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澳洲乱世情》的时候,我有点自责自己在中间瞌睡了几下。后来发现不少网友对这部电影的冗长和“双重高潮”颇有意见。尽管有人自嘲地说“花一张票的钱,看了两部电影”,但导演为了追求“恢宏巨献”、“浪漫史诗”的纵深效果,却造成影片前后连接不自然的事实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看到中间瞌睡几下,其实也无妨。

这部片子原名《Australia》,初识英语的人都知道本可以简简单单翻译为“澳大利亚”,但中文译名还是讨巧地翻译成了“澳洲乱世情”,有点像在强迫观众把它跟《乱世佳人》联系起来。果然,宣传关键词里就有“现代版《乱世佳人》”、“澳大利亚版《乱世佳人》”,连宣传海报都和《乱世佳人》很相似。导演的用心可以理解,但仍然逃不过《滚石》批评这部影片“过于臃肿的次情节和过于急切的煽情企图会让你心情不免低落”。

在我看来,这种煽情企图还导致了影片人物有“一根筋”之嫌,比如男主角牛仔总是无往不胜的,坏蛋法切总是无恶不作的,土著乔治王总是无所不知的等等。这样的重复演绎,自然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后两个人物虽是配角,但也不至于把他们弄得这么不靠谱吧?法切先杀了女主角萨拉的丈夫、“远方牧场”的主人,又虐待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拉,还杀了自己的第二个老板卡尼并取而代之,最后,他乐此不疲地阻碍萨拉和那拉相聚,还在战火中以极强的报复心理向那拉开枪,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做法,让人想起《泰坦尼克号》里露丝的那个自私的未婚夫。当然,法切给乔治王及时射出的长矛击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了。

看到这里,在大快人心之余,还是不得不留意到另一个“不靠谱人物”乔治王。无可否认,影片对土著文化是充满崇敬和关怀的,这种关怀在萨拉执着地把白人与土著的混血儿子那拉当成自己的孩子中,表现得近乎极致。而且,萨拉愤怒地批判白人将混血孩子集中到“传教岛”以“洗去他们的土著血液”,这让影片表现出较强的反思意味,也颇具人文色彩。但是,导演也不能把乔治王的戏份弄得如此具有“漂移感”吧?这位土著老人往往出没于山顶上,火堆旁,唱着原生态歌谣,对事物的判断总是一针见血。尽管这包含着一种对原始哲学、逻辑、伦理的肯定,也是对简约思维和常识的推崇,但是一次次玄幻的情节还是让人觉得有点神叨叨的,就像看到《史前一万年》里那个洞悉一切的婆婆一样。而且,看片时只要乔治王一出现,观众就会笑场,其中缘由,有点令人费解,这里就不铺述了。

除了人物不靠谱,戏中情节也有不少不靠谱之处,比如在牛群冲向峭壁,即将撞向那拉的危急时刻,这小孩唱起了魔法歌:“mang goo ni,mang goo mang goo……”,使牛群安静了下来,一切有惊无险。观众长舒一口气后,不免会产生类似这样的疑问:“在一千多头牛一起狂奔的喧嚣场景下,牛们怎么听得见?”又如主角们赶牛经过荒漠,几日杳无音信,连报纸都说他们和牛一起被淹没了,谁知导演一下子就让他们奇迹般冲进镜头里,还让他们及时把牛群赶到港口,漂亮地做成了买卖。试问导演,他们是怎么走出来的?您在一些不甚重要的情节里都会不惜笔墨地啰嗦几段,这么好的一处情节,怎么不稍微铺开一下呢?哪能轻轻玄幻一下,就草草翻过这一页呢?

要说最不靠谱之处,就是影片即将结束那一段“高潮”了。在这段戏里,日军的炮火使平日繁华的港口瞬间荒芜,不过,废墟里所有关键人物都到场了,那拉刚刚和萨拉、牛仔重逢,笑声盈盈,其乐融融。在这本可以大团圆谢幕的一刹那,如上文提到,不靠谱坏蛋法切适时出来行人生的最后一次恶,而不靠谱土著乔治王则做出了人生最明智的一次判断,极具巅峰体验地射出了长矛。终于,坏蛋退出历史舞台,真正的大团圆结局才算尘埃落定了。导演的用心依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仍然逃不过让观众在影片结束前打下最后一次瞌睡的事实。

澳洲乱世情Australia(2008)

又名:澳大利亚

上映日期:2009-01-28(中国大陆) / 2008-11-26(澳大利亚)片长:165分钟

主演:妮可·基德曼 / 休·杰克曼 / 布兰登·沃特斯 / 大卫·文翰 / 大卫·古皮利 / 杰克·汤普森 / 元华 / 布莱恩·布朗 / 谢伊·亚当斯 / 

导演:巴兹·鲁赫曼 / 编剧:斯图尔特·贝亚蒂耶 Stuart Beattie/巴兹·鲁赫曼 Baz Luhrmann/罗纳德·哈伍德 Ronald Harwood/Richard Flanagan

澳洲乱世情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