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它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暴露出人性最坏的一面。它造成一代人的精神危机,迫使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哲学问题。至今,二战的遗产仍然在这个世界“阴魂不散”:日耳曼民族的后代似乎永远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不停地为自己父辈、祖辈犯下的累累罪行忏悔;因为不愿承认二战罪行而引发的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也同样在不停上演,和平的表象之下总隐伏着重重危机。
关于二战的影片之前也曾看过一些,如《美丽人生》、《萤火虫之墓》、《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生死朗读》等等。有的展现丧心病狂的战争带给平民的伤害,手无寸铁的百姓流离失所,成千上万个家庭支离破碎,无辜的生命徒然成为弹下亡魂;有的诉说德国军官作茧自缚的悲剧,在冷血屠戮犹太人的同时,自己的孩子因玩耍误入毒气室,殒命焚尸炉;有的反思“平庸之恶”,讨论在一个罪恶的时代和政权之下,被迫犯下罪行的“螺丝钉”应当负有何种责任。每一部影片都触目惊心,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疯狂,每一部影片都激荡着观众内心的情感,促使我们反思人性的本质和战争的源头。
但这一部是独特的。首先,它的叙述视角是战争发起国的一名普通幸存逃兵,在剧组长达十年翔实史料考证的支撑下,来自战败国的自我审视比起他者的揣测和模拟,更具有反省的深度。第二,它的叙述风格相比其他战争电影显得更加冷静、克制,这意味着对客观性的追求,事实上,裸露的真相也确实远比刻意的煽情更具直击人心的力量。第三,它是有野心的,试图用270分钟的加长版电影形式向人们展示这场战争带给一代德国人的创伤。作为当代德国人父辈的五个故事主角有着各异的身份、性格、理想,但相似的是战争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不是变好了,而是全都变得更坏,并且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被时代绑架的一代人的深刻无奈。

故事开始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的前几天,五个从小就在一个街坊长大的玩伴相聚于柏林的一个小酒馆中,举行一场小型派对,为威尔汉姆、弗雷德汉姆和夏洛特送行。格蕾塔有着曼妙的身姿和甜美的嗓音,和犹太小伙维克多是恋人关系,她想当演员。威尔汉姆和弗雷德汉姆是一对兄弟,即将奔赴前线参与战争。夏洛特通过了护士考试,也将前往战地医院救死扶伤,她和两兄弟中的哥哥威尔汉姆互相爱慕,却始终没捅破那层窗户纸。此时的五个小伙伴,欢声笑语,载歌载舞,他们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荡漾着青春的无限可能性。他们丝毫不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感到忧虑,而是崇拜元首、相信纳粹,认为这场“解放全世界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除了弗雷德汉姆),他们相约几个月后的圣诞节在这里重聚。
但战争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的,影片的叙述者威尔汉姆说:“我们曾是五个朋友,那时我们年轻,以为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整个世界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行动起来,我们无往不胜;后来我们才渐渐地了解了更多。”
随着“速战速决”梦想的破灭,战线越拉越长。“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战场激斗一幕幕上演,大雪严寒接踵而至,生存条件越来越艰苦,更可怕的是心理防线开始崩坍。目睹同样是鲜活生命的犹太人在自己眼前被枪杀,遵从命令不得不手染鲜血处决被俘虏的苏军战士,扪心自问:这场战争究竟有什么意义?自己从事的真的是一项光荣和正义的事业吗?“三年前,我们开始对东作战,我们当时认为是为了拯救我们的人民,相反我们现在却给千百万无辜的人带来了死亡、痛苦和毁灭。”

哥哥威尔汉姆在上战场前是个充满荣誉感的军人,他背负着父亲对自己成为战场英雄的期待,以及母亲临行嘱托的照顾好弟弟的责任。他的胸中充满了为祖国而战的使命感,深信带好手下的一小队士兵,出色地完成每次作战任务是一个军人的天职。他是个优秀的中尉,责任感强,有勇有谋,非常照顾自己手下的士兵,费尽心力守护不愿参战的弟弟,自己却默默背负了很多。但后来,年轻的战友接连倒下,无辜的平民惨遭屠戮,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自己良心的底线(例如不得已而驱遣苏联平民充当先锋队,探路踩地雷),直到——不知不觉你发现你再也摸不到自己的良心,你已经成为战争这台“杀人机器”的一部分,一阵绝望涌上心头……“一开始我们为祖国而战,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就剩你一个人了,无法再自欺欺人,那你还能为谁而战呢?”后来,一次突袭失败,侥幸存活下来的威尔汉姆选择成为逃兵。不久,他被纳粹抓回,编入缓刑营,被迫深入战争险境,挺过各种非人待遇,九死一生。
如果说我们从哥哥威尔汉姆身上能窥见一名德军普通士兵内心的挣扎,那么他的恋人夏洛特则让我们看到了战时充满国家荣誉感的德国青年女性。出场的时候,她编着两个小辫子,兴奋地告诉格蕾塔自己已通过护士考试,可以去前线担任救护工作了。此时的夏洛特,清澈的目光中满是为国效力的自豪感和无比荡漾的春心,她是那样天真地爱着第三帝国,也是那样腼腆地爱着威尔汉姆,奔赴前线则鱼与熊掌兼得,所以格蕾塔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替她高兴不已。然而,第一次进手术室见到满眼的鲜血时,夏洛特才真正了解到现实不能承受之重,被吓得不停颤抖以至弄掉本应递给医生的手术刀。后来她出于爱国心告发犹太护士莉莉娅,又出于本性的善良前去警告莉莉娅快逃,看似矛盾的行为将夏洛特的单纯而美好的内心展露无遗。可是战争就是用来毁灭一切美好的,第一集结尾威尔汉姆的死讯传来,心灰意冷的夏洛特卖身于医生,彻底放弃了对威尔汉姆的念想。后来,出于怜悯她偷偷帮助受伤士兵延长治疗和休假时间,出于对同伴的友谊她不顾撤退命令跑回医院寻找苏联小护士,最终遭到苏联士兵的强暴。保有善良的品性就能找到出路?丧心病狂的战争和是非颠倒的时代只会用无限的恶一点点吞噬残存的善,普通人的挣扎在这头巨大的怪兽面前竟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

再来说说格蕾塔和维克多这对恋人。
格蕾塔是五人中最“自命清高”、不问世事的一个,相对而言她是自私的,沉浸在自己的明星梦中,似乎从来都不觉得这场世界大战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比起夏洛特的简单清纯,格蕾塔身上散发着风尘女子的圆熟气息,她懂得如何吸引纳粹军官的注意力,懂得如何借助有权有势者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为犹太人男友弄到一张通行证或者为自己打通演艺道路。虽然这些并非出于她的本心,而是隐含着诸多无奈、痛苦和辛酸,但她总以为如果自己想要,就一定能做到所有的事。自始至终,她看他人和世界的眼光都是高冷的,胸中隐隐有一种睥睨天下的傲气。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格蕾塔自以为的熟全线溃败,她还是太年轻、太幼稚。直到最后,她都不知道纳粹成军官虽然办好了维克多的通行证,却仍然暗中将他抓捕,送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她怀上了孩子,以为能令纳粹军官有所触动并得到免罪的挡箭牌,没想到换来的却是这个冷血男人朝向她腹部的一记重拳。格蕾塔被处决前,军官到狱中看望她,理由仅仅是格蕾塔还有利用价值,能够提供战败后为自己脱罪的证明。被格蕾塔拒绝后,他又露出了凶神恶煞的嘴脸,人性之恶远远超过格蕾塔的想象。
维克多犹太人的身份导致他在这个时代注定是个受害者,更何况他的性格独立而倔强。他在德国的生活举步维艰,无法拥有正常的工作和爱情。战争爆发后,他敏锐的觉察到即将来临的不幸,努力摆脱这个充满危险的国度,却永远失去了自己挚爱的女友。即使拼死逃离了开往集中营的火车,阴差阳错成为波兰游击队的一员,他也只能沉默地活着来掩藏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因为波兰游击队也排斥犹太人。但维克多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同为犹太人的波兰姑娘,好心提供饮食的农场主,终因不忍而放走他的游击队长,甚至扯蛋地在战场上被弗雷德汉姆所救……这样的巧合太不可思议,也许是编剧不忍心带给观众太多悲痛,才让维克多活到了最后。若放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得到命运的眷顾?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救星出现,等待维克多的都只有死亡一途,这也是大多数犹太难民的结局。

最后想说一说我最爱的弟弟:弗雷德汉姆。
他是一个敏感、怯懦、有个性的文艺青年,喜欢读兰波的诗歌和荣格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对纳粹和战争持反对态度,不愿意上阵杀敌,清醒地认识到“战争只会带出人最坏的那一面”。进入战场之后,他会质疑哥哥枪决苏军俘虏的正确性,会故意在战壕里点上烟引来敌机轰炸,会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的犹太女孩顶撞长官。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弗雷德汉姆始终坚守内心的良知,从不做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情。直到一场战役中哥哥在自己眼前倒下,自己负伤回到家中又被父亲和德国百姓冷嘲热讽……他眼中的光芒慢慢消失,变成了机械执行上级任务杀人机器。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枪杀战俘,面无表情地处决平民,不假思索地执行长官的任何一项指令。但手染的每一滴血慢慢累积成弗雷德汉姆难以承受的罪孽和重负,终于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压垮了这个曾经把《德米安》藏进书包带上战场的孩子。他默默地在五个好友的照片背面写上寄送地址托付给老战友,端起枪绝望地向前冲去,倒在苏军的炮火猛攻之下,以自杀获得灵魂的救赎。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喜欢弟弟,觉得他不像个男子汉,没有血性,在战场上处处退缩,是个胆小鬼。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弟弟的个性一点点展现出来。有着文艺青年特质的他固然比不上哥哥的勇毅刚强与责任担当,但无疑爱读书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对战争的认识比其他四个好友都透彻,他悲壮的结局也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在后面的纪录片中,其他四人都可以找到原型,弟弟的人物个性、经历和结局却没有对应的当事人。所以,弟弟更像是编剧将无数被迫参战的普通士兵捏合在一起,再加上对艺术救赎灵魂这一观念的想象,创造出的一个极富文学色彩的人物。他的身上既有被时代裹挟的无奈,也寄寓了人类寻找出路的希望。

影片对五个主要人物的呈现都非常客观,他们身上既有崇高,又有自私,既有亢奋,又有迷茫。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够跟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境遇变故,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时代最真实的人性与最残酷的抉择。当我们与这五个具体鲜活的生命共情时,战争的罪恶对于我们就不再是抽象的符号或概念,也不再是离自己很遥远的陌生人的痛苦,而是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令人感到战栗的存在。当然,见微知著,这五个角色在代表五个个体之外,每人也代表了一个群体,哥哥是为荣誉而战的士兵,弟弟是被迫参战的士兵,夏洛特是为爱而战的女性,格蕾塔只为自己而活不管战争纷扰,维克多则是遭到迫害的犹太人。无一例外,作为战争发起国的普通民众,他们也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段充满了荒诞的历史,驱动一代德意志青年为虚妄的目标抛洒青春热血,然而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成了谎言的牺牲品,他们最后发现自己其实是罪恶的帮凶,人生早已被毁得体无完肤。
不过,这部影片的反思力度之强不止于此,裸露的真相比刻意的煽情更具直击人心的力量,也常常能够容纳更丰富的生活细节而呈现出问题的本质。战争带来的悲惨和创痛毋庸置疑,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希特勒?纳粹?法西斯?他们当然是。但是,将责任归咎于某一被妖魔化的恶人或组织,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是一种缺乏反思诚意、将复杂现实简单化的做法。弗雷德汉姆一开始就说过:“战争只会带出人最坏的那一面。”威尔汉姆曾驱赶苏联平民探路踩地雷,弗雷德汉姆一度变为杀人机器,夏洛特出卖了帮助过自己的莉莉娅,格蕾塔攀附纳粹军官以求实现明星梦……他们不是战争的主犯,可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成为了罪恶的帮凶,个人很难在一个极权压迫统治和举世皆浊的社会中保持独立与良知,所有人人性最坏的那一面让这个已然满目疮痍的世界更加一片漆黑。
影片最后,那个作恶多端的纳粹军官马汀受到盟军包庇,战后拥有体面的工作和职位,混得风生水起。对此,纪录片里的解释是,德国战后重建艰难,没有足够的“清水”,只能启用“污水”,让他们共存于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穷凶极恶之徒的余孽仍在,正如人性恶的那一面也终究无法消弭,我们希望这一切不再发生,然而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所幸,本性纯良之人内心的光亮终究不灭,影片中和现实中都是这样。能够从旧世界的废墟和阴影中走出来,重新反思过去的一切,精雕细刻制作出这样一部二战影片力作实属不易。父辈的苦难与屈辱是子孙后代的财富,但愿“以史为鉴”真的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我们的父辈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2013)

又名: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 / 战争的记忆 / Generation War

主演: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沃尔克·布鲁赫 Volker Bruch/卡塔琳娜·舒特勒 Katharina Schüttler/米里亚姆·斯坦因 Miriam Stein/路德维格.特内普特 Ludwig Trepte/马克·瓦斯科 Mark Waschke/亨丽埃特·李赫特·罗赫 Henriette Richter-Röhl/戈茨·舒伯特 Götz Schubert/希尔德加德·斯罗德 Hildegard Schroedter/克里斯蒂安娜·保罗 Christiane Paul/西尔维斯特·格罗特 Sylvester Groth/艾琳娜·莱辛 Alina Levshin/卢卡斯·格雷戈霍威茨 Lucas Gregorowicz/马克西姆·梅米特 Maxim Mehmet/约翰娜·加斯多夫 Johanna Gastdorf/Peter Kremer/特里斯坦·皮特 Trystan Pütter/大卫·齐梅尔席德 David Zimmerschied/乔尔·巴斯曼 Joel Basman/Anne Diemer/卡瑞娜·普拉赫特卡 Karina Plachetka/萨缪尔·芬齐 Samuel Finzi/朵卡·格莱拉斯 Dorka Gryllus/Bernd Michael Lade/马克·哈洛夫 Marek Harloff/缇诺·麦威斯 Tino Mewes/安东尼奥·万内克 Antonio Wannek/本杰明·特林克斯 Benjamin Trinks/路德韦格·布洛克伯格 Ludwig Blochberger/马丁·布鲁赫曼 Martin Bruchmann/Kai Michael Müller/Thomas Arnold/Jan Niklas Berg/Martin Hentschel

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 Philipp Kadelbach编剧:斯特凡·科蒂茨 Stefan Kolditz

我们的父辈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