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的是1941年苏联人民在布列斯特抵御德军进攻的故事。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境内。早在十九世纪就已经建成了一座坚固的要塞。与历史上的伦敦、巴黎、科隆、彼得堡、天津一样,都是先有兵营,然后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的。唯一不同的是,随着现代武器的发展,冷兵器时代城堡的御敌作用已经大大削弱,但是直到二战时期,布列斯特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一座抵御进犯之敌的要塞。

影片从德国进攻前开始叙述,通过一个孩子萨沙的视角告诉我们那时真实的景况。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与苏联开战,在白俄罗斯方向首当其冲的就是布列斯特要塞。仅仅在进攻开始的一天前,人们还沉浸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中,家人团聚,谈恋爱,放电影。谁也没有想到战争即将来到。团政委福明告诉人们:“要塞里一切平静,不会有战争。”少校扎夫里洛夫是唯一感觉到战争将到的人,并因此受到内务部队的调查,罪名是“散布恐慌”。这也许是苏联1937年大清洗的余波吧。可是就连他也没想到战争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当德军的飞机投下炸弹,一间间房屋倒塌,人们惊慌的四处逃命时,他说:“我想像过战争,但是没想象过这样的战争。所有人都在等待它,但谁也没料到会这么快。简单直白,而且可怕。”虽然都没有想到,但是一旦战争来临,人们便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进入要塞,保卫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

影片撷取了要塞中的三个场景来描述这场惨烈悲壮的保卫战。一是团政委福明所驻守的霍尔姆门;二是第九边防哨所指挥官基热瓦托夫守卫的捷列斯波尔门。这两个门是中心城堡的关键地域;三是少校扎夫里洛夫把守的科布林要塞,位于中央城堡的北面。同样是德军进攻的重点区域。虽然只有短短几天,要塞保卫者们却经历了无数苦难。缺医缺粮缺水,突围不成,随时都有战士倒下,那个老医生在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之后,已经无力再支撑下去了,他对福明说:“我尽力了。”举枪自杀。少数人扛不住了,举着白旗投降,而多数人则坚持到了弹尽粮绝。

除了这三个场景之外,还展现了苏军内务部队守卫要塞的情景。其中穿插了冒充苏军的德国军官,命令他们立即撤退的一段插曲。指挥官胖中尉对他有所怀疑,于是令他脱下靴子检查。这个德国军官立马沉不住气了,妄图脱逃被击毙。这也反映了苏联内务人员长期从事内部审查工作后遗留下的一丝狡黠。不过内务部队只坚持了一天就全军覆没了。

这部影片是2010年上映的。此时苏联已经不复存在,而俄罗斯的编导们则继承了苏联战争片的拍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直面战争。没有裤裆里塞手榴弹,也没有身着帅气军服傲气十足的美女,更没有变态的手撕敌人,不是利用战争来谈情说爱,也不是利用战争来展示痛苦,而只是冷静的描述了战场的厮杀以及血肉横飞的场面,用战场上的一个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俄罗斯民族的战斗性格,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我们通常称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那么这个民族的战斗性是如何体现的呢?他们同样知道生命的宝贵,也同样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一旦自己的家园遭到侵犯,他们会不顾一切不惜牺牲生命去保卫家园。这个家园,说小就是自己的家庭房屋和财产,说大就是自己的祖国。这其中意识形态的成分并不浓厚。斯大林在1941年红场阅兵时有这样一段演说:“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让我们伟大的先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季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勇形象,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他提到的这些先辈并不是苏联英雄也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们都是俄罗斯祖国的保卫者。俄罗斯民族在经历了几个世纪被奴役的苦难之后,祖国在他们心中是无比神圣的,保卫祖国不受压迫和欺凌乃是所有俄罗斯人心中不变的信念。这信念对于所有俄罗斯人是无比坚定刻骨铭心的。无论这时的政权是沙皇的还是克伦斯基的,或是布尔什维克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俄罗斯祖国。在影片中我们看到那支内务部队,他们原本的任务是整人,曾经配合大清洗迫害了不少无辜的人,包括影片中的少校扎夫里洛夫。可一旦祖国受到侵犯,他们同样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直到全军覆没。当时的白俄首领邓尼金被苏维埃政权打败后流亡国外,得知德国侵犯苏联,他立刻呼吁全球的俄罗斯人团结起来,为民族而战。影片中的扎夫里洛夫同样是这样,他没有去计较自己所受的冤屈,以戴罪之身奔赴战场,战斗到最后。这就是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这样的场面。放映员科尔佳被俘后,德军令他收集战死的苏联士兵的帽徽,在这时他看到了女友的尸体。悲痛中他捡起一颗手榴弹,微笑着走近德军军官,与他同归于尽,倒在女友身旁。基热瓦托夫在要塞被攻陷的最后时刻,留下来掩护战友撤退,打尽最后一颗子弹,她从衣袋里掏出家人的照片,深情的看着,平静的等待死亡。萨沙的邻居和妻子在房间内阻击德军,在最后时刻,他和妻子吻别,用一颗子弹射向妻子,另一颗留给了自己。在德军攻陷霍尔姆门的时刻,德军押送残余的苏军士兵走出要塞,一个德军军官在叫:“犹太人和政委站出来!”团政委福明听到后,站了出来,平静的说:“我是政委。”他马上被枪杀在霍尔姆门前。从这些场景中,我们能够看到俄罗斯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从救下来的飞行员那里得知,军队主力被围,机场被毁,明斯克被占领。这时他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可能性都消逝了”。死亡或迟或早都将会来临。他们并没有张皇失措四散逃命,也没有慷慨激昂高呼口号,而是一边继续坚守,一边平静的等待死亡的到来。他们觉得,就如同人迟早要自然死亡一样,他们此时的战斗和献身,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他们早已没有丝毫对于死亡的恐惧,这才是真正的视死如归。

那场战争已经过去75年了。而人们对于战争的反思始终没有停止过。战争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亲人的死亡,家园的被毁。战争的手段就是杀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杀戮不受法律的制裁,也不受道德的谴责。所以战争所摧毁的是人们的现有秩序,摧毁的是人类几千年来搭建的所有美好的东西,摧毁的是人类的良知。以前我认为只有野蛮民族和未开化的社会中才会出现的种种恶行,如日本偷袭珍珠港和九一八事变,如南京大屠杀和巴丹死亡行军。可实际上,那个产生了歌德和贝多芬的国度里同样充满了野兽般的行径。先不说德国对于犹太人的大屠杀,就看看影片中所展示的德国的不宣而战,残杀战俘。当时,为了平民的生存,苏军指挥员令要塞中的老弱妇孺向德军投降,可即便是这样,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也在1942年被德军尽数杀害。再想想苏军在柏林和我国东北,美军在朝鲜和越南,战场上的双方都是如此。用“兽性”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了。人一旦成为了野兽,就比野兽还要坏。那个写日记的东史郎,虽然后来力图行善,可是在南京的时候,他不也是一个魔鬼吗?在战争这个大环境下,充分调动了人性中被压抑的恶。战争就是这样鼓励人们去作恶,把作恶当做是穿衣吃饭那样正常和必不可少。什么善良,什么文明,统统置之脑后了。只要是身在这场战争中,不论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人,好也罢,坏也罢,野蛮无知也罢,温文尔雅也罢,都会被卷入到这个邪恶的浪潮中,概莫能外。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影片中,战后的纪念碑前,老年的萨沙带着他的小孙子在祭奠。他说:“我现在也要继续相信,你也要相信,他们还活着。所有我现在跟你说的人们,还有那些我不太认识的人们,他们还活着。在某个地方。”

他们真的还活着吗?人们会忘记他们吗?我不知道。

本人评分:7.5。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2010)

又名:兵临城下 / 布列斯特要塞 / The Brest Fortress / Fortress of War / Brestskaya krepost

上映日期:2012-03-16(中国大陆) / 2010-11-04(白俄罗斯)片长:138分钟

主演:安德烈·马斯连基 Andrey Merzlikin/叶甫盖尼·塞格诺夫 Yevgeni Tsyganov/巴维尔·捷列连科 Pavel Derevyanko/Anna Tsukanova/阿列沙·嘉博索夫 Aleksei Kopashov/Veronika Nikonova/Anatoliy Kot

导演:亚历山大·科特 Alexander Kott编剧:Aleksey Dudarev/Ekaterina Tirdatova/Konstantin Vorobiov/Vladimir Yeryomin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