革。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为了一个真理,为了创造新世界,而与对手进行残酷斗争。当潮流过去,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自己在过去的狂躁中作出的错误举动而承担责任。他们一致的苟合,以自己被蒙骗和当时年幼为借口,来逃避了应该承担的个人责任。就如同当初他们也是将个体对未来的盲目,嫁祸于一个看似集体捍卫的真理之下,以此逃避承担个人责任。

历史真的翻过去了?没有!
潮水起落,那些暗礁还在,区别只是今天的潮水遮蔽着下面的狰狞。人类集体盲动中的个人焦躁基础并没有消失,那些隐患甚至已经开始重新长出来。

当你厌倦了,甚至看到了五仁馅的月饼就莫名不舒服时,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和对象,并逃避真实的价值的时候,在德国同样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青年,他们是同样不愿意承担个体应该坦诚面对生命责任的只愿叫喊、发泄,这就是新纳粹。

所谓新纳粹,很多时候和五仁月饼党,红卫兵,红小兵,今日在网络中高喊自由、民主的青年并无区别。

只有个体勇于接受各种挑战,而不寻求任何所谓空洞的思想或者口号庇护,才有集体无目的的疯狂不会再次重来的可能。但恐怕这不现实。每次经济危机总要积累或激化各种问题,这次经济危机不解决这些矛盾,它就会一直积累到下一次经济危机。社会无法逐步解决因发展而带来的问题,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矛盾时,就是要警惕的时候了。

能够直面和承担个体的责任,不逃避,不找冠冕堂皇的借口,敢做敢当,既为——Kriegerin。


电影中有全裸性爱镜头,但德国人一向的理性严谨表现出的,只是两个以刺激替代享受生命的年轻动物,这样的镜头是纯理性的。

电影没有抒情,没有的爱情,没有友情、没有明显的倾向、没有黑白分明的对错、没有刻意宣扬的思想、没有强烈批判的意图、没有过多情绪的渲染,甚至看似没有层层推进的高潮、没有明确的主题。

电影故事只一条线向前走:德国女孩歧视移民,发生口角摩擦,开车别了阿富汗男孩哥哥的摩托,造成车祸;接受纳粹外公的安慰,勇于承担责任(虽然外公说的承担是纳粹式的,但电影也没过多纠缠于这个细节,没详细铺陈);女孩以为阿富汗男孩的哥哥死了车祸,于是帮男孩偷渡国外;看到新加入纳粹团伙的15岁小女孩,如同自己当年一样面对生命的虚无,寻求逃避现实责任的转嫁到信任纳粹主义,她想解救小女孩,最后却被小女孩出卖;女孩最后死在了沙滩上,她帮了(一个出于误会,实则可以完全不用帮的,无相干的)阿富汗男孩(这种死亡的意义和价值到底是什么,电影也没过多讨论)等等,故事就这么不做多余渲染,严谨、冷静,甚至强韧的依靠单一逻辑向前推进,总之拍的非常好。

不喜欢看太冷静的纯思维式电影的人,不适合看这样的片子。从最开始简陋的镜头觉得只能一颗星非常差,逐渐到中间一颗星一颗星的加上去,直到最后五颗星是完全够资格的。

这是一部相当冷静、出色的电影。接近普通摄像机画质的画面(应该是刻意追寻纪录片的效果,以达到让电影看起来有如同真实记录的质感),叙事的克制,甚至不能用克制这样的词来形容,它就是典型的德国式的思辨,镜头中完全剔除了任何思考的痕迹,但每个镜头又都在为完成这个思辨而运动。

当最后交代女孩外公是有普遍代表意义的那种战后底层老百姓的纯纳粹信徒之后,女孩死在沙滩上,倒仰、天空、海浪、沙滩,如此突然转折的剧情,想起了布莱希特就是德国人么,德国人线条分明的思维,拍出的电影,就就应如此吧。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垂,三九第八天 

格斗女孩Kriegerin(2011)

又名:Combat Girls

上映日期:2012-01-19片长:103分钟

主演:Alina Levshin / 

导演:David Wnendt / 编剧:David Wnen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