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产饼王盖里奇来说,但凡稍稍高产一点,拍电影就有敷衍的可能。而本片可能是盖里奇近两年最用心的电影,在美式主旋律题材上成功完成了风格转向,收敛了最具辨识度的癫劲,开发出了沉稳有力的情绪。

电影本身就有一个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的故事胚子,而盖里奇简洁锋利的剪辑让这个故事更加有效和可信。对我来说,聚焦的战争一角总是会比战争全景新鲜好看,在美国对阿富汗塔列班的漫长征战中,电影只关注一个手下被全部歼灭的兵长和一个期望移民美国的阿富汗翻译员,笔触也是放低姿态的、直指心灵的,表面上是国对国的政治承诺,重心却放在了人对人的有债必偿。

两个人素昧平生,甚至火花还来不及碰撞,就快速深陷绝境。阿迈德面对受伤昏迷的大兵,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不声不响地付诸了行动,拖行伤者跋涉百里,穿越了最艰难的火线,每个细节都处理得紧致扎实。大兵约翰康复回国后反过来拯救被遗落在阿富汗的翻译员,结构上很整齐,叙事上有回响。

本片所有客观镜头下的情绪描写都相当节制,两个男人大部分时间内相顾无言。而节制之下,情绪是汹涌的,阿迈德换了很多种交通工具运送伤者的画面,传达出的孤注一掷的信念感让人想起《落叶归根》,他的手推车在石头缝里卡住瞬间让他破防到流泪,这样的细节勾勒得尤其具体可感。而后电影用大量蒙太奇为约翰营造了一个梦魇缠身的主观世界,也同节制的客观镜头形成鲜明对比,拉开了情感张力。

电影的内核接近《拯救大兵瑞恩》,而多了一些国际主义精神,而唱响主旋律的终究还是真实的人,人类知恩图报的朴素情感是最根本的叙事动机。虽然电影已经不再是早年盖里奇的风格,但还是能看出盖里奇的影子,星星点点的冷幽默和拒绝煽情的孤傲感,依然有种冷峻地自我解嘲的男性气质。


盟约相关影评