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贝尔顿在《美国电影美国文化》中将战争电影视为“可能就是电影的终极形式,为表现爱、恨、战斗、暴力和死亡的极端表达形式创造条件。从某方向来看,如果电影是一种很适合壮观描述的媒介,战争电影就是能够最大限度表达这种壮观的独特手法”,而这部由亚历山大·科特导演的《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便是一部很典型的战争电影,甚至还由影片带出了民族魂。
影片又名《布列斯特要塞》,是根据前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的纪实文学作品改编(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时也曾被改编为电影),讲述处于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交界的布列斯特要塞,在苏德战争爆发时便已经成为交战的重点地区,而守卫部队尽管人数不多、军火不足,依然坚守着这个要塞,与德军展开生死决战……影片以非常写实的手法来刻画、渲染了这场惨烈无比的战争境况,毕竟当时驻守布列斯特要塞的苏联军人数不多(这也跟二战爆发后苏联与德国签订了秘密条约有关),而面对德军的充足弹药与较先进武器,其惨烈可想而知。
而战争并非只是机械(如枪支、导弹、坦克等)的自动开火,每一场大大小小的战争里,难免都会涉及到人,活生生的人。影片虽然不能很详细的刻画每一个战火里的士兵,但依然选择了数个典型来渲染他们的情感、竖立他们的形象。如那段沙布罗夫斯基大尉与妻子一起,为了不当俘虏而饮弹自尽的戏,便折射出一种很光辉的光芒;又如那个时常抽空写信的政委,则在短短的几场戏里突出了人性——人性,在华语战争片里恰恰是很缺乏的,其实,在战争电影里,往往打动人心、让人共鸣的,是类似于此的人性的美好一刻,如《高山下的花环》中的梁三喜(可惜大部分的华语战争片里的主人公都很“伟光正”),又如《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里的政委等。
另外,影片还无形中抨击了当时的政治(尤其是三十年代的大清洗),但也带出了那种很崇高、很壮烈的民族文化。张颐武在评析《金陵十三钗》时就认为,“我们常常有一种焦虑感,认定中国的抗战题材的作品比起苏联的卫国战争电影或西方的‘二战’电影有明显的不足。我们常常认为中国经典的抗日战争电影缺少人性的深度,往往缺少对战争残酷性的充分展开,对于战争中的敌人的人性之罪的观察往往没有深度。这些表述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表述”——如果是拿《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来说,则无疑可以成为张颐武对于苏联的卫国战争电影的看法的一个注脚。
战争是残酷的,但战争也不仅仅是残酷,前阵子热映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战马》便通过一匹马的战场经历而突出了人与马之间的脉脉温情,而《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也通过战争里的人物命运来表现人性及民族性。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2010)

又名:兵临城下 / 布列斯特要塞 / The Brest Fortress / Fortress of War / Brestskaya krepost

上映日期:2012-03-16(中国大陆) / 2010-11-04(白俄罗斯)片长:138分钟

主演:安德烈·梅尔兹利金 / 叶甫盖尼·齐加诺夫 / 帕维尔·杰列维扬科 / Anna Tsukanova / 阿列沙·嘉博索夫 / Veronika Nikonova / 阿纳托利·科特 / 

导演:亚历山大·科特 / 编剧:Aleksey Dudarev/Ekaterina Tirdatova/Konstantin Vorobiov/Vladimir Yeryomin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