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知乎看过一个问题:战争是怎样改变人的三观的?
我对战争的直观感受来源于数字。二战纪实作品中死亡,失踪的数字着实让人触目惊心,这是数字上的直观感受,但我从未在这样的剧中对战争中普通人如此接近,更何况这是以德国人视角拍摄的作品。这是被时代绑架的一代人,越是挣扎,越感到自身的无能为力。
讲述者哥哥Weilhelm是那一代德国青年的代表。相对于党卫军的残暴,国防军是相当能体现军人操守的了,尽管这荣耀感源于纳粹的蒙蔽。哥哥是连队中尉,起初相信自己为荣誉而战,为弟弟的消极不满,尽作为军人的义务。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一次次使他怀疑自己的初心,处决苏联政委前的犹豫,雪地上面对弟弟身后乌拉冲锋的白衣毛熊时的绝望,“为了半条街我的人都要送命”...Ein andere Krieg 改变了哥哥对战争的一切幻想,目睹弟弟被T34-85“击中”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信念,他已经看透了战争,从进入缓刑营开始,他的台词饱含无可奈何的挣扎,对战争的失望。心中失去了所爱,再无战斗的意愿,不愿面对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Weilhelm一直活到了现在,目暏美苏冷战,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他的经历丰富的可以写成书,而被战争毁掉的青年时代将是他最痛苦的记忆。活着真好。
弟弟Friedhelm是全剧最痛心的角色。战争初期Friedhelm一副玩世不恭的形象,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毫无兴趣,冷眼旁观,直到目睹战友踩雷阵亡和突击队长当面枪杀苏联女孩,他才渐渐明白自身的无力。“战争会暴露我们最坏的一面”,弟弟从一个喜欢看书的青年一步步成为冷漠到残酷的老兵,从违背本心到没有退路。他提议让苏联农民趟雷,补刀新兵没有瞄准的给井放陷阱的农民,枪杀逃出谷仓的孩子,毫不犹豫地拉下绞刑架的绳索...Friedhelm不知道自己手上沾了多少无辜者的鲜血,可惜他没有退路,他对战争看的太透,以至于麻木冷血,连自己都明白“这场战争一开始就输了”,被时代的洪流所绑架,个人微弱的挣扎怎能逃脱桎梏?Friedhelm最后在波西米亚森林的选择是必然的,他做了那么多违心之举,知道自己回不去了,不可能向苏军投降,这也是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可也是最让人心痛的结局。
时代的洪流之下,个人任何的挣扎都是徒劳。最吸引人的是其真实性,无论是哪一方,普通群众都是最受虐的。Dafür?德国人对战争悲剧的反思值得敬佩。

我们的父辈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