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之后是深深的失望
没有哪部电影让我有如此的期待,作为南京人,打听说陆川高调的筹拍《南京南京》一片起,我就一直翘首以待。电视台时不时挤奶似的放出来探班花絮,更加催发了我对此片的高烈期盼。
然后,2小时20分钟的黑白影片,让我看的茫然而又怅然。陆川四年就拍了这个?四年就整出了个情景剧外加文艺大片。陆川口口声声说拍给南京人看,我寻思着此片并非为是献给南京人的,如同张艺谋用贫困情怀的影片去讨好异国影评人一样,陆川是献给日本友人和奥斯卡评委的,陆川超出了南京人的思维与感受,也超出了中国人的思维与感受,他超脱的站在了另一个角度,公正的过了头的去讲述一个日兵士兵的救赎的故事。所以,难怪,陆川不敢把首映放在南京。
陆川说,希望通过此片让日本人成群结队的来中国道歉。我觉得,日本人看了此片,结群结队的来中国道歉不一定,成群结队的来南京旅行倒很有可能。就好比那场最让我动容的结尾时小日本占领南京开祭典的一幕,陆川拍的是史无前例的精彩啊,那日本军人整齐的军容,俊朗的外表,动听的鼓点,妖魅的舞蹈让我看了都觉得美感,都快激发起我的爱日本国之情了。
走出电影,我骂了一句:“导演简直是神经病!”前面走的情侣中男人也同时爆发了一句。两人相视一笑,身后沉抑了两个小时的散场人群中也传来了两声笑声。没办法,真的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失望感,太多败笔了……
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导演非要去干编剧的活,陆川成名心切,一心想和冯小刚叫劲,《集结号》要用韩国特技是吧,人找上门我也不用!你冯小刚会编剧是吧,我也来编,宁可胡编乱串整出一篇情景剧,也不愿拔个8000万的零头来请个好剧本:
既然是用《南京南京》这样的名字,那就应该有一个大局观,可纵观全场,几乎全部镜头是围绕难民营这个环境展开,所以我说他在拍情景剧,8000万的预算不知道他怎么用的?陆川一厢情愿的把大量的镜头放在了难民营和慰安妇的情景上,而难民营外没有受到拉贝保护的南京人们所受到磨难几乎不见陆川呈现,真不应该忽略了营外的受难者啊,有多少惨剧都是在外面发生的!先看一下几个简单的数据吧,南京大屠杀的前六周内,死了 30 多万人,2万多起强奸。而从陆川的电影中,无法感受到对这一数字的悲怆。
开幕攻城一段,只见日军的有效进攻,不见国军的殊死抵抗,镜头一转,直接拍溃兵自残,再一转,日军已然攻克城门雀跃欢呼。接下来,又用很有限的篇幅来展现数名士兵发动的非常有限的抵抗,赤裸裸的丑化于历史之不顾,南京保卫战中国军可是死了17名将官的啊。不可否认,那场小遭遇的巷战拍的不错,但因为有了之前《集结号》的铺垫,未能引起更多的惊叹。但离谱的事情就出现了,而且充份证明了陆川编剧水平的低下。从现场战术指挥看,刘烨扮演的军官很有作战经验,可就在打赢了之后又连犯数个业余选手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第一是战场清扫不彻底,居然漏了三个日军;第二是明知已方兵力(十人不到)有限,在打完之后没有立刻转移阵地;第三,即使不转移阵地,也不隐蔽,纵容属下在没有高点观察和掩护的状况下玩拉大车游戏;而且有一个巨大的白痴情节,藏匿的日军用警报器把援兵连带坦克叫来了,而之前长达十数分钟的机枪场和手雷爆炸声都没有把日军扫荡部队引来,这在进城之初的高度警戒的状况下绝对是奇迹,日军和陆川在这一刻集体失聪了。
陆川为了自己的所谓观点去选择性的呈现历史:开头的屠杀战俘是陆川的失败,我知道这么多战俘应该是有计划屠杀的,怎么可能就那么简单的就杀了。他应该让屠杀战俘与南京难民营的难民摆在一起,因为他们是在南京这个大背景下共同发生的,不可割裂的。也没有把士兵去符号化,因为士兵也是人,也有老婆孩子,也有人的本能的恐惧,怎样逃入难民营的,怎样会选择装成难民的这个过程没有讲清楚!士兵与难民有怎样的关系?但显然没有描写,不应该去评价历史,割裂历史,但至少要把这里是去还原。陆川给我的感觉是日军杀人有理!所有的完整的杀戮情节都是针对军人的,这里仿佛在帮助日本人暗示那个300000背后的水份……
我还看见的,陆川让中国人象原木一样无痛感的死去,那多米诺骨牌的一幕,不见人群下意识的躲避和拥挤,而象张艺谋的缶阵那样充满有序的美感。陆川不在还原历史,他在呈现镜头与场面的艺术。
角川这个角色设计的很怪异,陆川又一次的一厢情愿了,为他的救赎主题虚构出一个充满人性光环的日本人。角川的人性化很不正常,他首先不是新补充的没有见过战阵的士兵,历史记载,日本自发动淞沪战役起,途经苏嘉锡润等地时,就已经烧杀奸掠,而且在战场上战友不断的阵亡的打击下,一个久经阵仗的士兵是不会象角川那样脆弱到为异国人而自杀的。角川这个虚构的人物非常之荒唐,陆川在概想创造野战排中伊莱亚斯那样一个角色,拯救别人同时还救赎自己。他大概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他完全可以换个题材来表现他的观点,就算要表达对战争的思考,犯得上要做南京这个题材么?你去拍广岛核爆好了!南京这个题材实在太不合适陆川的想法了,因为南京注定要成为历史上中国人的疮疤,谁来揭都痛!
陆川的低拙编剧使得情节一直围绕着一小撮宪兵部队在转悠,无论是大屠杀、还是与拉贝的谈判,都变成一小支日本军人和其头子的行为。没有数万日魔的真实写照,没有松井等战犯的身影,很多难民营之外的人间炼狱,都没有被拍摄出来。这很容易对人误导,特别是不太了解历史的孩子们。相对十年前吴子牛的同题材电影,陆川的拍摄是一种退化。
陆川还要第一次表现日本人之为日本人,是正常人,体健貌端,训练有素。包括电影开头日本军队的作战方式,迫击炮开炮后配合默契地扭头,进城祭时的军容严整,还有士兵的军服自始至终整洁挺括用英姿飒爽形容都不为过……他要说明我们是败在这样一群人手里,败在这样一支军队手里。但是,我觉得这是有些矫枉过正了。老电影中猪头小队长的形象是比较过,可这样更过,同时是表现日军作战顽强,《我的团长我的团》也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没有说是要用近乎美化的镜头来体现,就算是美式大片,诸如《风语者》《硫磺日志》等片中“脱磨达启”们也没有帅到这样掉渣的地步。我就记得这样一个镜头,陆大导演用长达一分钟的镜头,从一个背影又是英姿飒爽的日军官身后摇起,呈现出唯一一个大场面大镜头的屠杀后的场面,那一刻,我居然没有感到悲怆,这真的不能怪我,我绝对是做好悲怆的准备的,就象十年前在看吴子牛的《南京1937》一样,悲愤莫名。我只能说,陆川,在呈现屠杀后给人的震撼与渲染情绪的能力上,你差太远了!
还有一个突兀的情节让我很不爽,日军可以很通情达理的同意一些事情,比如在难民营针对性很强的只杀军人,比如可以让妇女领走丈夫(难怕没有任何证明),却对唐先生又杀得是很莫明其妙,作为拉贝的秘书,日军队长一点投鼠忌器都没有,花那么长时间带他去枪毙,还有五个人开枪,再补一手枪。更为突兀的是角川的自决,更是莫明其妙。
中国人要做的是牢记历史,而不是麻木自己去思考战争的可怕,因为战争不是我们挑起的!中国人需要记起的太多了,比如说我们常讲到的一代天骄,只怕宋元的老祖宗们听到一个个要欲哭无泪了,那段汉人长达两百年的悲惨灭族史被汉人自己所遗忘,所记住的只是得天下者弯弓射雕的英姿,并传世相诵,引为祖先。
这是一个文艺片,又是一个战争片,还是一个默片,又是一个纪录片,又是一个商业片,又是一个准备获奖提名的片,陆川拍了一个多边形的片子,他多面讨好,讨好史学家,讨好学生,讨好国际市场,讨好投资人,讨好日本友人,讨好南京人,讨好韩三平,讨好自己……文学青年陆川在用一个中国人都注目的题材去展现他的另类,全能青年陆川努力拍出一个全能的片子来讨好所有人。但我还是觉得陆川这部电影很失败……虽然一片叫好……

南京!南京!(2009)

又名:City of Life and Death / Nanking Nanking

上映日期:2009-04-22(中国大陆)片长:132分钟

主演:刘烨 / 高圆圆 / 中泉英雄 / 范伟 / 裴中中 / 江一燕 / 木幡龙 / 秦岚 / 姚笛 / Beverly Peckous / 刘斌 / 宫本裕子 / 大冢匡将 / 

导演:陆川 / 编剧:陆川

南京!南京!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