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这部蝙蝠侠动画电影在立意深度、剧情质量、制作水准以及角色塑造的力度上都不逊色于诺兰导演的【暗黑骑士】(于我而言甚至是超过),是否会让你感到吃惊呢?至少绝对会是值得所有蝙蝠侠迷收藏DVD的一部作品。

首先,华纳端出了早前蝙蝠侠动画剧集的老底子,熟悉的动画造型,出色的配音配乐,肮脏恐怖的犯罪因子弥漫在阴冷抑郁的哥谭市的每一处角落,邪恶无处不在,仿佛永无白昼,这对每一个老蝙蝠侠迷都是大呼痛快的回顾体验。其次,诺兰带了一个好头,经他接手之后的蝙蝠侠作品难以再回归传统”美漫电影式“的单纯,情感上的黑暗纠结和”反英雄“情结已经成为了蝙蝠侠作品的重要元素,当年的动漫粉丝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更需要这样令人蛋疼的设定。最后,影片有多场火爆流畅的打斗动作戏,完全是按着”大片“的标准来制作的视觉盛宴,对于追求刺激的观众而言绝不会失望。

大家一致公认【暗黑骑士】是首部将蝙蝠侠内心的痛苦挣扎呈现于银幕之上的作品,蝙蝠侠和小丑这对生死冤家,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能让蝙蝠侠牢牢把持住自己不至于堕落成比小丑更可怕的大恶人的,就是道德二字,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超级英雄,一旦跨过道德的坎,便再无天敌可抗。小丑仅寥寥数语就唤起了蝙蝠侠的心魔,让他在正义的钢索上摇摇欲坠,刚毅的克制力使得蝙蝠侠在惩奸除恶的道路上束手绑脚,他要铲除罪恶,但又做不到斩草除根。

放眼所有的美漫英雄,似乎只有蝙蝠侠一人承载了如此超重的道义负担,而这个负担及其所带来的后果,顺利嫁接到了这部动画电影之中。Red Hood(造型太像Iron Man了,汗。),这个在2005年现身于漫画故事中的蝙蝠侠新对手,前身名为Jason Todd,是第二代Robin(众所周知,蝙蝠侠的得力助手)。蝙蝠侠深知Jason的能力和自己极为相似,而道德自制力却相当孱弱,故而不让他沦为恶人的方法只有牢牢地控制他,如若到了控制不了的那一天,会亲手杀了他(当然以蝙蝠侠的性格,绝不会下得了手)。后来在一次行动中Jason落入小丑之手并不幸被杀害,借助某种神秘力量复活之后,他以完全和蝙蝠侠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哥谭市的犯罪——用犯罪手段去挟持控制犯罪分子,面对残忍的暴力就用更强大的暴力去镇压。我相信一定会有人认为,Red Hood比真正的“蝙蝠侠”更够格,至少他所针对的目标都是罪大恶极的坏蛋,并且不像蝙蝠侠要背负“假仁假义”的骂名。这个横空出世的Red Hood一边让犯罪分子们头痛不已,一边也引起了蝙蝠侠的高度关注,在两者之间游刃有余地进行着自己的复仇计划——既要铲除当年让自己”命丧黄泉“的小丑,又要拷问蝙蝠侠的道德标尺。故事发展到高潮处,蝙蝠侠、小丑以及Red Hood的三角戏码闪亮登场:Red Hood能够原谅蝙蝠侠当年救不了自己的遗憾,但是无法原谅自己”死去“之后那么久,小丑还活着的事实,无法原谅蝙蝠侠的那条道德底线。”要么你亲手杀了小丑,要么你只得杀了我才能阻止我杀掉小丑,选择他还是选择我?!“Red Hood丢给蝙蝠侠一个胜过以往所有的棘手难题。

曾经的爱徒Jason逼着蝙蝠侠“弥补过错”,他要求的是一次”公正“的回报,是老师对学生的一次”低头认错“;永远的对手小丑则巴不得蝙蝠侠乖乖就范,他的最大成就感就是看着蝙蝠侠突破道德尺度,扯掉身上那件遮羞的斗篷布。如果说【暗黑骑士】中爆出了小丑和蝙蝠侠之间的那种微妙关联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则将蝙蝠侠的另一种可能性直接展示了出来,Red Hood就是失去强大道德束约的蝙蝠侠,依我看本作完全可以改叫作"Batman: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结局让我联想到【七宗罪】,蝙蝠侠比凡人多了一副面具,他是人却要被赋予神性,所以他注定不会做出有悖神性的事,在蝙蝠侠的世界里可以容得下纯粹的罪人小丑,但容不下带有瑕疵的叛逆青年Red Hood. 其实做神是那样的悲哀。

蝙蝠侠:红影迷踪Batman: Under the Red Hood(2010)

又名:红帽兜下的蝙蝠 / 蝙蝠侠:红头罩之下 / 蝙蝠侠:决战红帽火魔

上映日期:2010-07-27(美国)片长:75分钟

主演:布鲁斯·格林伍德 / 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 / 詹森·阿克斯 / 约翰·迪·马吉欧 / 

导演:布兰登·维埃迪 / 编剧:Judd Winick

蝙蝠侠:红影迷踪相关影评

tou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