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肿瘤外科的医生,一个对转基因领域并没有深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我在这个短片当中看到的是满满的诚意。我确信这是由一组非常专业的科学工作者组成的团队,才有能力做出这样的片子。
转基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AB两派斗争的方式,由一场正面的法庭对决展开。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人权的体现,对人的关爱,对下一代健康的关心,让我们似乎很自然地被说服,似乎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才是合理的。然而画风突变,从非洲人民的凄苦生活当中,观众能够直接地感受到那种生存的压力。那个时候似乎脑海当中呼之欲出一句话,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我们高居庙堂之上,只在自己的立场发声,在“是不是吃得原始”的问题上纠结,在这个世界的角落,却有一些人连饭还吃不上。
这个片子在最后也没有给出一个答案,它给出的更多的是一种选择,这个选择是留给观众的,这也是影片最耐人寻味的一点。转基因本身是一道科学问题,假设我们用理科生的思维习惯性地理解,科学性的问题一定会有标准答案。然而转基因问题似乎不止是一道科学问题,更多地是一道社会经济学的问题。
去年北京的冬天几乎没有雾霾,我们在感慨政府终于关闭了那些造成污染的厂子的时候,却同时发现了河北的孩子因为没有暖气,在操场上晒着太阳读书的场景。当我们不遗余力抨击政府不作为的时候,总觉得那些厂子离自己很遥远,自己不会有任何的损失。作为中产阶级的人们每天喝着咖啡开着车,自然不会认为自己需要为这场以健康之名的革命付出任何代价。
然而,贫苦的人民需要的是发展和生存,精致的人们需要的是他所认为的极致的健康,这本是两个阵营为自己维权的过程,然而,由于信息的极度不对称,第三世界的人民似乎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他们的抉择很容易受到精致的美国人的影响。那么美国人需要思考的,就不能仅仅单纯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短篇中会给每个发言人贴一个专业的标签,告诉我们他/她是谁,从而体现他话语的分量和专业性。我们看到不止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这件事。
其中一位科学作家发表过相当多的科学专著,但却说:“我曾经写过的数据都有文献的证据,会从科学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这次我不会了。”这句话在民众的眼里也许是一位科学作家的反思,但是在我这样的科学工作者眼中,他是认识到了生命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本质是概率,但是生命科学有时候会抗拒概率,那是我们希望悲剧不发生,而不仅仅是少发生,我们希望科学用在人体之前进行充分的考量而不是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当代的科学的确讲的是证据,但“没有证据证明有危害”不代表“没危害”。科学家不能因为还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情,就贸然地公开结论。
据我说知,无论是美国还是我国,目前消费的食物也有大部分是由转基因食品组成。同时,在目前的科学工作当中,转基因食物的上市,甚至要经过比药物临床试验更加复杂的验证过程,以及更加严峻的考验。我相信作为客观的民众,顾虑是难免的,我虽然不反对转基因产品,但我也同样不希望转基因产品不受监管的,在利益的推动下像雨后春笋一样爆发。我希望一切都慢一些,让充足的时间来检验这一切。我们当然希望是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只是利益的分配,企业的运作,第三世界人民的生活困境,都是我们无法无视的问题。
这个影片做得最成功的一点是,它让我们从单纯的探讨一个科学问题(实际从科学上目前无法得到答案),提醒我们关注那些科学背后的问题:科学带来商业,还是商业推动科学?
我们看到了在街边,支持和反对转基因的两个主张者在争吵“孟山都公司给了你多少钱宣传转基因!”“有机食物公司又给了你多少好处?!”影片能够带领观众深切地从孟山都企业的角度来思考这项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从民众“被害妄想”的角度更能够感受到企业利益至上,以及可能影响到的学术界。另一方面,有机食品的企业是否会以贩卖大众的焦虑感为手段,兜售自己的有机食物?
这一切让我们最终逐渐警醒,我们单纯认为的一件和健康相关的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两者的博弈似乎像一桶冰水一样让我们冷静下来,不被任何一方当作枪子,而是从自己的立场,他人的角度,客观地区思考这个复杂而又充满着价值观冲突的问题。
我个人还是会支持转基因的研究进一步开展,能够提供给我们更多的证据和信心,同时也建议转基因食物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开展,好让问题一旦出现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加容易地判断,这一切是否是转基因的锅。

食物进化Food Evolution(2016)

上映日期:2017-06-23(美国)

主演:Raoul Adamchak/Charles Benbrook/Tamar Haspel

导演:Scott Hamilton Kenne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