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是一部很容易被忽视的2014年优秀的瑞典电影,纵使它在中段以后的剧作上走向狗血和矫情,纵使观众能从中闻到浓郁的男性沙文主义气息,但他的镜头语言十分丰富。导演十分擅于运用构图、色彩、场面调度等“镜头语言”为观众带来剧本以外但又十分必要的信息,非常适合用作拉片。看懂了这些,你会更懂这部电影,也能从看电影中带来更多的满足和快乐。


以下内容有部分剧透,但对导演镜头语言的认知很有帮助。
电影从一段黑屏的画外音开始,第一个镜头便是这家人的全家福合影。乍看温馨和谐的家庭实则暗涌重重,导演的表达方式是镜头中每个人的服装、头盔颜色都各不相同,让丈夫和妻子戴上一黑一白的头盔,还故意让他们在拍照前头盔碰撞了一下,以暗示他们间早已存在深深的矛盾。衣服颜色是这部电影的很强的辨识点,后面的图片可以说明。

全家福后是一个很长的男孩小便的长镜头。由于天气寒冷,男孩必须脱下厚重的外套小便,小便后又要穿上厚重的外套(如为所言,衣服成为镜头语言重要的辨识点)。小便池面对的是一个仿似瀑布式的冲水装置,男孩的背后是一个门框,整个镜头呈灰冷色调。

对这个镜头的解读可以十分丰富:男孩的本能(小便)被各种外界因素(厚重的衣服、瀑布式冲水装置、门框)制约着,电影的第二个镜头便点出了全剧的主题:人类的本能就是自身的桎梏。

随后是男孩的爸爸带着男孩到了大厅,一段长的跟拍,到这个镜头起,导演开始不断制造夫妻间的“疏离感”。这里的做法除了夫妻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外,还在整场戏始终背对着对方,完全没有交流过。“疏离感”的制造能通过辨认导演后面的镜头语言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疏离”的概念其实源自布莱希特戏剧的“间离主义”,指观众观看戏剧时保持一定距离,不入戏,以达到“间离效果”。看【游客】时发现导演很多时候采用中远景甚至大全景,很少采用近景或特写,这样观众在看电影时始终与剧情保持一段距离,迫使其冷静地分析和思考,突出戏剧的假定性。导演就是摆明要告诉观众【游客】的故事是假,促使观众思考家庭和婚姻关系是真,后面有大量佐证。

这是影片十分难得的家庭和谐的镜头,在结尾前还有两个。家中四人穿着颜色相近的睡衣躺着安睡(虽然因为很像睡衣广告会成为观众的笑点)。但这样的和谐时刻并不长久,很快,妻子便起来了,和谐的画面马上被打破,导演在和谐中仍要制造疏离感。随后,妻子问丈夫是不是在看手机,丈夫回答不是,但实际上正是在看手机。下面这个镜头交代了两点重要信息:

1、丈夫爱说谎的特质,在灾难前已有预兆;

2、横亘在夫妻忠诚间的是一台手机,这也是后面丈夫后面遇到雪崩时拿手机飞奔而不顾妻儿的一个注脚。

这个滑雪的镜头既可以向观众交代雪山的雄伟和大自然的神奇,为后面马上紧接的雪崩铺垫;也用实际的距离交代了夫妻两人的距离,套用陈奕迅一首歌的名字,那就是他们“心的距离”。

这是全剧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丈夫遇到雪崩后拿起手机夺路狂奔,留下妻子儿女在餐馆原地。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导演没有忘记使用中远景镜头,让观众与演员保持一段距离,以冷静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灾难发生的全过程,在内心产生一个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样的做法有点像我们在看待“范跑跑”事件后的想法。导演在迫使你产生想法,就像那场突如其来的雪崩,无法躲避。

在发生了上面的故事后,妻子的心理开始不适。导演用一条长长的隧道,像探视般把妻子放到最后的位置,前面的丈夫和儿女分别回头张望,问问太太和妈妈:你到底怎么了?这种精神性的敲问导演用几组正反打蒙太奇表达得仍然很冷静,没有任何抚慰的意味。在故事的最后会告诉你为什么。

这是全片一组【游客】常用而经典的浴室镜头,可能在多年后还会被提起或者模仿。

镜头1:发生丈夫逃跑的故事后,在浴室漱洗时丈夫是赤裸的,另外三人穿着同样颜色的睡衣。导演从衣着人为地把这个本来和谐统一的家庭划分成两派。

镜头2:浴室镜头中夫妻唯一的同样颜色睡衣的镜头,但很快妻子便离开。好像丈夫看到和解的希望,但很快便消失。

镜头3:本来夫妻两人均赤裸上身,示意两人终于“玉帛相见”,赤裸代表再也没有藏着任何秘密,把内心向对方敞开。但很快,妻子便穿上了衣服,与丈夫“划清界线”,剩下丈夫孤身一人在浴室,这便是镜头4。

浴室本是人类最私密的地方。导演用这样冷硬的长镜头,把这分裂的一家赤裸地表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像一个偷窥者,冷静地观察家庭的这些琐碎和细微变化。偷窥者这个概念,是本片传达的又一个重要信号,下文会有阐述。

这是导演再次借助服装暗示夫妻两人的貌合神离。

图1:即使两人表面上和解了,他们穿的服装颜色有很大差异,暗示着他们实质上“面和心不和”。

图2和图3:导演怕观众理解不了服饰颜色的暗示,故意用另一对伴侣与主角夫妇作对比,图2伴侣的服饰颜色非常和谐,暗示他们是“合衬”的;图3的主角夫妇除了服饰颜色不同,眼神从没交流,以显示“貌合神离”。

这个构图非常有意思。妻子和儿女在更换滑雪服,丈夫被挤在了中间的位置,处境非常尴尬。看到这个画面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四字词:夹缝求生。

这便是本文开头时强调的导演的“镜头语言”,看懂了,会增加无限的观影乐趣。

这组正反打镜头描述了影片的另一个关于人性本能的主题。

图1:母亲独自滑雪后在雪地大便。成人在野外方便,照应了影片开头的主题:人的本能就是自身的桎梏,无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无法幸免,这才会发生丈夫自己逃跑的故事,也开启了妻子后面的故事。

图2:妻子在大便时看到丈夫带着儿女在下面滑雪。她们间的距离其实已足够远,导演还刻意在他们中间划了一条红线,人为地加强了距离感。

这是影片另一个表达“夹缝求生”的镜头。儿子在缆车和售票处之间哭着说害怕父母离婚。这个镜头妻子和女儿都不在场,影片再次表达男性生存的困境,并照应开头儿子小便的镜头,有“成长”的意味。

这个镜头交代影片的又一个重要信息:偷窥者和入侵者的概念。

这位抽烟的大叔一直在看着这个不和谐家庭的生活,甚至因为进入这个家庭搞清洁锁着儿女在宾馆内把父母留在了室外。

试想想,作为目睹这一切的观众,何尝不是这件事的入侵者和偷窥者。这是另一个观影的概念,有详细的分析,但文章篇幅有限,下次再与大家讨论。

在这里,母亲成为儿女生活的“入侵者”,再次从衣服颜色辨认出来。原因是被清洁大叔锁在房内太久,父母在室外争吵没有理会儿女,当他们再次进入时,儿女已不想理会。

走廊镜头也是影片常用的。从空间构图可以解读,在一条狭窄的走廊内,丈夫孤独地站着,反映出他的一种生存状况。

一组有趣的吃饭长镜头。本来丈夫居中,有“一家之主”统领全局的意味,后来妻子满满地占据了屏幕,成为这个家的真正“主宰者”。这种占据中央的取镜方法很像韦斯·安达森,中国的张艺谋也经常采用。在镜头正中央代表“话事人”的取镜方式很多电影都会采用,本片最后还有用。

本片男性沙文主义的气息在此时有点喷薄而出,通过几组镜头来体现。

图1:两位好友滑雪的镜头,虽仍然在苍茫的雪地,但他们之间的物理距离显然比上面的夫妻间的滑雪距离要近得多,也反映了他们“心的距离”更靠近。

图2:很明显的写意镜头。男主角陷入了雪地(麻烦)中,朋友在旁却无能为力。

图3:很自然和谐的镜头。与好友坐在一起,衣服颜色搭配和谐,两人平等而坐。

图4:男性荷尔蒙喷薄而出。有时生活的折磨与不堪,真的需要一群酒友疯狂呐喊。注意:整组图中,没有出现过女性。

夫妻两人的亲密镜头,很快便结束。导演的表现方式是,用镜子来呈现,模糊不清。又能想起另一个四字词:镜花水月。很好地表现两人的关系。另外,镜子的元素也照应了浴室镜头,同样的私密,观众同样成为偷窥和入侵者。

除四人睡觉外本片第二个全家人的和谐镜头,四人深深地相拥在一起,示意一家人终于彻底和解。但导演表达的男性化视角在于:丈夫在这四人的最底下,被压迫,承担着全家的最大责任,照应了前面“夹缝求生”的概念。

在电影快结束时,夫妻还刻意制造了一场“意外”,让子女感受到夫妻真正和好。

图1:此图妻子的缺席,代表妻子在密谋着制造一场意外,导演刻意表达“不在场”的概念。

图2:父亲在大雪中营救母亲去了。剩下的两根棍子在观众看来竟有点像墓碑,也照应了影片开头孩子“成长”的概念。

图3:本片最后一个家庭4人的和谐镜头。此时观众能发现,夫妻二人的服饰终于能达到和谐,子女的服饰搭配也是和谐的,四人间冷暖色调的搭配很舒服,从镜头告诉观众,这一家人在离开滑雪场时达到了和解。

在故事结束前,导演还不忘交代故事的核心概念:人性本能是自身的桎梏,还有男性沙文主义在此时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宣扬。

妻子在面对下山司机危险驾驶时,一人非常慌张地走到司机旁要求停车,并独自一人冲了下车。影片用这样一种生硬但对仗的方式照应了前面丈夫遇到雪崩时的离弃妻儿,也是导演内心真正想黑的地方:瞧你那小样儿,你还不一样?!

电影经常可以利用空镜头环境作烘托。导演多次以一片黑色附以一点黄色的构图,暗示这家人存在的危险与暗涌。

黑色中带有黄色,代表着一丝焦灼和不安,大卫·芬奇就经常使用这一手法,可见【纸牌屋】和【十二宫】等。


由于妻子的鲁莽,整车人只能够步行下山。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再次使用了“居中话事人”的取镜,导演的男性思维再次得到肯定落地,伴随着丈夫最后一丝微笑,也暗示了导演的高端黑,全剧的荒诞气息,让观众带来会心一笑。

总结:

这部影片很容易让人想起托马斯·曼的经典神作《魔山》!在这座雪山上,人类的本能最大地扩张,使相互的关系产生扭曲和异化,既而发生一系列荒诞的故事。【游客】在剧作上其实并不算完美,很多刻意和造作让观众觉得矫情而可笑,但导演对镜头使用的偏执,让观众可以在反复出现的镜头中体会导演的所指,是一堂很好的学习“镜头语言”的电影课。

图片链接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k1MjAzNg==&mid=2247483708&idx=1&sn=07c3028ec4bbf361e41e14837b67261f&chksm=97c565b7a0b2eca107550406eb76079f16a0a39eb7d6d1ffcda8b4c6631d3ac508603176e748#rd

游客Turist(2014)

又名:爱情中的不可抗力(港) / 婚姻风暴(台) / 不可抗力 / 本能反应 / Force Majeure / Snow Therapy

上映日期:2014-08-15(瑞典)片长:120分钟

主演:约翰内斯·昆科 / 丽莎·洛文·孔斯利 / Clara Wettergren / Vincent Wettergren /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 / Fanni Metelius / Karin Myrenberg / 布拉迪·科贝特 / Johannes Moustos / Jorge Lattof / Adrian Heinisch / Michael Breitenberger / Karl Pincon / Julie Roumogoux / Peter Gaunt / Jakob Granqvist /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 / 编剧:鲁本·奥斯特伦德 Ruben Östlund

游客相关影评

鸥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