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此片,我觉得可以假托这部电影的编剧说几句,以享观众:

是的,我要搞,我想搞-------一部大片。我的手段很简单,尽量把一些元素给框近来。只要这些元素在,又很明显,观众就认可了。至于这些元素是否被很好地融合,贯彻或发挥是完全不重要的。消费主义的年代,是供应商通过媒体来定义,培育,挑逗(有时也挑衅一下下)需求的麻。简述如下:

我需要一点本土,寻根的元素。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我的道具是主要是一个土著的孩子和一个土著的老头为首的一群土著。作为编剧我们都了解,有些电影道具是属于编剧的万金油,比如,孩子,土著,精神病患者,和其他神秘主义的角色,因为我们可以随意安排他们的行为举止,而没有人能够凭借内省和经验来挑战我们的随意编写是否符合生活的逻辑和现实一致性。他们可以一会儿像个白痴或疯子,一会儿又非常有内涵地说出一些哲理和启发性的东西,甚至能现场进行心理分析(比如你放弃是害怕,害怕失去)。而神秘主义的角色,例如这个老头的魔法(他明显会飞)可以起到剧情的一切危机的解决。这真是的,不必再由编剧我来费心经营剧本了。为了加强这个寻根元素,我在影片开始伪装了一个土著的孩子的主观叙述视角。这个视角在随后便弱化或隐去。观众哪里会在乎或察觉。骨子里,我们都是白人至上主义者,对这些土著,我们是秉承本质主义的观点的,就是从TM哪里来,回TM哪里去。在完成了剧本中挥之即来,招之即去,全心全意臣服和辅佐“好白人”来打击“坏白人”功能后,他们当然要回到他们的蛮荒里去消失掉。不再污染我们的视野。此外,为了貌似文化多元,我还可以加个中国人的角色吧。天知道中国人是什么思路,干脆让他当个谔谔啊啊的傻愣凑数得了。

我需要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善恶对抗的主要矛盾贯穿整部影片。观众是愚蠢的。他们只要感觉到这个主情节和主要冲突在,便会觉得影片是情节完整,他们不会去考虑影片的其他元素的完成性如何。所以,为了照顾观众的这点愚蠢,我在片头就通过坏蛋的对话点出了坏蛋的阴谋。后来再用土著孩子跳出来再揭露一把。 再用一些镜头来暗示一下下。主要是怕他们没看懂啊,这里我小编是下了点功夫地。为了保持这个善恶冲突贯穿始终,我的坏蛋杀死配角时是冷酷无情的,一招制敌的。然而对于主角,他却要迂回曲折(例如水攻,火攻),还要软硬兼施,反复谈判。观众是不会在乎这种蠢到家的明显漏洞的。

我需要一个童话和音乐主题。我选择了绿野仙踪这部家喻户晓的影片。我把它和一点美国西部片元素(酒吧混战,浪子忠义,关山飞渡),凉拌在一起。我需要一点乱世的感觉,所以用了一个类珍珠港式的战争场面(当然做的时候省钱了一点)。我要一个大卡司,那就是那个高女积德慢。作为一个澳大利亚人,她的野心不会让她辞演一部题目那么大的电影的。这些因素就像倒在比萨饼上的配料,只要让观众看见花花绿绿,材料俱全,冒着热气就行了。在这个快餐盛行的年代,他们哪里有能力区分不同比萨饼的调味是否到位,是否有品。我还要把比萨做大,两个半小时才符合屎湿的当量。以至于我们制片人看样片醒来又昏睡,昏睡又醒来后,说了八个字:真TM长,好歹能卖。

当然快乐结局是一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坏人遭报应,尘归尘,土归土。这地球人都知道阿,呵呵。此致

敬礼!


澳洲乱世情Australia(2008)

又名:澳大利亚

上映日期:2009-01-28(中国大陆) / 2008-11-26(澳大利亚)片长:165分钟

主演: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布兰登·沃特斯 Brandon Walters/大卫·文翰 David Wenham/大卫·古皮利 David Gulpilil/杰克·汤普森 Jack Thompson/元华 Wah Yuen/布莱恩·布朗 Bryan Brown/谢伊·亚当斯 Shea Adams

导演:巴兹·鲁赫曼 Baz Luhrmann编剧:斯图尔特·贝亚蒂耶 Stuart Beattie/巴兹·鲁赫曼 Baz Luhrmann/罗纳德·哈伍德 Ronald Harwood/Richard Flanagan

澳洲乱世情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