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和讨论区,很多人把关注重点放到诸如“陈桂林为什么要害中刀还能从钉上棺材板的棺材里破土而出”这类问题上,为了视觉和故事效果,电影必须借助艺术化处理手段,就像古代“周处除三害”的典故,其本身真实性就有待考证。但是如果只把目光聚焦在艺术化处理的部分,纠结于某些剧情上的逻辑漏洞,未免有点可惜编剧和导演的良苦用心。片中涉及“手枪为什么卡弹”之类的问题和普通人关系不大,但了解一个问题是很有必要的,那就是邪教的精神控制。

电影的英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就直接体现了宗教相关主题在本片主旨中所占的分量。如果我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加入任何宗教的打算,而且我的学历水平很高,是不是邪教就跟我没关系了?未必。邪教成功运作的一套成熟理论,可以运用在现实生活的很多地方。

先看电影。片中对于邪教理论的运用,牛头会,香港仔也会。

香港仔摸小美屁股挨了一巴掌,他用故意大笑来掩饰小美“失控”场面的难堪,没想到没规矩的帽子小弟也跟着笑,显然这两人都对这个老大的地位认识不太够,所以老大用砸小弟头破血流的方式,告诉在场所有人时刻牢记自己威严,不要有非分之想。

这一套精神控制术肯定也成功地运用在小美和她妈妈上,所以小美的妈妈会替一个不是丈夫的人渣顶包坐15年大牢,所以即使利用、强迫和侵犯小美的香港仔死了,“香港仔是我唯一的亲人”这个想法仍在小美脑海里挥之不去。

到了“牛头”尊者这里,就更明显了。

陈桂林为什么会入教?因为他想改邪归正吗?完全不是,后面会给出理由。有两个事件直接导致了他的入教行为。一是尊者用讲述加物证证明的方式让他相信牛头已经死了,陈桂林突然之间失去了既定目标,茫然不知所措。二是陈桂林已经对病和死生产了深深的恐惧,他之前就对张贵卿说:“赶紧帮我找个肺”。

在所谓的林禄和下葬处墓碑前,尊者说:“也许你和林禄和有什么前世恩怨,但是如果你不抛开执着,你的死期也将近。”陈桂林恐慌地问:“我会死在这?”尊者回答:“我不知道,我不能帮助你永生,只能帮你治病。”陈桂林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救命稻草。

陈桂林想努力活着,而小胖妈又为什么要自杀?因为差最后一步剪头发完成仪式的她,已经下定决心彻底抛弃以前的三观,一切听从尊者指示。现在尊者已经下了杀死陈桂林的命令,尚未泯灭的良知让她不能下手捅面前告诉她真相的人。处在进退失据的境地里,听到周围教徒一致和急促的喊杀声,似乎全世界都在紧逼自己做选择,她做不了,自杀便成了逃离二选一困境的最终办法。

在被删减的片段中,陈桂林干掉香港仔后陈灰警官也赶到了现场,搏斗一番后陈桂林把先前已经脚骨折的陈灰拷在了拦网上,两人发生了一段对话,陈桂林向陈灰表明了除三害的计划,并承诺事成后回来自首。然而被尊者洗脑后,却彻底忘记了原先的承诺,想在“新心灵舍”过“开悟”的平静生活了,直到发现真相清醒过来,可见思想控制的杀伤力。这里也可以回答前面我提出的为什么陈桂林入教不是因为想“改邪归正”,因为真正的改邪归正是赶紧回去自首。

所以陈桂林能逃脱邪教魔掌,一是因为运气好,刚被伙计一个耳光扇醒了些头脑,又撞见了假胸片。二是没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野性未泯,像野兽一样保持警惕且擅长观察,不会限定自己哪些事情不该多想。

《新造的人》歌词最后一句说的很明白:紧紧跟随不需多想。人的大脑本身也有倾向于不思考的特性。

————————————————————————————————————

我在B站看过有关于邪教的定义、设立和运作手法做了详细阐释的视频,非常推荐这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M4y1a7zu/?spm_id_from=333.880.my_history.page.click,以下是部分内容:

据说在宋朝时期就有“邪教”的称谓,同义词是旁门左道。“邪教”的英文是cult,源自拉丁语,意思是“呵护、培养、崇拜”。在现代英语中,cult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小众的、独立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事物,cult of personality翻译过来就是“个人崇拜”。

博主对邪教有两种简单划分。第一种,教主本人对自创的教义深信不疑,第二种,完全不信,两种情况会产生变化,有可能一开始就是为了骗钱,时间一长,把自己也给骗了,真的认为自己是神佛的化身或者代言人,并且强调自己一切行为的神圣性(尊者自己是不是就是这样)。

如何成为一名很“刑”的邪教教主?包括但不限于秘传的洗脑技巧、如何选择信徒,剥削他们的意志,稳固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最终变成说一不二的神。

创建自己的邪教组织,首先需要自创一个教义,凭空想象太复杂不现实,用现成的X经可以,然后从里面可以选择一个可以解答一切问题的含糊不清的句子,越简单越好。

大多数宗教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崇拜的不是教主本人,而是某种更高阶的力量。而你是目前唯一一个能与这种力量沟通的人。所有的邪教一开始都不是激进的,要选择相对温和的策略,猥琐发育。

传教,利用一切机会分享邪教神话,如在社交媒体等,有些人觉得你的想法很有趣,他们就会主动来找你,逐渐接受你的想法。这个时候要来者不拒,仔细观察你传教的对象,你提供的应该正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寻找却没有找到的,你要知道他缺什么,最好第一次接触时就觉得你给他带来了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如果做不到,那就耐心的传教,并给予他真正的关心,尝试从情感上争取他。

随着信徒的不断增加,可以开始敛财了。在信徒聚会的时候,按照等级安排座位,给与特殊待遇,满足他的虚荣心。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和技巧来控制信徒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种精神控制需要几个关键步骤才能完成。第一步,要让参与者的身体和情绪处于不安的状况(尊者让你意识到自己病得不轻)。第二步,通过连续和重复的教育传递信息,改变受害者的思想和信仰。接下来要进行初期的洗脑准备工作,每天密集的输出,减少信徒们接触外部信息的时间,再通过信徒们之间频繁的交流活动,使成员过于忙碌,无暇接触外界。

为了进一步控制整个组织,需要制定严格的戒律, 让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平时的穿衣打扮,每天的食物,居住环境,甚至交什么朋友等,让信众们以同一模式来生活。要达到绝对的顺从和依赖,强调罪孽、前世、来生等等概念,并使用忏悔、赎罪等仪式彻底否定个人,达到操纵的目的。

有意思的是,我认识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有独立思考能力,但是,高级的手段,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用你自身的行为来控制你的精神,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鸟笼效应。房间里放一只空鸟笼,每一个来访的人都会问鸟什么时候死了?反复无奈的解释后,不得不为笼子配套买一只鸟。

煤气灯效应,对信徒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会让他们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煤气灯效应在邪教仪式和灵修课程中十分常见,第一步,孤立,让信徒处于一个孤立脆弱的心理状态,不得不依赖“导师”和“教主”;第二步,羞辱,让信徒写下或说出自己的缺点,在隔离环境中经受狂轰滥炸式的辱骂,摧毁一个人的自尊和信心,失去防备和判断力,相信教主说的一切都是对的;第三步,摧毁存在的核心,包括身份感和自我价值感。最后,达成控制。

————————————————————————————————————

下面是有感而发的,并不和电影直接相关。但正是亲眼见识了一些事情,才引发了对电影的深入思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说不定你用的上,当然最好用不上。

问:如何在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情况下敛财(这里指的是中医,西医完全不可能)?

首先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看很多医书、网上的医案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话写成文章或者做成视频发表出来,可以没实践过,但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理论扎实。在常规之外要加入有自己特色的内容,比如之前有人提出过“中医人工智能系统”,我提出个“数学硕士视角下的中医数学分析”行不行?怕被揭穿?不会的,真内行的不会来看你。

做成视频解说是非常有必要的。真人出镜,侃侃而谈,必须面带微笑,让陌生人能感觉到你的真诚可靠,减少陌生感和距离感(学习尊者的微笑,你比尊者有利的一点是病人们已经遭受过病痛的折磨,不需要你动手)。尽量穿白大褂或者其他素色的衣服,白大褂给人一种专业感,素色给人一种神圣感。

既做各个方面的内容,让有不同需求的患者可以通过关键词找到你,又细分群体精准营销,如面向中青年男性群体的“男科问题”,面向宝妈群体的“小儿消化问题、鼻炎”等,面向中医爱好者的“如何自学中医,高考志愿填报”等,要保证观众看后能够信心大增。

渐渐开始有人关注你,有人发私信了解一些事情。可以让对方加你微信,成功添加后拉入微信粉丝群,加满500人的,再开下一个新群。

管理好微信群,有粉丝在群中提问,尽可能给予答复,有一些来不及答复的或者非专业性的问题,交给助理解决,保持群内活跃度。问题可能会很多,所以提升打字速度非常重要,密集的信息输出,把粉丝注意力集中在这里。同时要开展提纯工作,那些敢公开提出质疑的人转化为信徒难度较大,应及时踢出群。

慢慢的粉丝开始接受你说的一切,转化成为信徒。让信徒多在自己视频下点赞、留言,及时清理对自己不利的评论。如果有人做出了对你不利的言行,信徒会冲到你前面,把这些人定义为“中医黑”,群起攻之。到最后,质疑你的人要么不敢发声,要么认为病没治好不是你的问题,是他自己的原因。

收集粉丝是最基础的一步,转化信徒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套精神控制流程内容丰富,在这里不一一提及了,写太多字了,先到这里。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那就再好不过了,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可以看看这个。精神控制下的信徒


周处除三害周處除三害(2023)

又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上映日期:2023-10-06(中国台湾)片长:134分钟

主演:阮经天 袁富华 陈以文 王净 李李仁 谢琼煖 陈秉佑 曾珮瑜 游安顺 刘子铨 吴奕蓉 黄迪扬 

导演:黄精甫

周处除三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