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看过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的《布列斯特要塞》,但是可以想象里面绝对充斥着苏联时期小说浓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可是,作为已经不是在苏联小说给养下长大的一代,现在看那个时期的小说仍然是会心潮澎湃、激动地难以莫名。不得不承认那个时期的苏联作品确实洋溢着鼓舞人心的力量,这种摄人心魄的东西总是让人无法平静。
布列斯特要塞这个片子便是对当时那段惨烈历史的一个重现,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感受里面的残酷和血腥。一向对于此类影片抵抗力很强的俺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全局掌控能力、编剧的构思能力、布景师和化妆师的强大。里面的惨烈程度可以和拯救大兵瑞恩、太平洋比起来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说故事的结构,在个人主义熏陶了多年的天朝人民来看,这个片子虽然充斥着爱国主义已经苏联红军的英勇,但是却丝毫不会引起的人的反感。在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孤独的个体而言,个人的命运在里面已经和游丝一样弱化到虚无缥缈的程度。导演在展现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豪壮方面拿捏的很稳。一方面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作为一个集体的苏联军人的忠诚勇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军官的英明智慧。特别是面对着德国人以人质作为掩护的那场戏,政委的勇敢和智慧的确深深震撼了我。最近在看《七十年代》,里面有四五运动参与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忆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汇入集体之后的那种泯灭感和勇敢,但也可以发现回归到个体之后那种卑微和胆小。这些东西都是人之常情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好苛责的,但是正如作者所鄙视的,由于时代变幻当初那种勇气后来成为歌颂的东西很多人便自动忽视了自己种种卑微猥琐的行径,这绝对是人心中一个阴暗的所在。以这种情况作为参照系,政委的行为在我心中的形象顿时光辉而高大。最近在思考历史的时候我总是试图让自己置身其中,如果自己能够表现得勇敢而刚毅,我绝对会对那些历史的宵小之徒抱着鄙视的态度。但是如果自己都没有勇气去做的话,我也自认为没有责备他人的资格,哪怕是猥琐至极的行为我也只能作壁上观。所以,如果让我作为政委出现在布列斯特要塞,并且面对那种情况我是绝对没有办法的。人所佩服的不是他所能及的,而恰恰是他所不能及的。这在影片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这里就不再一一提及了。不管是出于爱国还是信仰,我对他们都报以崇敬之情。
在布景和化妆上面,整个片子也绝对称得上战争片的一流。刚开始我还是觉得片中场面还是太小了点,不够开阔到能引起人宏大的感觉,并且里面的轰炸场面爆破地有点过于密集了。但是看了资料,德军对布列斯特每隔四分钟就会有长达十分钟的轰炸,也就不得的承认如此密集的爆破也确实有道理的。而对于场面的问题由于苏军被切割围困在四个堡垒之中,里面出现的各个小场景也确实是经过精心设计安排的。在化妆上面,每次战斗结束后各种横七竖八的尸体也的确是够让人震撼,而那些里面各种难以描述的惨状甚至让我有了一种轻微的反战情绪。如小主角在前面所说的,我一直期盼战争的到来,但是没有想到战争到来的形式是如此的残酷。
而在角色方面,虽然作品是以小主角的回忆呈现的,但是明显有很多全知全能的视角,主角也很难确定是谁,或者可以说里面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从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出主角的气息。他们或果敢、或刚毅、或智慧、或崇高,每一个小小的剖面都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清战争的本质。
但最终这场战斗只能是一场悲壮的牺牲,没有办法,有时候如老猫所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死亡带来的是一种更加升华崇高的感觉。
“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我们仍在战斗……我们需要援助!”对,这里是布列斯特要塞,虽然世事变幻,但是某些东西还是留在了那里!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Брест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2010)

又名:兵临城下 / 布列斯特要塞 / The Brest Fortress / Fortress of War / Brestskaya krepost

上映日期:2012-03-16(中国大陆) / 2010-11-04(白俄罗斯)片长:138分钟

主演:安德烈·马斯连基 Andrey Merzlikin/叶甫盖尼·塞格诺夫 Yevgeni Tsyganov/巴维尔·捷列连科 Pavel Derevyanko/Anna Tsukanova/阿列沙·嘉博索夫 Aleksei Kopashov/Veronika Nikonova/Anatoliy Kot

导演:亚历山大·科特 Alexander Kott编剧:Aleksey Dudarev/Ekaterina Tirdatova/Konstantin Vorobiov/Vladimir Yeryomin

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